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這樣的場面嗎?一票大腕兒明星,平時呼風喚雨、檔期排到明年,卻為了同一個人,甘愿放下身段、齊聚一堂。
更何況,這人身上還背著一身指責,在網絡世界里,一度是渣男、冷血父親的代名詞。
![]()
11月2日,北京中央戲劇學院。一場話劇新聞發布會,卻搞出了電影節紅毯的陣仗。李誠儒、黃宏、王勁松、劉威、那威等等這些名字,單拎出來哪個不是響當當的角兒?
他們齊刷刷地站在臺上,不是為自己新劇宣傳,而是為一個叫英達的男人,為一個叫《欽差大臣》的話劇站臺。
![]()
這消息一出來,網上議論紛紛。有人驚呼,英達這面子也太大了吧!也有人疑惑,他怎么還有這號召力?
畢竟,在很多人的記憶里,英達早就被釘在了“前夫哥”和“親爹屆反面教材”的恥辱柱上。
![]()
那么問題來了,這個被前妻宋丹丹微博手撕、被兒子巴圖含淚控訴的男人,到底憑什么,能讓半個娛樂圈的老戲骨都心甘情愿地為他“賣命”?
是作品魅力?是人情往來?還是他壓根就沒把那些爭議放在眼里,只活在自己的藝術世界里?
![]()
發布會現場,英達穿著一套正式西裝,臉上掛著招牌式的含蓄笑容。他沒回避閃光燈,也沒刻意賣慘,而是像一個久別重逢的老朋友,娓娓道來他與《欽差大臣》的緣分。
他說自己從小就愛讀俄羅斯文學,果戈里是他的戲劇啟蒙。英達說這話的時候,眼神里閃爍著光芒,那是一種只有真正熱愛才能點燃的熱情。
![]()
他還說這部戲寫于1836年,魯迅先生當年就把它介紹到中國。快兩百年了,還在世界各地不斷上演,這就是經典的魅力。
他甚至打了個挺接地氣的比方,他們現在就像剛進廚房的廚子,還在洗菜備料。
![]()
不敢說這鍋菜一定好吃,但有果戈里的底子,有這幫好演員,他敢保證不糊弄觀眾。要是砸了,那是他導演的問題!
這份包攬責任的姿態,多少有點老派藝術家的耿直。而臺下那些老戲骨們,也確實是沖著這份耿直和英達的真實力來的。
![]()
首先就是黃宏,那個春晚舞臺上的常青樹,一臉嚴肅地表示,自己跟英達四十年老友了,以前總在喜劇創作上聊得投機,就是一直沒機會合作。
這次英達一開口,他立馬就答應了。因為英達對喜劇節奏的把控,對舞臺的調度,那都是真功夫。
![]()
還有王勁松,這位公認的“戲瘋子”,更是動情地說,舞臺是最有生命力的地方,英達導演能讓他們這些演員在這里燃燒起來,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甚至讓人眼前一亮的,是《欽差大臣》里竟然還有“雙黃蛋”,李誠儒和黃宏將在不同場次飾演同一個角色。光是這個創意,就足以吊足觀眾的胃口。
![]()
這部戲不光要在北京首演,還要去深圳、長沙等十幾個城市巡演25場。這架勢,這班底,簡直是給沉寂已久的中國話劇舞臺,打了一針“興奮劑”。
但光鮮背后,藏不住的是那些被刻意回避的過往。
![]()
當英達在發布會上侃侃而談,老戲骨們眾星捧月時,不少網友卻忍不住在評論區里留言,被前妻和兒子公開控訴成那樣,他怎么還能沉下心搞創作?換別人早跟網友吵起來了!
