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今年萬圣節的氣氛對許多美國民眾而言,非但沒有節日的歡愉,反而被一場由政治僵局引發的出行災難徹底打亂。當人們滿懷期待地拖著行李奔赴機場,準備開啟假期旅程時,迎接他們的卻是航班長時間延誤的通知,心情之沮喪不言而喻。
2
這場混亂背后的原因錯綜復雜——雖然秋季風暴席卷了多個地區,給航空運行帶來壓力,但更深層、更具破壞性的因素是聯邦政府已陷入長達一個月的停擺狀態。這一看似遙遠的政治危機,正以最直接的方式沖擊著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3
自10月1日零點起,由于國會民主與共和兩黨未能就2026財年預算方案達成一致,美國聯邦政府正式進入關閉模式。這本應是華盛頓權力中心的內部爭執,卻迅速蔓延至全國各個角落,成為千千萬萬家庭不得不面對的現實難題。
![]()
4
目前有超過13000名空中交通管制員在無薪狀態下堅守崗位。他們肩負著保障數千架次航班安全起降的重任,同時還要為房貸、子女教育和日常開銷發愁。這種身心雙重負擔,遠非常人所能承受。
5
紐約地區的三大主要樞紐——肯尼迪國際機場、拉瓜迪亞機場以及紐瓦克自由國際機場,在萬圣節前后接連陷入運營癱瘓。其中,肯尼迪機場因現場調度人力嚴重不足,地面操作一度全面中斷,直至晚間7:30才逐步恢復;隨后又遭遇風速高達每小時45英里的強陣風襲擊,導致后續航班再延誤逾一小時。
6
紐瓦克機場進港航班平均延誤達三小時,拉瓜迪亞的情況同樣不容樂觀,多數航班延遲超過兩個小時。面對持續惡化的天氣與系統性資源短缺,紐約市應急管理辦公室發出明確警示:“若氣象條件進一步惡化,空中管控措施將更加嚴格,旅客需提前做好行程大幅調整的心理預期。”
![]()
7
根據權威航班追蹤平臺的數據統計,僅10月25日當天,全美就有超過5300個航班出現不同程度的延誤。到了次日,即10月26日,這一數字飆升至5900架次以上,創下近年來單日延誤量的新高。
8
處境最為艱難的是前往奧蘭多的旅客群體。作為通往迪士尼世界和環球影城的主要門戶,奧蘭多國際機場在一個深夜時段被迫宣布暫停所有降落作業,理由直白而沉重:“因持證空管人員數量不足,無法確保飛行安全。”數千名乘客因此滯留在候機大廳,既無法登機也無法離開。
9
類似情形也出現在德克薩斯州的奧斯汀-伯格斯特羅姆國際機場和田納西州的納什維爾國際機場,兩地均因空管人力缺口發布官方地面延誤聲明,影響范圍不斷擴大。
![]()
10
政治角力的代價終究由平民承擔,這場源于華盛頓的政治僵持究竟何時才能終結?
11
截至10月31日,此次政府關門已持續整整31天,躍居美國歷史上第二長的停擺紀錄。回顧過往,上一次發生在2018年底至2019年初的35天停擺曾導致拉瓜迪亞機場部分關閉,造成巨大社會震蕩。如今的局面正逼近甚至可能超越那段黑暗時期。
12
問題的核心始終圍繞醫療支出分配展開。民主黨堅持在臨時撥款法案中加入擴大醫保覆蓋的相關條款,而共和黨則強硬回應:必須先結束停擺,其他議題方可協商。雙方立場涇渭分明,妥協空間幾近于零。
![]()
13
前總統特朗普在其社交媒體賬號上發表了一篇措辭激烈的長文,稱自己在亞洲訪問期間,多國領導人紛紛詢問:“為何民主黨能讓整個國家陷入停滯?”他公開呼吁共和黨動用所謂的“核選項”——廢除參議院中的阻撓議事規則,強行推動預算案通過。
14
然而,此類激進策略雖在理論上可行,實際操作卻面臨巨大阻力。特朗普一方面指責民主黨為“失去理智的極端分子”,另一方面又表示愿意參與談判,但前提條件是“必須首先讓國家機器恢復正常運轉”。
15
這類互相攻訐、推卸責任的政治表演早已令公眾厭倦。聯邦航空管理局在11月1日披露,全美30個關鍵航空樞紐中,已有半數報告存在空管人員緊缺問題,且該趨勢仍在加速惡化。
![]()
媒體報道截圖
16
本次政府停擺致使約80萬名聯邦雇員被強制休假,另有約70萬人處于無薪工作狀態。這些工作人員不僅要應對高強度的職業壓力,還必須面對收入中斷帶來的經濟困境。
17
據一線空管人員透露,不少同事正在考慮尋找外賣配送或夜間保安等兼職來維持家用開支,但在每周連續工作六天的情況下,體力與精力早已透支,根本難以為繼。長期如此,不僅會危及航空系統的安全性,也可能促使大量專業骨干流失行業。
18
從宏觀視角來看,政府停擺的影響遠遠超出航班延誤這一表象。
![]()
19
多項食品援助項目瀕臨中斷,數百萬依靠SNAP(補充營養援助計劃)的家庭面臨斷糧風險;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等關鍵公共衛生機構被迫縮減運作規模,疫情監測與科研項目大面積擱置;甚至連至關重要的通脹數據發布都可能出現延遲,這是七十多年來的首次異常情況。
20
歸根結底,華盛頓的政治對峙最終由普通百姓埋單。
21
那些在航站樓徹夜等待的游客、在塔臺默默值守卻拿不到工資的技術人員、還有那些再也領不到救濟餐券的低收入家庭,才是這場權力博弈中最無辜也最深陷困境的受害者。
22
倘若兩黨仍沉迷于意識形態對抗與黨派私利之爭,遲遲無法達成共識,那么當前“史上第二長”的停擺記錄恐怕很快就會被刷新。屆時,美國社會所付出的經濟與民生代價,必將更為沉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