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麗文好不容易靠著深藍票當選,本想大干一場,結果朱立倫一走帶走大半班底,留下空蕩蕩的攤子。更別提兩岸議題上那點小動作,蔡正元還跳出來直戳痛處。
朱立倫總辭,制造人事真空
國民黨主席交接,本該是平穩過渡,誰知朱立倫在10月22日中常會上直接甩出重磅:他要帶著211名黨務干部集體請辭,全都卷鋪蓋走人。朱立倫解釋說,這是為了給新主席鄭麗文騰出最大調整空間,讓她能“自由”挑選人馬。
![]()
國民黨黨務系統本來就靠這些老面孔撐著,地方支部的協調、選舉動員,全指望他們。朱立倫這么一辭,等于把整個機器的螺絲全擰松了。
10月28日交接那天,李乾龍還試著留用新媒體團隊,能幫著過渡。可鄭麗文一口回絕,堅持從頭建班子。但也暴露了問題:新團隊手頭沒人,短期內怎么運轉?高雄黨部到臺北支部,空缺崗位堆成山,基層黨員開始抱怨,活動都得線上湊合。
朱立倫這步棋,表面上像大度讓賢,骨子里卻透著算計。
他卸任前夕,黨部大樓里人事檔案翻了個底朝天。島內媒體直言,這在國民黨歷史上頭一遭,從來沒見過卸任主席這么大手筆地清場。
![]()
鄭麗文上任在即,還得先忙著招兵買馬。朱立倫走人了,可他的舊部脈絡還在,地方主委們雖辭了職,手里資源沒松,隨時能卡脖子。
國民黨這些年選戰吃虧,就吃在組織渙散上。朱立倫前幾年當主席時,黨內派系拉鋸不斷,這次總辭更像一記悶棍,砸在新主席頭上。鄭麗文團隊連夜開會,盤點空缺,財務宣傳一線全線告急。島內評論員搖頭嘆氣:藍營自亂陣腳,綠營在旁看笑話。
![]()
朱立倫的舉動,還帶點政策上的小九九。10月29日最后一次常委會上,他不光重申總辭,還順帶定調兩岸路線:親美友日和陸,說這是全民共識,不是一黨私貨。卸任主席了,還搶著發聲,這不明擺著給鄭麗文畫紅線?
國民黨政策本該由新主席主導,他這么一插手,等于提前鎖死方向。總辭一出,黨務癱瘓在即,2026年縣市長選舉的動員網瞬間破洞百出。
鄭麗文立場調整,蔡正元警告
鄭麗文剛當選國民黨主席,10月18日以微弱優勢勝出,本來氣勢洶洶想走深藍路線。誰知人事風暴剛起,她就得在兩岸議題上急剎車。10月30日被迫公開表態:兩岸發展必須尊重臺灣2300萬民眾意愿,和平優先,一切聽民意。聽著耳熟,和馬英九朱立倫時代的“不統不獨”調子如出一轍。
![]()
鄭麗文上任前,派副主席蕭旭岑10月28日去大陸訪問,會見國臺辦主任宋濤,談兩岸交流。動作本是積極信號,深藍陣營還鼓掌。可朱立倫總辭一砸,黨內壓力山大。泛藍中路擔心她走太遠,深藍又怕她被架空。
蔡正元這時候在政論節目上直言:鄭麗文別再喊那句“我是中國人”,否則2026選舉會倒一大片,好多候選人直接落選。蔡正元是國民黨深藍代表,話里帶刺,點明選舉風險。藍營基層選民多中路,統派標簽一貼,票就飛了。他還提蕭旭岑訪陸,本是開門紅,但人事空窗一鬧,全盤皆輸。
![]()
蔡正元警告的點,也戳中要害:2026九合一選舉在即,藍營若被綠營扣上統派帽子,中間票全丟。過去選舉,類似失誤讓國民黨丟掉臺北高雄多席。
鄭麗文想借訪陸打開兩岸窗口,可內部阻力太大。蔡正元的話,代表深藍心聲:支持和平統一,但選舉前別冒險。島內民調顯示,民眾對兩岸議題敏感,喊得太直白,容易被綠營攻擊。
國民黨內斗,兩岸政策隱憂
國民黨此次交接,暴露派系博弈的頑疾。朱立倫總辭看似讓賢,實則制造真空,鄭麗文上任就陷泥潭。人事空缺70%,基層癱瘓,選舉動員打折扣。藍營支持率低迷,這內斗雪上加霜。
國民黨要出路,得放下山頭,凝聚共識。
蕭旭岑訪陸雖有進展,但國民黨內耗拖后腿。
![]()
國民黨困境,是路線自信缺失。朱立倫總辭,鄭麗文讓步,蔡正元叫停,串起一出權力戲。藍營若不改,綠營笑到最后。島內經濟民生壓頂,兩岸緩和是出路。國民黨得學著團結,別總自相殘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