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
常言道:“有煙無火,難成正果。有火沒煙,難成神仙”。
香煙在我國擁有深厚的文化積淀,在細長型卷煙尚未普及的年代,許多老一輩煙民抽的是土制的葉子煙或旱煙,那種粗獷而真實的口感,至今仍被一些人津津樂道。
![]()
自民國時期起,國內逐漸涌現出形形色色的香煙品牌,既有從海外引進的舶來品,也有本土企業自主研發的產品。這些香煙大多憑借親民的價格迅速贏得大眾青睞,風靡一時。然而隨著社會經濟結構的演進,曾經價廉味醇的香煙已漸漸退出市場舞臺,那些耳熟能詳的品牌也悄然淡出人們視野,成為一代人心中難以磨滅的記憶符號。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些幾乎消失的老牌香煙,看看你是否還記得它們的模樣?
![]()
飛馬牌香煙
誕生于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飛馬牌香煙,是當時極少數能夠跨越地域限制、在全國范圍內廣泛流通的國產香煙之一。它常常出現在走街串巷的貨郎擔子里,因外包裝簡潔明了、辨識度高,且吸食時口感溫和順口,深受普通市民喜愛。
![]()
這款香煙最顯著的特征便是其藍色底色的盒裝設計,中央繪有一匹展翅騰空的駿馬,形象生動有力。品牌名稱與圖案均由《淮南日報》團隊精心構思完成,寓意著革命事業如駿馬奔騰般迅猛發展、勢不可擋。
最初,飛馬香煙并非面向公眾發售,而是專為軍隊供應。戰爭年代,前線戰士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吸煙成為緩解緊張情緒的重要方式之一。
![]()
但當時市面上的香煙價格偏高,多數士兵無力負擔,只能撿拾他人丟棄的煙頭重新點燃使用。這一情況引起部隊領導的高度關注,羅炳輝將軍尤為動容,隨即提議由軍方自主籌建香煙生產廠,制造價格低廉卻品質可靠的香煙供部隊使用。
在他的積極推動下,項目很快獲得批準,飛馬牌香煙由此誕生,不僅滿足了軍需,更成為抗戰歲月里無數將士的精神支柱。
![]()
光榮牌香煙
光榮牌香煙問世于1950年,它的出現背后蘊含著一段感人至深的歷史故事。
在抗美援朝期間,我國百萬志愿軍不畏艱險,突破重重封鎖,毅然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英勇作戰。
![]()
戰役取得階段性勝利后,我軍在戰場上繳獲了大量美軍遺留物資,其中包括不少國外品牌的香煙。面對這些戰利品,士兵們心情復雜——一方面確實存在香煙短缺的問題,另一方面又覺得戰勝敵軍后卻享用其煙草產品,心理上難以接受。
這種矛盾的情緒通過戰報傳回國內,引起了高層領導的重視。上海煙草公司接到指示后,立即著手對原有香煙進行改造升級,將原品牌更名為“光榮”,并重新設計煙標:以鮮艷的大紅花為主體圖案,象征解放軍捍衛和平的偉大功績。
![]()
光榮牌香煙的推出,標志著我國民族工業在特殊歷史背景下的一次覺醒與自強。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受政治環境變動和消費趨勢轉變的影響,該品牌逐漸失去市場競爭力。到2008年,市面上留存的“光榮”煙標已極為稀少,單枚收藏價可達上千元,即便如此,也很少有人愿意割愛出售,真正稱得上是一物難求。
![]()
勤儉牌香煙
在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勤儉”牌香煙被譽為最具性價比的平價香煙之一。民間流傳一句順口溜:“辛辛苦苦干一天,掙不了一盒勤儉煙”,足見其在百姓生活中的分量。
每包售價僅為五分錢的勤儉煙,由鄭州卷煙廠生產,黃藍相間的包裝上印有代表工廠的標志性圖案,明確指向其主要消費群體——廣大工農勞動者。
![]()
那個年代工資普遍偏低,農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全年收入不過數百元。在單調枯燥的日常生活中,一支香煙成了許多人難得的慰藉。
