![]()
最近德國人的冬天過得那叫一個“刺激”,柏林居民費爾南多的取暖費從每月140歐元飆到390歐元,四年翻了近3倍,洗澡都得掐著秒表沖,慢一點賬單就可能再漲一截。
可誰能想到,這種日子不是天災鬧的,全是德國政府自己折騰出來的——這邊炸電廠炸得歡,那邊拆華為設備拆得急,美其名曰為了“價值觀”和“國家安全”,最后買單的全是掏著高額稅費、凍得縮手縮腳的普通人。
今年3月炸了漢堡的莫爾堡火力發電廠,10月又炸了巴伐利亞的貢德雷明根核電站,明年還要對布羅克多夫和格羅恩德兩個核電站下手。
反核團體倒是開心了,可德國人得直面全球最高的電費,取暖成本比2021年暴漲82%,三口之家年均能源開支突破5400歐元。
要知道德國以前一半以上的天然氣都靠俄羅斯管道輸送,又便宜又穩定,可如今為了所謂的政治正確,硬生生換成挪威、荷蘭的液化天然氣,運輸成本翻了番,最后全攤到老百姓的賬單里。
更諷刺的是,喊著綠色能源口號拆電廠,結果可再生能源頂不上缺口,冬天天然氣庫存還遠低于安全閾值,弄不好得虧幾百億歐元。
要是說炸電廠是自殘初級版,那拆華為設備就是進階版作死。
德國境內82000個移動信號站里,59%是華為和中興的設備,2024年這比例還漲到了65%,而且這么多年從沒出過安全問題。
可政府偏要跟著美國起哄,說要保護國家安全,卻拿不出半點證據,只能靠“我感覺”“我懷疑”湊理由。
最離譜的是那個“兩步走”方案,先是2026年前拆核心網絡組件,再到2029年前拆光所有基站,算下來至少要花30億歐元,政府最多補一半,剩下的全讓運營商扛著,企業光是停工損失都得哭暈。
有人說找諾基亞、愛立信頂替不就行?
可歐盟官員吹的能應對需求純屬空話——這兩家根本填不上華為留下的空白,倫敦當年排除華為后,直接成了歐洲網絡體驗最差的城市,柏林這是鐵了心要步后塵。
更要命的是,歐洲在5.5G和6G研發上已經落后中國,這會兒拆設備,等于把數字化轉型的路全堵死了,默克爾當年喊的“工業4.0”早就成了空中樓閣。
這波操作里最魔幻的是責任劃分:政客拍板時胸脯拍得震天響,真出問題了拍拍屁股就能換工作;企業扛不住可以搬到中美,反正損失能轉嫁;只有普通德國人逃不掉——補貼拆設備的錢是他們的稅收,取暖費電費漲了要他們掏腰包,網絡變卡影響生活也得他們受著。
現在德國經濟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工業產出暴跌,化工、汽車這些支柱產業都快扛不住了,還在這兒折騰基礎設施,簡直是給病危的經濟下猛藥。
最諷刺的是,德國自己也知道這是在作死。
默茨政府遲遲不敢拍板,一來怕選擇黨反對,二來怕中國報復,三來企業天天訴苦。可架不住有人一門心思要跟美國站隊,連華為“太安全妨礙偷窺”這種實錘的理由都藏著掖著,非要拿國家利益當賭注。
以前中國還勸兩句“別想不開”,現在估計都懶得說了——畢竟勸一個非要跳崖的人,不如等著看他落地后怎么爬起來。
冬天的冷風已經吹進了柏林的千家萬戶,可德國政府還在忙著“修仙”:炸電廠斷能源,拆設備斷網絡,全憑“價值觀”給自己洗腦。
只是他們忘了,“價值觀”不能當暖氣燒,也不能當5G信號用,最后凍得發抖、連網都刷不動的,從來不是那些喊口號的政客。
再這么作下去,別說工業4.0了,恐怕再過兩年,德國人連喝西北風的資格都沒了——畢竟西北風還得留著給“綠色能源”發電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