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在香港揭曉2025年全球創新指數時,一個歷史性結論震撼全球:深圳-香港-廣州創新集群首次超越東京-橫濱,登頂全球百強創新集群榜首 。從連續五年穩居第二到實現歷史性跨越,這座橫跨100多公里的"創新三角"憑什么改寫全球創新版圖?答案藏在三地協同的化學反應里,更藏在全鏈條生態的硬實力中。
![]()
深圳
一、不是"單打冠軍"疊加,而是"團體冠軍"的協同魔法
創新從不是孤膽英雄的游戲,而是生態系統的比拼。深圳-香港-廣州集群的登頂,本質是三地錯位互補形成的"創新接力鏈"爆發了驚人能量。
深圳是當之無愧的"成果轉化引擎"。2024年深圳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1.63萬件,連續21年領跑全國,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是全國平均水平的7.9倍 。華為等科技巨頭的持續投入,讓這里成為全球技術商業化的"試驗場",企業研發投入占集群總量的93.3%。
香港扮演著"國際智力樞紐"的角色。5所高校躋身2026年QS全球百強,在《2025年世界人才排名》中躍居亞洲第一的人才吸引力,搭配成熟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讓基礎研究成果能順暢對接全球資源 。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無電制冷技術,正是借助這條通道落地深圳前海,3年就成長為應用超40萬平方米的明星項目 。
廣州則是"科研底蘊壓艙石"。84所高校撐起全國第二的教育規模,2024年發表科研論文7萬余篇,占集群總量的45.3%,為創新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供給和基礎研究支撐 。從"夢想"號深海鉆探船到國內首套海洋溫差能發電裝置,廣州的大國重器研發彰顯著集群的原始創新底氣 。
更關鍵的是,這種優勢不是簡單相加。如今在灣區,"香港研發—深圳轉化—廣州制造—全球市場"的路徑已成為科創企業的標配,1小時交通圈讓智力、資本、產業要素實現無縫流轉 。
![]()
香港
二、登頂關鍵一擊:風險資本打通"創新最后一公里"
如果說協同是基礎盤,那么風險資本的爆發就是這次登頂的"勝負手"。2025年WIPO首次將風險資本交易量納入核心指標,恰恰擊中了深圳-香港-廣州集群的優勢要害。
過去,科技創新常因"融資難"卡在成果轉化環節。而這個集群構建起的"資本鐵三角",精準破解了這一痛點:深圳打造"大膽資本"生態,通過"創投日"引導資金投早、投小、投硬科技;香港以國際金融中心優勢培育"耐心資本",港投公司用1元帶動5元市場資金長期跟投;廣州則聚集779家私募基金管理人,形成密集的基金叢林 。
這種資本合力讓創新效率倍增。人形機器人"南科盤古"從圖紙到落地僅用10個月,康方生物等企業在創投支持下實現技術突破,前海萬匯股權投資的晶浩二期基金更是用12年長期資本陪伴企業成長 。當東京-橫濱集群還在依賴技術積累時,深圳-香港-廣州已用資本活力補上了創新生態的關鍵短板。
三、無短板的生態體系:從"書架"到"貨架"的全鏈條貫通
全球創新競爭早已進入"體系戰"時代,深圳-香港-廣州集群的真正優勢,在于構建了覆蓋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轉化的全周期生態。
在科研端,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已建成2家國家實驗室、10多家省實驗室,光明科學城"樓上創新樓下創業"的模式,讓實驗室靈感能快速對接生產線 。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研制的海洋溫差能發電裝置實現"零的突破",正是這種科研底蘊的生動體現。
在轉化端,40余家港澳孵化載體、26個重點創新平臺形成密集網絡,河套深港科創合作區的"科匯通"試點破解外資科研賬戶難題,經驗已推廣至全國16城 。95后青年方聞績在鵬城實驗室實習、赴港科大深造的經歷,更印證了人才跨城流動的順暢無阻。
在政策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清晰定位,橫琴、前海等合作平臺的制度創新,以及"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文化氛圍,共同降低了創新試錯成本。這種從政策到文化的全方位支撐,讓創新種子能在這片土壤上自由生長。
![]()
廣州
結語:不是終點,而是中國創新的新起點
值得注意的是,這座全球第一的創新集群并非完美無缺——受人口基數影響,其創新強度排名僅列全球第45位 。但這恰恰說明,它的上升空間仍未觸及天花板。
從"深圳制造"到"灣區創造",從單點突破到集群發力,深圳-香港-廣州的登頂,本質是"一國兩制"制度優勢與市場活力碰撞的結果,更是中國創新體系深化融合的縮影。當香港的國際資源、深圳的產業活力、廣州的科研底蘊持續深度交融,這座創新集群必將在全球舞臺上書寫更精彩的篇章。
正如香港數碼港行政總裁鄭松巖所言:"內地有強大生產基地,香港有國際化金融人才,強強聯合將產生巨大效果" 。這或許就是中國創新最動人的力量——不是一枝獨秀,而是百花齊放的協同共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