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再一次發出“戰爭警告”,不料給了中國戰機一個機會,可以和美軍“一較高下”。
結束了“亞洲行”的特朗普,并沒有“安分”太久,在威脅委內瑞拉的同時,還把“黑手”伸向了一個非洲大國——尼日利亞。特朗普直接威脅稱,要對尼日利亞采取軍事行動,如果發動攻擊,那將是“快速、兇猛且痛快淋漓”的,美國“戰爭部”部長赫格塞思立刻響應,表示美軍已經做好了準備。
![]()
特朗普的霸權邏輯與尼日利亞的危機
特朗普此次對尼日利亞的威脅并非偶然,而是其任內對非戰略的延續。自重回白宮以來,特朗普政府將非洲定位為“關鍵資源爭奪場”,尤其關注尼日利亞豐富的鋰、鈷等新能源礦產資源。美國地質調查局數據顯示,尼日利亞鋰儲量約占全球7%,鈷儲量占5%,這些礦產是新能源汽車電池、半導體芯片制造的核心原料,對美國維持科技霸權具有重要意義。
美軍的動武理由頗具“霸權色彩”。美國國務院在后續聲明中稱,“尼日利亞政府未能有效打擊恐怖組織,且存在資源出口管控問題,威脅美國國家安全利益”。這一說法遭到尼日利亞外交部的強烈駁斥,尼方指出,本國已通過區域聯合行動重創“博科圣地”等恐怖組織,且資源出口政策完全符合國際法,美方的指責是“為武力干涉尋找借口”。
![]()
從軍事部署來看,美軍已開始前置準備。美國非洲司令部披露的信息顯示,部署在吉布提的美軍“死神”無人機已加強對尼日利亞北部地區的偵察,位于地中海的“福特”號航母戰斗群也調整航向,向幾內亞灣方向移動。美軍非洲司令部司令邁克爾·蘭利在內部會議中提到,“若采取行動,將以空中打擊為先導,配合特種部隊定點清除,快速瓦解尼軍抵抗能力”。
尼日利亞的處境引發非洲國家擔憂。非洲聯盟委員會主席穆薩·法基發表聲明,譴責美方的“單邊主義威脅”,并表示非盟將“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維護成員國主權”。南非、埃及等國已表態將向尼日利亞提供外交支持,部分國家還暗示可能通過軍事合作渠道提供援助。
![]()
尼日利亞軍隊中的中國裝備體系
面對美軍威脅,尼日利亞軍隊并非毫無準備,其列裝的中國裝備已形成完整作戰體系。自2018年起,尼日利亞為應對恐怖主義和提升國防實力,開啟大規模軍事現代化,中國成為其最主要的裝備供應國。根據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的數據,2018-2024年間,尼日利亞從中國進口的武器占其進口總量的68%,涵蓋空軍、陸軍、海軍等多個兵種。
空軍裝備構成尼日利亞的防空核心。該國從中國引進的12架“梟龍”Block II戰斗機,已在2023年打擊“博科圣地”的行動中投入使用。這款戰機搭載KLJ-7脈沖多普勒雷達,可同時跟蹤10個目標并攻擊4個,配備的SD-10中距空空導彈和CM-400AKG空地導彈,具備超視距空戰和精確打擊能力。
![]()
此外,尼日利亞還采購了6架翼龍-2武裝無人機,該機續航時間超過20小時,可攜帶4枚藍箭-7空地導彈,在反恐行動中累計執行偵察打擊任務超過300架次。
陸軍裝備的中國造武器形成地面作戰優勢。尼日利亞陸軍列裝了36輛VT-4主戰坦克,這款坦克配備125毫米滑膛炮,可發射穿甲彈和炮射導彈,防護能力達到北約STANAG 4569標準4級,能抵御多數反坦克武器的攻擊。
![]()
該國還引進了18門PLZ-45型155毫米自行火炮和24套“紅旗-7B”防空導彈系統,形成“遠程打擊+近程防空”的地面作戰組合。在2024年的聯合軍演中,這些裝備的協同作戰能力得到驗證,VT-4坦克與PLZ-45火炮的火力覆蓋誤差控制在10米以內。
海軍裝備則強化了近海防御能力。尼日利亞從中國引進的2艘P18N型護衛艦,配備76毫米主炮、C-802反艦導彈和“海紅旗-7”防空導彈,可執行近海巡邏、反艦和防空任務。2025年年初,其中一艘護衛艦在幾內亞灣成功攔截一艘武裝走私船,展現了良好的實戰性能。此外,中方還為尼日利亞援建了海軍基地和維修設施,幫助其建立起裝備維護體系。
![]()
更關鍵的是,中方通過技術轉讓提升了尼日利亞的自主保障能力。在卡諾州建立的軍工合作園區,已實現“梟龍”戰機部分零部件和VT-4坦克炮彈的本地化生產,這意味著即便沖突爆發,尼日利亞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裝備的持續作戰能力。
中美裝備的間接交鋒前景
對尼日利亞動武,中美裝備的間接交鋒將成為戰場焦點。從空中力量來看,美軍可能出動F-35B隱形戰斗機和“死神”無人機實施打擊,而尼日利亞的“梟龍”戰機和翼龍-2無人機將承擔防空和反擊任務。
![]()
“梟龍”雖不具備隱形能力,但其KLJ-7雷達對隱形目標的探測距離可達80公里,配合“紅旗-7B”防空導彈,可構建起中近程防空網。軍事專家分析認為,若尼日利亞采用“無人機偵察+戰機伏擊”的戰術,有望對美軍非隱形戰機形成威懾。
地面作戰中,VT-4坦克與美軍M1A2坦克的性能各有側重。VT-4的優勢在于性價比和適應性,其發動機可在高溫、沙塵環境下穩定工作,這一點非常適合尼日利亞的熱帶草原氣候。而美軍M1A2雖防護和火力更強,但重量過大,在尼日利亞的土路和沼澤地形中機動受限。此外,尼日利亞陸軍已熟練掌握VT-4與PLZ-45火炮的協同戰術,在實戰中可能形成局部火力優勢。
![]()
美軍的最大優勢在于體系作戰能力。其衛星導航、電子戰飛機和空中預警機可形成信息壓制,干擾尼日利亞軍隊的指揮通信。但尼日利亞從中國引進的JY-27米波反隱身雷達和電子對抗系統,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美軍的信息優勢。JY-27雷達的探測距離超過500公里,可穿透隱形涂層,曾在2024年的演習中成功探測到模擬的F-35目標。
后勤保障將成為影響戰局的關鍵因素。美軍若從吉布提或地中海調兵,后勤補給線長達數千公里,而尼日利亞的中國裝備可通過本地維修設施快速修復。此外,中方在尼日利亞培訓的數百名技術人員,已形成專業的裝備保障團隊,這將提升尼軍的持續作戰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