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志剛資料圖。本文來源:長江商學院EE,本文略有刪改
本賬號接受投稿,投稿郵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陶志剛教授深度解讀:釜山會晤后的中美關系
當地時間10月30日,中美元首在韓國釜山舉行會晤。會后,中方商務部宣布雙方達成包括美方取消針對中國商品的“芬太尼前體關稅”、暫停實施出口管制“50%穿透性規則”,以及暫停實施其對華海事、物流和造船業301調查措施一年等多項共識。
針對本次會晤,長江商學院戰略學及經濟學教授陶志剛接受長江商學院高層管理教育(以下簡稱“長江EE”)的特別專訪,就中美兩國后續的政策制定、雙邊關系、對全球供應鏈布局的影響進行了深度解讀,并就中企布局提供建議。
長江EE:中美元首釜山會晤時長超出原定安排,美方隨后高度評價會晤成果,雙方也就未來互訪計劃達成一致。釜山會晤將如何實質影響兩國后續的政策制定與雙邊關系走向?
陶志剛教授:對中國而言,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極好”——我們達成了核心目標:一是推動關稅下降,二是借稀土這一關鍵原材料供應優勢,迫使美方愿意坐下來談此前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討論的出口限制問題。
本質上,這就像中美博弈中雙方互相牽制后的喘息,美方感受到稀土的制約而做出讓步,中國此次會晤非常成功。
長江EE:針對目前公布的中美共識,是否意味著中美關稅摩擦將進入一個相對緩和的階段?在此過程中,仍需警惕哪些潛在風險?
陶志剛教授:中國已盡力配合芬太尼合成前體出口限制,美方將相關關稅從20%降至10%,且后續有望進一步下調,這契合特朗普第二任期解決國內毒品問題的訴求。
在大豆貿易方面:中方恢復購買美國大豆對自身有利,而美方農場主更看重對中國市場的長期穩定出口——這直接關系農場價值,若失去中方長期訂單,美國農場價值將持續低迷,對其打擊更大。
芯片領域方面:此次會晤未過多涉及先進芯片,中方無需購買英偉達低端芯片,反而可通過自主生產中低端芯片積累經驗、提升良率,逐步建立自身標準,芯片與光刻機也是“十五五”重點突破方向;英偉達雖希望中方接納其標準,但中國人工智能研究實力雄厚,自主發展才符合長期利益。
在稀土博弈方面:特朗普稱稀土不成問題,但中方是“滴灌式”供應,并非無限制放開。美方已開始與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國合作彌補稀土供應短板,不過稀土提煉技術是中國優勢,我們有幾年緩沖期,當務之急是補齊自身芯片、光刻機等短板。
整體來看,美國發起、中國反制的關稅爭端已有所緩和,但仍需保持防范。
長江EE:在中美雙邊互動之外,美國正積極與東盟等關鍵礦產資源國接洽,以彌補其在稀土等關鍵礦產供應鏈上的短板。應如何評估這一舉措對全球供應鏈重組與中美長期競爭格局的影響?
陶志剛教授:任何產品斷供(包括2010年中國對日本的稀土出口限制),最終都會促使對方找替代品、減少使用、回收資源或開拓新供應渠道,這是必然規律。美國早從2020年起就想解決稀土供應問題,盧比奧也曾明確表態,但難點在于缺乏加工基礎——中國以外僅馬來西亞(澳洲Lynas公司)和愛沙尼亞有加工能力,且規模不足。
稀土目前是中方牽制美方的關鍵手段,雖不能長期卡脖子,但至少能為我們爭取一兩年緩沖,特朗普第二任期內大概率無法徹底解決。也正因為稀土的制約,美方從最初的惱怒轉為現實妥協,不僅愿意談此前拒談的“國家安全相關出口限制”,還在港口等問題上讓步。
另外,中國造船實力穩居全球第一,日韓緊隨其后(質量有優勢)。美方擔憂造船能力不足,尤其怕軍用船領域被拿捏,所以頻繁對接日韓,但日韓也清楚本土造船的供應鏈優勢,美國想靠盟友完全補齊短板并不容易。
長江EE:您曾指出,中國憑借稀土反制占據一定優勢,這一優勢預計能維持多長時間?是中國突破高端芯片“卡脖子進程更快,還是美國建全稀土供應鏈更快?
陶志剛教授:稀土與芯片對高端產業都關鍵,但我國稀土壟斷性更強、替代難,芯片可靠算法+低端芯片組合靈活替代,依賴度更低。
中國舉舉國之力攻芯片,高低端同步布局、以低端反哺高端;美國稀土供應鏈受政策換屆、需求不穩拖累,補建難度大。
我們對美歐稀土“滴灌式供應”更為可控,相較之下,美國的芯片封鎖沒有奏效,因為我國AI路線側重應用與機器人結合,對高端芯片依賴度更低。
長江EE:為什么我國的稀土反制起到如此大的效力?
陶志剛教授:中國稀土壟斷是“意外之喜”:早年低污染/勞工成本+企業內卷壓價,把美國莫利等企業擠出市場,還收購并轉移了美國高端磁鐵資產,如今美稀土下游產業近乎空白,我國已整合為幾大集團管控。
此外,英偉達愿賣中低端芯片給中國,靠營收反哺高端研發;但我國明確國家利益優先,大力發展自有中低端芯片,近年相關出口增速迅猛,正逐步搶占全球市場。
中國政策的確定性、穩定性和長期性,是其他國家比不了的,這也是我們在稀土、芯片領域穩步突破的關鍵底氣。
長江EE:中國企業家在涉美出口及全球布局上應該把握哪些原則?當前需要密切關注哪些政策信號及市場反應?
陶志剛教授:中國企業家涉美出口及全球布局可把握三大核心原則:
(1) 搶抓窗口期快布局:借助貿易戰停緩、關稅下降的喘息機會,提前備貨生產,加快出口節奏,同步推進海外建倉(即“前置備貨”),避免關稅波動時錯失時效。
(2)錨定核心造壁壘:聚焦細分領域打造“要么第一、要么唯一”的競爭優勢,憑借獨家技術或頂尖產能掌握話語權,降低被替代風險。
(3)多元布局降依賴:拓展多品類產品矩陣,開拓更多出口國家和地區,分散單一市場(尤其美國市場)的貿易風險。■
入群可參加全年至少12場精彩閉門研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