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的經濟狀況可以說是一天比一天差了,想繼續打就要面臨巨大的風險,西方國家集體出力切斷俄羅斯的最大財源,效果顯著。
而且俄羅斯也被逼著掏出了最后的底牌——核,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俄羅斯已經被逼到了怎樣的境地。
俄羅斯最大的財源是什么?俄烏真的打不下去了嗎?
![]()
當前的大國博弈,早已不是鋼鐵洪流對撞那么簡單了,經濟也是重要的一環,在這場博弈里,俄羅斯手里的核按鈕依然是最后的底牌,但時間拖得久了,核彈的主動性和威懾力也被日漸干癟的錢包嚴重限制。
![]()
西方的策略并非要把俄羅斯整個經濟體一棍子打死,那樣的代價太大,效果也未必好。他們選擇的是一種更精細化的打法,核心目標非常直接,就是挖掉俄羅斯戰爭資金的根基,讓它想打也打不下去。
![]()
主要的目標就是俄羅斯賴以為生的能源收入和對外金融渠道,美國財政部在10月就放出重磅消息,直接將制裁大棒揮向了俄羅斯的兩大石油巨頭——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這兩家可不是小角色,它們的合計出口量,幾乎占據了俄羅斯原油出口總量的半壁江山。
![]()
這一下,等于直接掐住了俄羅斯最重要的財政命脈,除了直接制裁企業,歐盟那邊也配合著給俄羅斯海運原油設置了每桶的價格上限,這招更狠,意思是你可以賣油,但賣不出高價,賺到的錢只夠維持基本運營,想用來支撐龐大的軍費開支,門都沒有。
![]()
在天然氣領域,制裁同樣狠,歐盟市場干脆對俄羅斯的液化天然氣下了進口禁令,這不僅堵死了一條高利潤的財路,更讓俄羅斯原本打算用來替代管道氣的能源戰略受到了重創。
結果是立竿見影的,俄羅斯的管道天然氣出口量出現了驚人的暴跌,連帶液化天然氣的出口也跟著同比下滑嚴重。
![]()
能源這條主動脈被鉗制住,金融網絡這張大網也開始收緊,西方的制裁早已不滿足于傳統銀行,而是將范圍擴大到了新興的加密貨幣平臺,這么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堵上所有潛在的資金轉移漏洞,不給俄羅斯任何喘息之機。
![]()
在這種天羅地網式的封鎖下,像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這樣的能源巨擘如今也面臨著全面的交易禁令,實際上已經被隔絕在全球金融體系的主流之外。西方同時還搞起了技術封鎖,嚴格限制俄羅斯獲取高端零部件。
![]()
這簡直是釜底抽薪,因為俄羅斯的軍事工業,長期以來在高端機床和精密零部件上,都嚴重依賴西方的供應,這項技術封鎖,直接打在了俄羅斯的七寸上,嚴重削弱了它維持長期戰爭所需的軍事裝備保障能力。
![]()
面對經濟上的層層絞殺,俄羅斯手里似乎還握著一張終極王牌——核武器,沒錯,俄羅斯也確實在展示這張牌,試圖穩住陣腳,10月末俄羅斯就組織了一場聲勢浩大的“三位一體”戰略核力量演習,陸海空三軍的核家伙都亮了出來。
![]()
普京本人也曾發出過明確警告,如果美國敢向烏克蘭提供“戰斧”導彈并用來攻擊俄羅斯本土,那么必將招致“毀滅性”的報復,這種警告配合著核演習確實起到了一定的威懾作用,它能讓對手在某些軍事援助上變得猶豫。
![]()
但問題在于,核威懾這張王牌的效力是有限制的,在現代大國博弈里,核武器主要是為了防止局勢失控、避免沖突全面升級的最后手段,而不是能隨時扔一個的實戰工具。它能阻止對手的某些過激行為,但卻變不出真金白銀。
![]()
你可以用核彈頭來威懾敵人,但你沒法用它來填補巨大的國家財政赤字,也無法阻止外匯儲備的快速消耗,當能源收入銳減直接導致外匯儲備面臨斷崖式下跌時,核武器是無能為力的,這正是俄羅斯眼下面臨的最大困境:威懾歸威懾,面包歸面包。
![]()
戰爭機器的續航能力最終還是取決于經濟和技術這兩個硬指標,核按鈕無法為前線的坦克和士兵“輸血”,這個問題讓俄羅斯的核威懾在應對經濟絞殺時顯得有些無力,在西方世界的經濟重壓之下,俄羅斯被迫加速調整自己的戰略。
![]()
一場聲勢浩大的“向東看”運動就開始了,這不是從容不迫的主動,而是在擠壓下的生存突圍,俄羅斯正拼盡全力,試圖在西方主導的經濟體系之外,構建一個屬于自己的經濟體,而這個新圈子的重心,無疑就是中國和印度等新興大國。
![]()
能源流向的變化最為直觀,為了彌補失去龐大歐洲市場帶來的缺口,俄羅斯正開足馬力向東方輸送能源,到了2024年,中國進口的俄羅斯原油已經占到了其總進口量的近五分之一,已經投入運營的“西伯利亞力量1號”天然氣管道,已然成為一條重要的能源大動脈。
![]()
為了規避金融封鎖,俄羅斯在大力推行本幣結算,如今很多中俄貿易已經繞開了美元,直接使用盧布和人民幣進行結算,同期,盧布與人民幣的直接兌換量同比激增,這一系列的動作,都是為了在金融上與西方“脫鉤”,另起爐灶。
![]()
這條突圍之路同樣布滿荊棘,新開拓的東方市場雖然潛力巨大,但在短期內的體量尚無法完全彌補失去歐洲市場所造成的巨大虧空,通過第三國轉售能源雖然能彌補部分損失,但價格往往遠低于正常市場價,利潤大打折扣。
![]()
更何況許多第三方國家因為擔心被西方的二級制裁連累,而不敢向俄羅斯提供大規模的援助,這使得俄羅斯的向東突圍的步伐異常艱難,這場曠日持久的博弈,本質上已經演變成了一場比拼承受極限的消耗戰。
![]()
誰的內部壓力先達到臨界點,誰可能就得先退場,戰爭的最終走向,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最樸素的字——“錢”。對俄羅斯而言,財政赤字和外匯消耗是懸在頭頂的劍,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掉下來。
![]()
而另一邊的西方各國,制裁的反噬效應也讓歐洲叫苦不迭,高昂的能源價格和持續的通貨膨脹讓民眾和政府都背上了沉重的負擔,西方世界普遍出現的“援烏疲勞”,正是因為這種援助成本過于巨大。
![]()
至于烏克蘭,其自身的經濟能力早已難以支撐長期的消耗戰,兵員和彈藥嚴重依賴西方的持續補充,一旦外部援助斷流,后果不堪設想,說到底,現代戰爭比拼的早已不僅僅是軍事力量,更是背后的綜合國力。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