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最早計劃攻打臺灣,是在1949年7月,不僅讓粟裕組織好了兵力,還讓劉亞樓蕭勁光等人,著手組建空軍和海軍。他在周恩來的信中寫道:準備明年7月奪取臺灣。
毛主席認為,只要朝鮮那邊不出問題,解放臺灣是勢在必得的。然而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朝鮮戰爭爆發兩個月后,美軍從仁川登陸,還派第七艦隊進入臺灣海峽,毛主席不得不做最壞打算,先抗美援朝。
其實,如果沒有朝鮮戰爭,或者朝鮮戰局沒有惡化,這是最好的機會。然而有美國的干預,錯過了。今天閱讀了一個史料,發現在在60年代其實也有一次大好機會,或者說,差一點臺灣就解放了。
![]()
這次機會有個標志性事件,那就是李宗仁回國。
李宗仁是民國代總統,1949年蔣介石下野前,就把這個爛攤子仍給了李宗仁,和解放軍談判,并想和毛主席“劃江而治”的就是他。
1965年7月中旬,在周恩來的秘密協調下,李宗仁從美國回國,在北京機場受到周恩來的熱情接待,李宗仁淚如雨下,激動不已。他沒有想到,共產黨會包容他這樣一個人。
7月底,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見了李宗仁,親口對李宗仁說,對他的回歸表示歡迎。周恩來也說,你一生有兩大貢獻,一是臺兒莊戰役,另一個就是歸來。
因為對于毛主席來說,李宗仁回歸有大作用,那就是去臺灣,為國家統一做貢獻。在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李先生是否愿去臺灣,李宗仁答道:我同蔣先生盡管在幾十年中意見相左,但并無私人仇恨。如果蔣先生確有誠意解決這個問題,我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
果然,李宗仁歸國,對于臺灣當局和蔣介石無疑都是一個極大的震撼,連過去中華民國代總統都以祖國大陸為家,避居一隅的臺灣當局還有什么指望呢!此時,海外與臺灣的游子們心向大陸、人心思歸已成潮流。如果祖國大陸按照這種趨勢發展,國家的統一很可能在1960年代實現。
1965年,蔣介石在浙江奉化蕭王廟鎮的舅母蔣妙月,由周恩來安排有關部門秘密禮送去臺灣。抵達臺灣時,蔣介石屈尊親自迎接,此事不能不使他對大陸的老對手毛澤東、周恩來懷有些許感激之情。
如今,李宗仁受到毛主席的熱情歡迎,蔣介石也坐不住了,流落海島10多年,且又受中國傳統文化深刻影響的他,何嘗不想葉落歸根,回到生他養他的父母之邦頤養天年呢?過去兩岸互動總是大陸一方處于主動的常態,這回蔣介石要破一次紀錄了,他經過深思熟慮,終于拿定了主意。
![]()
據《曹聚仁傳》記載,1965年曹聚仁受到蔣介石委托,秘密到北京和周恩來見面,商量和談之事。還記載了蔣介石提出的諸多條件。
從這個消息不難看出,蔣介石既然愿意和談,那說明我國解放大業指日可待了,甚至有了決定性進展,或者說時機已經完全成熟。
用李宗仁的話說,現在三個大事件,讓解放臺灣時機成熟,第一,中國軍隊在朝鮮戰爭中顯示了力量,把美軍從鴨綠江邊趕回去,使之遭到了歷史上最大的敗績。第二,印度軍隊入侵中國領土,中國軍隊在反擊中把侵略者趕出邊界。第三,中國成功爆炸了原子彈。
然而遺憾的是,就在大家都以為解放臺灣迎來轉機時,“文ge”爆發了,用一句古話來說的話,這大概就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了。
尤其是當1968年,蔣介石聽說他的老家浙江奉化慈庵被炸毀了,不僅怒從心頭起,兩岸和平談判統一問題,從此不再提起。
![]()
到了70年代,尼克松訪華后,其實也迎來了轉機,然而當時毛主席,周恩來都已經步入晚年。章士釗先生就為此做了大量工作,然而遺憾的是,因為水土不服,章士釗不幸身染重病,在香港去世了。
更為遺憾的是,蔣介石感到身體不適,看來也時日不多了,1975年,蔣介石通過陳立夫向大陸傳遞秘密消息,想要促成和平統一。可以說,毛主席收到這個消息應該是非常高興的。
但遺憾的是,此時毛主席和周總理身體都非常嚴重,即便如此毛主席還打算派鄧小平去處理此事,但問題是,當時黨內工作千頭萬緒,再加上反革命集團這個麻煩,大陸還沒有回應蔣介石,蔣介石已于4月5日去世,蔣經國忙著辦理喪事,和談之事便再無機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