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現在的人口數,已經跌破2000萬了?
三年前還有4300萬的規模,短短幾年時間,就少了兩千多萬人。
![]()
這可不是簡單的數字變化,背后是一個國家正在慢慢“失血”,說出來可能都沒人信,這下跌速度比坐過山車還快。
1991年烏克蘭剛獨立那會兒,那可是風光無限。
人口一下子沖到了5200萬,在東歐妥妥的人口大國。
![]()
肥沃的黑土地能種出充足的糧食,鋼鐵廠的機器整天轉個不停,港口里的貨船來來往往,看著就一派繁榮景象。
當時誰也沒想到,這個看起來根基扎實的國家,后來會面臨人口大幅縮水的難題。
獨立后的烏克蘭搞經濟轉軌,舊的體系被徹底打破,新的體系卻遲遲建不起來。
![]()
工廠的設備慢慢老化,很多廠子直接停了產、倒了閉。
工作崗位越來越少,失業的人越來越多。
年輕人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上,結婚生子自然就成了奢望,要么晚婚,要么干脆不婚。
![]()
2014年的時候,烏克蘭人口就降到了4300萬左右。
這時候還沒爆發大規模戰爭,就已經比獨立時少了近900萬人。
頓涅茨克的情況很有代表性,當地的礦山和工廠要么低產能運轉,要么直接關停。
![]()
公務員沒了固定收入,老人領不到養老金,很多人開始離開家鄉尋找出路。
當地的國立大學甚至直接分裂,一部分師生留在原地,一部分搬到了西部城市文尼察,兩邊各自辦學,曾經的學術共同體就這樣散了。
2022年2月24日,戰爭突然爆發,徹底按下了人口流失的加速鍵。
![]()
短短幾個月里,大量烏克蘭人開始逃離家園。
波蘭邊境的每個入境點,都排起了幾十公里的長隊,一天就有好幾萬人涌入波蘭。
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全球范圍內的烏克蘭難民已經達到690萬,境內還有370萬人沒地方住,只能四處流離。
人口縮水不是突然的,早有伏筆
可能有人覺得烏克蘭人口減少全是戰爭的鍋,其實不然。
![]()
戰爭只是放大了早已存在的問題,人口縮水的伏筆早就埋下了。
獨立后的經濟困境,讓年輕人看不到希望,生育率一直上不去。
戰爭前,每個烏克蘭女性平均只生1.1個孩子,遠遠不夠維持人口穩定。
![]()
戰爭爆發后,生育率更是跌到了全球墊底的水平。
男性大多要參軍打仗,很多家庭只剩女性獨自支撐,根本沒精力考慮生育。
醫療設施被戰火損毀,產科服務跟不上,孕婦的安全都沒法保障。
![]()
2023年全年,烏克蘭的新生兒只有18萬多,而死亡人數卻有24萬多,死亡人數比出生人數多了不少。
人口結構也徹底亂了套。
現在烏克蘭65歲以上的老人占比已經達到兩成了,人口的中位年齡升到了41歲,年輕勞動力越來越少。
![]()
鄉村變得越來越空,城市里到處都是老人。
學校因為學生太少,只能被迫合并,曾經熱鬧的校園變得冷清。
一個國家要是沒了年輕人,就像一輛沒了油的汽車,想往前走都難。
烏克蘭的勞動力短缺已經到了很嚴重的地步。
![]()
戰爭結束后,預計會缺少70%的勞動力。
工廠就算想恢復生產,也招不到人;農田就算再肥沃,沒人耕種也只能荒著。
這種情況下,就算有資金重建,沒人干活也只是空談。
人走光了,重建成了空談
逃離的1000多萬烏克蘭人中,大部分是年輕人和勞動力。
![]()
他們帶走的不只是人口數量,更是國家的未來。
這些人逃到歐洲后,很多已經在當地扎根。
德國首都柏林為他們準備了1300個床位,他們還能免費乘坐火車前往德國、奧地利等國。
![]()
但歐洲的接收能力也有限。
波蘭承諾接收100萬難民,可當時全國的難民接收中心總共只能容納2000人。
歐盟的援助資金只有12億美元,后續雖然說要增加,但具體數額一直沒定下來。
![]()
烏克蘭難民在歐盟只能免簽停留90天,90天后的法律地位還是個未知數。
隨著難民人數增加,歐洲的社會矛盾也開始凸顯,當地民眾的不滿情緒在上升。
更關鍵的是,很多難民已經不想回去了。
![]()
他們在歐洲找到了工作,孩子在當地上了學,重新建立了穩定的生活。
家園被戰火摧毀,親人可能在戰爭中離世,就算戰爭結束,回去也沒了牽掛。
光靠“回來重建祖國”的口號,很難讓他們冒著風險返回家鄉。
![]()
重建烏克蘭需要的資金更是天文數字。
世界銀行的評估顯示,重建至少需要5240億美元,這個數額比烏克蘭好幾年的GDP加起來還多。
雖然烏克蘭從世界銀行獲得了48億美元的資金支持,自戰爭爆發以來累計獲得約500億美元援助,但對于重建需求來說,只是杯水車薪。
![]()
烏克蘭投入的重建資金只有73億美元,資金缺口高達99.6億美元。
澤連斯基已經表示愿意和俄羅斯談判,只要美國和歐洲能提供安全保障,就算直接和普京對話也可以。
這不是軟弱,而是長時間戰爭帶來的疲憊。
![]()
俄羅斯雖然也面臨戰線過長、消耗巨大的問題,但人口和戰略縱深的優勢,讓它比烏克蘭更能扛。
烏克蘭現在面臨的最大敵人,不是戰場上的炮火,而是不斷減少的人口。
一個國家的存在,核心是人。
![]()
地圖上的國界線或許不會變,但如果沒人居住、沒人建設,這個國家也就成了空殼。
就算戰爭結束,人口萎縮的趨勢也很難逆轉。
過去35年的人口結構變化,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影響。
烏克蘭的遭遇讓人唏噓。
![]()
曾經的人口大國,如今卻面臨“無人之國”的風險。
戰爭帶來的不只是生命和財產的損失,更是一個民族未來的崩塌。
一個國家真正的滅亡,從來不是旗幟被摘下,而是再也沒有能撐起這面旗幟的人。
未來怎么樣沒人能說準,但現在的烏克蘭,最需要的不是戰場的輸贏,而是把人留住、把希望找回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