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睡完首富睡總統!從廠妹到頂級名媛,靠男人撈到268億,她憑啥?
2025 年 2 月 10 日,一張橫跨全球社交圈的合照在網絡引發熱議: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美國前總統特朗普的女兒伊萬卡?特朗普,與一位東方面孔的女性并肩而立,三人手持香檳杯微笑,氣場不分伯仲。照片背景是紐約第五大道某奢華酒店的宴會廳,水晶燈折射出璀璨光芒,而那位東方面孔,正是鄧文迪 —— 這個出身山東濟南工廠宿舍的女人,如今已是紐約上流圈里少有的亞洲 “常客”。
![]()
從濟南機械廠 12 平方米的筒子樓,到紐約第五大道的頂層豪宅;從為留學生活費發愁的普通女孩,到身價超268 億美元的商業女性,鄧文迪的人生軌跡,始終伴隨著爭議與驚嘆。有人罵她 “靠男人上位”“心機深沉”,也有人承認她 “抓機會的能力無人能及”。無論外界評價如何,她確實用自己的方式,站在了許多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廠妹時期:筒子樓里的 “不一般” 女孩
![]()
1968 年,濟南機械廠的一間筒子樓里,鄧文迪的哭聲打破了廠區的寧靜。她的父親是廠里的普通工人,母親是工程師,一家五口擠在 12 平方米的房間里,床挨著床,衣柜兼當書桌,生活拮據卻也算安穩。但從小的鄧文迪,就透著與同齡人不同的 “野心”—— 別的孩子放學后忙著跳皮筋、捉迷藏,她卻總抱著借來的外國名著,在床頭的小臺燈下讀到深夜。《安娜?卡列尼娜》《飄》這類小說,她翻得書頁發皺,手指在描寫貴族生活的段落上反復摩挲,眼神里滿是向往。
“這孩子不一般。” 鄰居們常這樣評價她。改革開放初期,廠區周邊興起了小工廠,鄧文迪暑假就去那里打工,分揀零件、包裝商品,手指被磨得發紅也不抱怨。拿到工錢后,她沒像其他孩子那樣買零食,而是全部用來買英語書和磁帶。那時的她就清楚:“想走出廠區,得先會‘和世界對話’。”
后來她到廣州求學,看著街頭越來越多的外國人,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她心里生根:“去美國,看看更大的世界。” 為了這個目標,她把所有課余時間都用來練英語,清晨在操場邊背單詞,晚上跟著廣播練口語,連吃飯時都在默念英文句子。這份執著,很快為她迎來了第一個機遇。
赴美之路:從寄宿者到綠卡持有者
在廣州的一次校園晚會上,19 歲的鄧文迪穿著洗得發白的連衣裙,卻憑借流利的英語和得體的談吐,吸引了美國外教杰克?徹里夫婦的注意。她主動上前,用清晰的英文表達了自己 “想赴美求學” 的愿望,眼神里的堅定與渴望,打動了這對善良的夫婦。徹里夫婦不僅答應教她英語,還承諾幫她申請美國學校,并提供經濟資助。
1988 年,鄧文迪拿著加州州立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跟著徹里夫婦來到美國。起初,她住在徹里家,和他們的女兒同吃同住,徹里夫人還特意為她準備了獨立的書桌,把她當親女兒看待。但這份和諧沒能持續太久 —— 據外媒報道,徹里夫人后來發現鄧文迪與丈夫的不當關系,震怒之下將她趕出家門。更令人意外的是,55 歲的徹里很快與原配離婚,在 1990 年迎娶了 22 歲的鄧文迪。
![]()
彼時的美國法律規定,外國人需通過婚姻維持兩年以上關系,才能申請綠卡。鄧文迪清楚這一點,婚后兩年,在拿到綠卡的第二天,她便向徹里提出了離婚。這段短暫的婚姻,讓她背負了 “心機重” 的罵名,卻也為她鋪平了在美國的生存之路。離婚后,她沒有停滯不前,而是憑借優異的成績考入耶魯大學商學院,系統學習商業知識 —— 她知道,僅靠 “身份” 不夠,還得有實打實的能力。
婚姻博弈:與默多克的 “財富棋局”
1996 年,耶魯畢業的鄧文迪懷揣著 “闖香港” 的想法,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花光所有積蓄,買了一張飛往香港的頭等艙機票。這個決定,讓她遇到了改變人生的關鍵人物 —— 新聞集團董事長魯珀特?默多克。
飛機上,鄧文迪主動與鄰座的默多克攀談。她用中英粵三語流暢切換,從國際傳媒趨勢聊到新聞集團的亞洲布局,對行業的獨到見解,讓見慣了精英的默多克眼前一亮。飛機還未落地,她就拿到了新聞集團旗下衛星電視公司的實習機會。進入公司后,她憑借對中國市場的熟悉,很快成為默多克中國之行的隨行翻譯,兩人接觸愈發頻繁,感情也悄然升溫。
當時的默多克,已與第二任妻子結婚 31 年,婚姻早已出現裂痕。為了迎娶鄧文迪,他在 1998 年支付了 17 億美元分手費,與前妻離婚。1999 年,31 歲的鄧文迪與 68 歲的默多克在紐約舉行婚禮,這場 “老少戀” 瞬間轟動全球。
鄧文迪深知,豪門婚姻里 “孩子” 是重要的籌碼。默多克因前列腺癌失去生育能力,她便提前冷凍了默多克的精子,通過試管嬰兒先后生下兩個女兒。這一步棋,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 —— 默多克的婚前協議曾規定 “無子女則無繼承權”,而兩個女兒的出生,讓她成功為孩子爭取到家族信托的份額。
離婚后的蛻變:從 “默多克太太” 到商業精英
2013 年,鄧文迪與默多克離婚,外界普遍認為她會 “失勢”,卻沒想到她早已為自己鋪好了后路。2024 年默多克家族繼承官司落下帷幕,結果令人意外:鄧文迪的兩個女兒不僅進入家族信托名單,還分別獲得福克斯 36% 和新聞集團 33% 的投票權,成為默多克商業帝國的 “隱形話事人”。而這一切的背后,離不開鄧文迪多年來的布局 —— 她從小教女兒熟悉家族業務,帶她們參加商業會議,甚至請名師輔導金融知識,為她們鋪路。
離婚后的鄧文迪,并未止步于 “豪門遺孀” 的身份,而是轉型成真正的商業精英。她涉足比特幣礦業,在行業低谷期布局,如今已成為全球排名前十的比特幣礦場持有者;她投資元宇宙項目,與硅谷科技大佬合作開發虛擬社交平臺;甚至小米汽車的早期融資中,也能看到她的身影。此外,她與梅耶?馬斯克聯合創立的女性創業基金,成立僅兩年業績就突破 10 億美元,扶持了 20 多家女性主導的科技公司。
如今的鄧文迪,仍活躍在紐約頂級社交圈。她的豪宅里,時常舉辦私人派對,來賓從好萊塢明星到華爾街大佬,橫跨娛樂、商業、政治領域。有人問她 “成功的秘訣是什么”,她曾在一次訪談中平靜回答:“抓住每一個能改變命運的機會,然后拼盡全力。”
她的故事,始終充滿爭議 —— 有人批判她的手段,有人佩服她的勇氣。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濟南機械廠的筒子樓到紐約的頂流社交圈,鄧文迪用自己的選擇與策略,走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人生道路。如今 57 歲的她,依舊保持著對商業的敏銳嗅覺,或許未來,還會有更多關于她的 “新故事”。
![]()
持續關注
看完點亮下方
“贊”和
分享給更多人知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