這就是英達的怪,他幾乎從不回應。面對鋪天蓋地的指責,他就像一尊雕塑,巋然不動。
![]()
有人說他是理虧,不敢回應,也有人說他是不屑,覺得浪費時間。但更多人覺得,這種不反擊,本身就是一種反擊。
與其在輿論場里和人掰扯對錯,不如拿出作品來。這份硬核的底氣,正是英達這些年一直堅守的。
![]()
要說清楚這份硬核背后,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傷痕,就不得不回到那段轟轟烈烈的往事。
宋丹丹和英達的婚姻破裂,巴圖的童年成了最大的受害者。2011年,宋丹丹在微博上炮轟英達,掀起軒然大波。
![]()
她控訴英達在巴圖7歲時,拒絕了兒子求他帶出去玩的請求,11歲時,兒子想跟父親要個電話號碼,也被拒絕。
最讓人心寒的,是2003年那個寒冷的冬天。
![]()
14歲的巴圖,捧著花圈在爺爺英若誠的葬禮靈堂外苦等了三個小時,只為給爺爺磕個頭,卻被保安攔在門外,理由是,英達說了,不姓英的不讓進。
這一幕,被媒體拍下,照片傳到網上后,全民嘩然。誰能想到,夫妻間的恩怨,會遷怒到孩子身上,甚至連至親的葬禮都不讓參加?
![]()
巴圖長大后,也曾在采訪中印證了這些。他說小時候在街頭偶遇父親,興高采烈地跑過去想抱抱,結果要么被假裝沒看見,要么就被直接推開。
那種站在原地,看著父親背影默默流淚的滋味,他至今難忘。
![]()
更讓旁人費解的是英達的雙標。與梁歡再婚后,他生下了小兒子英如鏑,那真是傾盡所有。
光是培養英如鏑打冰球,就花了數千萬元,請外教、陪訓練,還帶著兒子上了親子綜藝,大秀父愛。
![]()
可對巴圖,宋丹丹說,離婚后英達沒給過一分錢撫養費。巴圖后來去美國留學,所有費用都是宋丹丹一人扛。
當英達帶著英如鏑在綜藝上享受天倫之樂時,巴圖還在為了生計到處跑龍套,最后靠直播帶貨才實現經濟獨立。
![]()
最傷人的,莫過于英達對巴圖身份的否定。他曾在采訪中拋出“巴圖這個英字得存疑”的言論,暗示巴圖并非親生。
這句話就跟一把刀一樣,深深地扎進了巴圖的心里,讓他成了旁人議論的焦點。
![]()
甚至在2014年,英達還想通過法律程序讓巴圖改姓,徹底與“英家”劃清界限,最后是宋丹丹拼盡全力才阻止了這事。
這場恩怨甚至蔓延到了下一代。今年,宋丹丹將一套價值12億的別墅公證給了孫子,特意加了一條,以后不能改成英姓,改了就收回。
![]()
巴圖也用行動站在母親這邊,讓自己的兩個兒子都隨母姓“宋”。當有人問他要不要認祖歸宗時,他直接一句沒必要,斬釘截鐵的拒絕了。
面對這些指責和控訴,英達依然選擇沉默。他唯一的回應,就是把所有精力投入到創作中。
![]()
英達的喜劇天賦和導演功力,是毋庸置疑的。上世紀90年代,一部《我愛我家》讓他成為中國情景喜劇的開山鼻祖。
后來的《閑人馬大姐》、《東北一家人》等,也都是膾炙人口的爆款。他懂喜劇,也懂人性。作為北京人藝的導演,他對舞臺的掌控更是駕輕就熟。
![]()
這次執導《欽差大臣》,其實是他多年來的夢想——把果戈里的經典諷刺喜劇搬上中國舞臺,一直是他心中的一個造夢計劃。
這種創作態度,可能正是英達最聰明的反擊。家庭矛盾再熱鬧,終究是一時的談資。可好的作品,卻能跨越時間,被一代又一代人記住。
![]()
現在的英達,除了排練和宣傳《欽差大臣》,幾乎不參加任何綜藝和商業活動,也很少接受采訪。就算接受采訪,也只聊作品不聊私生活。
![]()
巴圖那邊如今也過得挺安穩。直播帶貨做得有聲有色,偶爾也接一些影視劇的配角。他和妻子孩子的生活,平淡而幸福。
宋丹丹也早就不怎么提當年的事了,偶爾在綜藝上聊到育兒,也只說孩子健康快樂就好。
![]()
編輯:小腦袋
信息來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