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中美經貿關系呈現出復雜的雙軌態勢:一方面,美國農業部長羅林斯在X網站上宣布,中國已同意在2028年前進口8700萬噸美國大豆,包括本季至少1200萬噸,未來三年每年至少2500萬噸。
另一方面,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早在10月24日就啟動了一項新的“301調查”,重點審查中國是否履行了2019年“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的承諾。
![]()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確認,中國將在當前季節購買1200萬噸美國大豆,并在未來三年內每年采購至少2500萬噸。
這一承諾與近年來的進口規模基本相符,為長期飽受價格下跌及出口市場萎縮困擾的美國農民帶來了喘息之機。
中國過去一年大幅削減了對美國大豆的采購,轉而向巴西與阿根廷進口,以規避中國對美國大豆征收的23%關稅。這一變化曾引發美國中西部農區對潛在“農業危機”的擔憂。
如今,中美貿易緊張關系緩和,不僅在政治層面為特朗普贏得了農村選民支持,也在經濟層面提振芝加哥大豆期貨升至一年多來高點。
就在大豆協議宣布的同一天,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明確表示,盡管中美達成了“貿易休戰”,但美方將繼續調查中方是否遵守了特朗普第一任期內中美達成的貿易協定。
這項調查基于10月24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啟動的“新301調查”,旨在確定中國是否履行了2019年第一階段協議中的承諾。
調查重點包括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技術轉讓、農業和金融服務領域的結構性改革,以及大幅增加購買美國商品和服務的承諾。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已邀請各方在12月1日前提交書面評論,并計劃于12月16日舉行公開聽證會,這表明調查將繼續按程序推進。
![]()
面對美方的調查決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此前回應稱,“中方堅決反對美方不實指控” 和相關調查。
面對美國的變臉,中方表現出驚人的定力。大豆采購計劃照常推進,合同履行不打折扣,但同時加快推動進口多元化戰略。數據顯示,從今年1月到9月,中國從巴西進口的大豆占比已達七成左右,特別是在9月份,中國沒有進口一顆美國大豆,這是多年來未曾出現過的情況。
巴西全國谷物出口商協會預計,2025年巴西大豆出口總量將突破1億噸,其中79.9%出口至中國。這種多元化布局有效降低了對單一供應源的依賴風險。
在關鍵技術領域,中國同樣握有重要籌碼。10月9日,中方發布了兩則稀土出口管制公告,這是以往未曾有過的嚴格措施。全球70%的稀土開采量和近90%的精煉產能掌握在中國手中,美國想要繞過這一關卡的難度不小。
![]()
在10月31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郭嘉昆再次回應表示:“中美元首在釜山會晤期間,雙方一致同意加強經貿等領域的合作”。
他重申,中方希望同美方一道落實好兩國元首達成的重要共識,“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之上,通過對話協商壓縮問題清單,拉長合作清單”,共同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