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尋找經濟增長新動能,已成為擺在所有地區面前的共同考題。
中房報記者 許倩 北京報道
受外部環境變遷與房地產市場深度調整等多重因素影響,全國主要省份的經濟格局正經歷一場深刻重塑。
各地發布的前三季度經濟數據印證了這一趨勢。在六大經濟省份中,廣東與江蘇的GDP總量分別達105177億元與102811億元,雙雙突破10萬億元大關,兩省對全國經濟總量(101.5萬億元)的貢獻率達到20.5%。
然而,作為經濟第一大省的廣東,前三季度GDP增速僅為4.1%,在31個省區市中位列倒數第四。有分析稱,房地產市場蕭條是主因。同期,廣東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滑20.6%,遠超全國13.9%的平均降幅,這也直接導致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14.1%,全國墊底。
在全國大多數省市房地產開發投資陷入負增長的背景下,上海、天津、河北與貴州逆勢實現正增長。其中,上海與天津分別增長2.2%和1.5%,位列全國前二,并帶動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分別達到6%與3%,表現優于多數省份。
這已非簡單的市場起伏,而是中國經濟向高質量發展邁進過程中,結構性轉型步入深水區的真實寫照。
中西部經濟崛起 海南“失速”
前三季度,我國GDP總量達101.5萬億元,同比增長5.2%。廣東、江蘇、山東等東部省份經濟規模依然位居前列,而以西藏、甘肅、湖北為代表的中西部省份則增速亮眼。
頭部省份繼續發揮對全國經濟的支柱作用。廣東省前三季度GDP達10.52萬億元,經濟總量超過全國的十分之一。江蘇省緊隨其后,GDP總量為10.28萬億元,同比增速超廣東1.3個百分點,兩者差距進一步縮小。
山東位居第三,GDP總量達到77115億元,同比增長5.6%;第四是浙江,GDP總量為68495億元,同比增長5.7%,兩大省份均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比照當前增速推算,山東全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10萬億元,成為全國第三個全年GDP突破10萬億元的省份。華東師范大學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曾剛表示,這不僅是數字突破,更是中國區域經濟格局演變的重要標志,推動全國經濟格局向“多強并存”演進。山東的發展成效也為傳統產業升級與新興動能培育提供了新“樣板”。
排在其后的是四川(GDP總量49322.2億元)、河南(48867.57億元)、湖北(44875.62億元)、福建(42339.86億元)、上海(40721.17億元)以及湖南(40240.56億元),經濟總量均超過4萬億元,分別位列第五至第十位。
這十大省市貢獻了62萬億元的經濟總量,占全國GDP總量的比重超過61%,其中8個省份增速跑贏全國平均水平,穩穩扛起了“挑大梁”的責任。
從地方數據看,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快速發展,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比如,江蘇、安徽等地裝備制造業對工業增長貢獻率超70%;廣西、安徽等地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速超27%,湖北該指標超14%。
從經濟增速看,中西部地區顯示出強大的發展潛力。截至記者發稿,31個省區市中,西藏暫未公布前三季度GDP數據,不過其上半年GDP同比增長7.2%,居全國第一。由此推算,西藏前三季度GDP增速大概率仍是最高。從過往數據看,工業和投資是支撐西藏高增長的重要引擎。
甘肅和湖北的GDP增速表現同樣亮眼。前三季度,甘肅GDP同比增長6.1%,這一增長背后是工業、投資與縣域三維發力的結果;其次是湖北,GDP同比增長6%,其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5%,顯示出對經濟的重要支撐作用。此外,寧夏、浙江、山東、河南、北京等GDP增速均達5.6%及以上。
19個省(區市)GDP增速快于全國整體水平(5.2%),福建增速與全國持平,貴州、黑龍江、天津、內蒙古、遼寧、云南等的增速則低于全國水平。其中,山西、海南、青海GDP增速分別為4%、3.9%、3.7%,是經濟增長表現最差的3個省份。
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是其主要拖累。前三季度,青海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為-25.5%,由此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7.4%;海南房地產投資增速為-15.9%,拖累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9.7%。而固定資產投資一直是海南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多省房地產投資降超20%
房地產深度調整,對于不同地區的沖擊不盡相同。固定資產投資中權重最大的三大塊是工業投資、基建投資和房地產開發投資。
不考慮房地產對產業鏈的深遠帶動作用,2023年底,僅房地產開發投資的絕對額便達到11萬億元,在當年固定資產投資中占比22%,對GDP貢獻達8.8%。到了2024年,房地產開發投資額降至10萬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降至19%,對GDP貢獻率降至7.4%。
今年前三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6.77萬億元,同比下降13.9%,占固定資產投資額比重進一步降至18.2%,對GDP貢獻率進一步降至6.7%。而目前,房地產投資降幅仍處于擴大態勢。
隨著區域樓市分化,各地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出現大分化。
前三季度,浙江、廣東、江蘇、山東4個經濟大省房地產開發投資額均超5000億元。其中,浙江省以7336.28億元位居榜首,廣東、江蘇、山東分別為6949.34億元、6828.85億元以及5382.1億元,四大省占據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總額的39%。
但從增速來看,四大省份均出現下滑,浙江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23.58%,廣東下降20.6%,江蘇、山東分別下降18.7%和11.3%。
福建成為房地產開發投資降幅最大的省份,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額為1951.03億元,同比下降31.5%,下滑速度比2024年還多10.9%;其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為1.6%。
其中,廈門受房地產調整影響最重。前三季度,廈門市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4.8%,若扣除房地產開發投資影響,全市固定資產投資為增長27.6%。
此外,遼寧、寧夏、青海、浙江等地,前三季度房地產開發投資下滑幅度均超過23%,下滑態勢亦值得警惕。
31個省區市中,僅上海、天津、河北、貴州,實現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正增長,增速分別為2.2%、1.5%、1.1%、0.7%。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上半年,上海、天津、河北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分別為3.8%、3%、2%,可以看出增速正在明顯收窄。
從幾個重要影響指標看,前三季度,上海商品房施工面積同比增長0.1%,較上半年4.2%的增速大幅收窄;商品房竣工面積同比增長11.7%;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0.3%。
最大的貢獻還是來自賣地收入。前三季度,上海土地出讓金1035億元,同比增長39%。在三季度成交的19宗宅地中,有3宗溢價率超30%,徐匯地塊成交樓面價突破20萬元/平方米,刷新全國宅地地價最高紀錄。
前三季度,天津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但GDP增速僅4.7%,不及全國平均水平。支撐其房地產投資增長的同樣是賣地收入。據克而瑞統計,前三季度,天津市土地成交總金額為304億元,同比上漲64%。
當前數據已經發出明確信號:房地產對GDP貢獻收窄已成定局,甚至在部分地方已構成拖累。重構固定資產投資結構,尋找經濟增長新動能,已成為擺在所有地區面前的共同考題。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