“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這句俗語正是在那個時期廣為流傳。如今雖然香煙種類繁多,高端產品層出不窮,人們也不再為買不起一包煙發愁,但那種簡單卻真摯的滿足感,早已隨時代遠去,再也無法復制。
阿詩瑪香煙
![]()
僅從名字和商標即可判斷,阿詩瑪香煙源自少數民族聚居區。事實的確如此,這款香煙由云南玉溪卷煙廠出品,在當地擁有極高人氣。
盡管在當年屬于價位較高的香煙品類,但由于其獨特的香氣和細膩柔和的口感,依然吸引了大批忠實消費者。
![]()
遺憾的是,這一品牌的生命歷程并不長久。自1982年前后開始投產,至2006年正式宣告停產,短短二十余年便退出歷史舞臺。
即便今日前往云南部分地區,仍有可能見到名為“阿詩瑪”的香煙在售,但其配方、工藝乃至品牌歸屬早已不同往昔,是否還能稱為當年的那一款,值得商榷。
![]()
經濟牌香煙
經濟牌香煙外觀極為樸素,采用白色紙盒搭配紅色工廠圖樣印刷,整體風格簡陋卻不失實用感。與“飛馬牌”相似,它也是主打極致性價比的代表性國產品牌。
當年每包僅售八分錢,主要依靠流動貨郎肩挑售賣。由于利潤微薄,供銷社和正規商店極少進貨,因此很難在固定零售點看到它的身影。
![]()
因其價格低廉、味道醇厚、刺激性小,深受工人和農民階層的喜愛。只需一塊錢就能購買十余包,極大滿足了低收入人群的基本需求。
然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消費升級的推進,這類低價優質香煙逐步被邊緣化,最終徹底退出主流市場,如今只能在收藏圈或回憶錄中尋得一絲蹤跡。
友誼牌香煙
![]()
提到“友誼牌”香煙,很多人第一時間會聯想到著名的“乒乓外交”。1971年世界乒乓球錦標賽期間,美國乒乓球隊受邀訪問中國,開展了一場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體育交流活動。
這場看似普通的賽事互動,實則打破了中美兩國長達多年的外交僵局,推動雙邊關系走向緩和。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友誼牌”香煙應運而生。
![]()
廈門卷煙廠在設計該品牌商標時別具匠心,巧妙地將乒乓球元素與象征美好祝愿的花卉圖案融合在一起,傳遞出“以球會友、共筑情誼”的深層寓意。
一經上市,這款香煙便成為熱門禮品首選。除了寓意吉祥之外,其獨特的可可香味更是前所未有,引發消費者強烈興趣。畢竟人們對新穎事物總是充滿好奇。
![]()
加之定價親民,幾毛錢一包屬于當時中低端水平,普通家庭也能輕松承擔。不過關于“友誼牌”也存在諸多爭議。
隨著廈門卷煙廠版本走紅,全國各地多家煙廠紛紛效仿,推出各自命名的“友誼牌”香煙,導致市場上同名產品泛濫,口味參差不齊,品質難以統一。
![]()
盡管曾在七十年代風靡一時,但隨著廈門卷煙廠陸續推出更具特色的品牌(如金橋香煙),友誼牌因缺乏持續創新而逐漸喪失競爭優勢,最終淡出市場。
2007年,廈門卷煙廠正式宣布全面停止生產“友誼牌”香煙,為其輝煌歲月畫上句號。
![]()
從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至今,香煙的價格經歷了從幾分錢到幾毛、幾元乃至幾十元的躍遷過程。這不僅是煙草行業發展的縮影,更是中國經濟騰飛的真實寫照。
而香煙本身,早已超越單純的消費品范疇。它是物質匱乏年代里普通人的心靈寄托,是勞作之余片刻寧靜的象征,更承載著幾代人的集體記憶。透過這一支支燃盡的煙卷,我們得以窺見一個時代的溫度與情感。
![]()
信息來源
1.網易網:中國絕版老香煙,見過5種以上的,差不多已經是“爺爺”輩的人了
![]()
2.搜狐網:中國絕版的老香煙,抽過5種以上說明你老了,老煙民們見過幾種?
![]()
3.新浪網:15種絕版老香煙,抽過一種的都老了,老煙民看你認識幾種啊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