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被定罪的兒童性犯罪者,本該被移送移民拘留中心,卻從監獄的“釋放漏洞”中逃脫,短短數日內接連性侵兩名女性,其中包括一名14歲少女。
這起發生在英國的慘劇,不僅引發多地酒店外的抗議沖突,更讓全民為監獄系統的失職“買單”。
多年來,英國監獄的監管漏洞早已被監管機構警告,為何始終無人整改?
![]()
這場令人發指的侵害事件,主角是埃塞俄比亞籍尋求庇護者哈杜什·凱巴圖。
2024年6月29日,他乘小船穿越英吉利海峽抵達英國,被安置在埃塞克斯郡埃平鎮的貝爾酒店。誰也沒想到,這位剛入境的庇護申請者,在短短八天后就露出了獠牙。
他先是在鎮中心向一名14歲少女發表露骨性言論,次日性侵一名女性并試圖親吻對方,隨后又再次糾纏那名少女。
惡劣的犯罪行為瞬間點燃民憤,貝爾酒店外爆發大規模公眾騷亂,成為極右翼與反種族主義人士的沖突焦點,抗議活動更是蔓延至英格蘭、威爾士及北愛爾蘭的多家酒店。
![]()
但此時一個更令人震驚的事實浮出水面,凱巴圖在犯下這些罪行前,曾因相關指控被關押在切姆斯福德監獄,卻在上周五被錯誤釋放,直到周日才被警方逮捕。
一名有明確犯罪記錄的囚犯,為何會被錯誤釋放?
切姆斯福德監獄去年12月提交的年度報告中,這份由獨立監督委員會(IMB)撰寫的報告,早已明確指出監獄存在“釋放日期混淆”“流程銜接不暢”等一系列問題。
報告提到,一名弱勢囚犯曾投訴,獲釋前幾小時仍未知曉安置地點和緩刑監督官信息,調查后發現,工作人員未按時組織釋放說明會、重新安排的會議與刀具安全課程沖突等多重失誤,共同導致了監管缺位。
這份提前半年發出的“預警信號”,卻并未引起英國司法部的重視。
![]()
監獄事務大臣詹姆斯·蒂姆普森在收到報告后,回函長達兩頁,卻對釋放程序漏洞只字未提,僅表示“監獄長會持續通報進展”。
直到凱巴圖事件爆發,司法大臣大衛·拉米才緊急表態,將責任歸咎于“人為失誤”,并停職了一名負責核查釋放文件的工作人員。
但這樣的處理方式,遭到了監獄警員工會與監管機構的反對。
他們指出被停職的員工當時核查的是已由上級處理過的文件,將系統性問題簡化為“個體失誤”,本質上是在回避核心矛盾。
據英國司法部官網規定,囚犯應在刑期最后12周獲得全面的釋放指導與幫助,但實際執行中,監獄普遍存在工作人員短缺、流程標準化不足等問題。
![]()
數據顯示2023年英國監獄系統工作人員缺口達3000人,切姆斯福德監獄的警員配置僅能滿足基本安保需求,根本無力保障釋放流程的細致核查。
凱巴圖事件并非個例,根據IMB歷年發布的報告,2022-2023年間,英國已有3起類似的囚犯誤釋事件,涉及暴力犯罪、性犯罪等多個領域。
這些事件背后都指向同一癥結,監獄釋放流程缺乏統一的電子核查系統,依賴人工傳遞文件,極易出現信息遺漏或日期混淆。
而司法部此前多次提出的“流程數字化升級”計劃,因財政預算削減而擱置,直到凱巴圖事件引發輿論風暴,才緊急啟動“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釋放審查機制”。
![]()
個體的失職或許是悲劇的直接導火索,但系統性的漏洞與監管的缺位,才是真正的根源。
凱巴圖事件給英國監獄系統敲響了警鐘,也讓各國意識到,公共安全的守護離不開完善的機制與及時的整改。
希望英國司法部能以此次事件為契機,真正補齊監管短板,不讓“提前預警”淪為一紙空文,用制度的完善守護每一位公民的安全,這才是對受害者最好的告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