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周家橋街道中山公寓居民區黨總支以黨建引領為“指揮棒”,依托“和韻驛站”“美麗樓道”“中山一街坊”等社區項目,不斷健全樓組黨建、小區自治、區域共建三級凝聚網,引領樓組鄰里自主而治、黨員群眾自助而治、居商聯盟自覺而治,譜寫了一曲名為“和韻中山”的社區治理協奏曲,讓曾經的治理難題化為一個個動人的“音符”。
難題變樂章:“黨員包干”按下換梯“加速鍵”
![]()
中山公寓居小區建成于2002年12月,共有居民住宅樓8棟20個樓道,樓組32個,住戶916戶。高層住宅的電梯老化、故障頻發,是許多商品房小區面臨的共同難題。在中山公寓,31部電梯的更換工作如同一場艱巨的“攻堅戰”,尤其是低層居民集資意愿不強。
面對這一難題,居民區黨總支奏響了“同心和韻”的主旋律,創新運用“黨員包干-骨干勸導-法律明釋-情感動員”四步工作法,將黨組織的神經末梢延伸到每個樓組。黨員率先垂范,與樓組骨干、業委會、物業組成“攻堅小隊”,挨家挨戶講政策、聽訴求、解疙瘩。線上樓道群討論熱火朝天,線下“和韻議事廳”里協商充分。最終,共識在民主協商中凝聚,疑慮在耐心溝通中消解。
![]()
在電梯更換過程中,居民區積極落實“聽證會、協調會、評議會”的“三會”制度,力求與居民“同頻共振”。由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三駕馬車”共同組成的“電梯更換工作小組”,通過召開“換梯”專題聽證會、征詢會,廣泛征集業主意見。并在“和韻驛站”設立意見征集箱,暢通民意表達渠道。在電梯品牌上,堅持以“全過程人民民主”理念為指導,通過實地考察、黨員大會、樓組長會議等形式凝聚共識,最終確定了群眾認可度較高的優質品牌。
目前,小區31部電梯中已完成更換14部、流程中1部,更換率達48%,居民的“上下”安全得到了顯著提升。這部曾經棘手的“難題曲”,在黨建引領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實踐中,變成了平穩有序的“進行曲”。
亂點變亮點:“平安雨神”守護社區安全
居民與社區的“同頻共振”同樣還出現在中山公寓的非機動車棚改造中。曾經,電動自行車“飛線充電”、電瓶入戶等現象猶如社區安全的“隱形炸彈”,令居民憂心不已。面對這一頑疾,居民區并未簡單禁止,而是通過“同頻和韻”的民主協商,找到了“疏堵結合”的妙招。
依托“和韻議事廳”,居民區黨總支多次召開協調會聽取居民意見,最終敲定方案:巧妙利用社區的零星空地,改造為“中山平安助力站”車棚矩陣。這個能容納200輛非機動車的車棚,不僅解決了車輛停放難題,還配備了智能充電裝置和先進的消防噴淋系統,實現了“技防+人防”雙保險。
![]()
項目建成后,居民們齊聚社區廣場“和韻小鎮”廣場開展評議,并親切地將其命名為“平安雨神”。更令人欣喜的是,居民們自發組建了志愿巡查隊,與物業共同守護這份來之不易的安全成果。從亂點到亮點,從管理到共治,“平安雨神”成為“解決一個問題、帶動一群參與、建立一套機制”良性治理循環的生動實踐。
類似的社區難題治理機制在中山公寓不斷豐富完善。例如居民區黨總支有效整合“居委會-業委會-物業-社區民警”四方力量,構建高效聯動機制。面對“僵尸車”占道、包裝垃圾亂堆放等頑疾,居委會牽頭制訂方案,業委會發動業主認領,物業負責清運處置,社區民警保障秩序,“四位一體”協同發力;當居民遇到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黨總支通過“四位一體”搭建協商平臺,結合“三所聯動”工作機制向居民開展普法宣傳和調解工作,有效解決了多起家庭矛盾、寵物糾紛問題,成為破解日常治理難題的有力支撐。
同城到共家:“和韻文化”浸潤社區家園
社區治理,既要塑形,也要鑄魂。在中山公寓,居民區黨總支引領多元主體“同力同行”,不斷拓展“樓道、社區、街坊”三維共建空間,越來越多的社區主體融入治理、感受到溫暖,“和韻中山”幸福自治品牌正熠熠閃光。
![]()
![]()
走進中山公寓,樓道不再是簡單的通行空間,而是化身為充滿溫情的“香鄰空間”。在“黨建+眾籌”模式下,黨員骨干帶領居民親手打造了攝影、環保、童樂等5個主題樓道。居民自發粉刷墻面、布置文化展板,用鄰里故事裝點公共空間,推動實現從“關門自居”到“開門共治”的轉變。
走出居民樓,居民區還通過“追夢周橋、匠心社計”等項目,帶領居民打造了“童韻奇趣園”“綠韻一米苑”等特色公共空間。瓶子菜園、蚯蚓堆肥、酵素工坊……這些有趣的生態實踐活動,不僅美化了環境,還構建了垃圾分類的“微循環”,讓“和諧共生”的理念在居民心中扎根。而以“和韻驛站”為主陣地,“和韻中山在職黨員議事會”“汝琪黨員志愿者工作室”“和韻議事廳”三大居民區自治品牌始終緊緊凝聚社區合力。同時,通過“和韻議事廳”孵化出舞蹈隊、書畫社等多個文化團隊。社區廣場“和韻小鎮”也成為了便民服務的樞紐、文藝活動的舞臺,更是居民議事交流、鄰里互動的公共客廳。
![]()
打破社區圍墻,居民區還通過“中山一街坊”共建品牌,將周邊商戶變為“治理伙伴”,形成了居商聯盟。黨總支積極拓展黨建聯建“朋友圈”,分別與聯通上海西區分公司黨支部和上海鏈家黨委第四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合力推進高空拋物監控、樓道門禁更新等“智慧安防”項目和“社區流浪貓絕育管理”項目,為提升社區安全系數,打造智慧、衛生、宜居的社區環境提供了有力支撐。從解決實際問題到共同參與社區活動,一幅居商和美、互助共享的生動畫卷正徐徐展開。
從換梯攻堅到車棚改造,從“香鄰空間”到“和韻小鎮”,中山公寓居民區用黨建引領、民主協商、居民自治的扎實實踐,奏出一首商品房小區治理的動人樂章。這首“和韻中山”協奏曲,仍在不斷譜寫新的精彩篇章……

圖片來源于周家橋街道
撰稿:何郁檸
編輯:史煥煥
責編:顏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