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于展覽,更是為時代立傳的畫卷
攝影呈現了一個多維的全新樣貌,介入到當代生活的現場,為時代立傳,為平凡個體的命運存照,勾勒出時代變遷的生動軌跡。
![]()
一組《大學路轉角》的組圖在展覽上格外吸睛。
蘇珊·桑塔格在《論攝影》里將攝影看作是人類社會一個關鍵轉折點:“據記錄,這項工作開始于1839年。從那以后,幾乎萬事萬物都被攝制下來,或者說似乎是被攝制下來。”記錄是人類的本能。用影像記錄和凝視一座城市,無疑是最直觀的文化樣式。尤其手機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后,影像力量見證城市,無疑是最基礎的藝術顯學。
當下,攝影呈現出更為多元與廣泛的雙面性。一方面,手機攝影讓這種原本帶著門檻的藝術行為變得更加日常;另一方面,手機攝影“撩動”了更多的藝術愛好者,在專業攝影的路上走得更遠、更有趣。攝影群體的暴增,也讓這項藝術自誕生以來,達到從未有過的文化高度。
省文聯黨組成員、副主席于惠東認為,本屆省展在傳承中創新,在守望中開拓,題材之廣、立意之新,令人振奮。這些作品或以宏闊視角講好“山東故事”,記錄大國重器的鏗鏘步伐,描繪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或以溫情目光觀照“百姓生活”,于日常瞬間凝練人性光輝,在變遷軌跡中銘刻時代印記;或以詩性語言書寫“視覺篇章”,將山河壯麗化入方寸之間,讓人文積淀躍動于光影之間;更以先鋒精神拓展藝術邊界,融合傳統工藝與數字科技,探索影像表達的無限可能。每一幀作品,都是快門定格的哲思,是鏡頭書寫的詩篇。
“第十六屆山東省攝影藝術展,系統呈現了近年來山東攝影創作的多元生態與前沿動向。本屆展覽在賽制、媒介與展陳三大維度實現突破,首次設立短視頻與手機攝影單元,呼應影像傳播的媒介變革;全面啟用數字化投稿平臺,優化藝術家參賽體驗;創新展陳方式,將主展場設于青島,拓展藝術輻射半徑。這些創新實踐,彰顯了山東攝影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蓬勃生機。”省攝影家協會主席范長國介紹,作為根植于齊魯大地的省級權威影展,講好“山東故事”是其天然的使命,本屆省展自覺、多元且富有深度地呈現了山東獨特的地域文化、蓬勃的現代化產業,以及二者之間的交融互動。本屆省展超越簡單的作品陳列,充分展示了承辦方的用心與巧思,是攝影藝術在每個歷史階段探索深度與審美高度的坐標,是映照社會變遷軌跡與個體情感漣漪的鏡子,亦是連接攝影傳統技藝與未來無限可能的橋梁。
不止于影像,更是呈現城市溫度的窗口
在第十六屆山東省攝影藝術展中,青島女攝影家于婷的作品獲得金獎。她是這組題為《大學路轉角》的照片,在展陳上突破了傳統固定模式,巧妙采用展館的墻壁折角,復刻了青島大學路與魚山路“轉角遇到你”的景點,令觀眾耳目一新,在展覽上格外吸睛。
攝影藝術賦能城市,這樣的方式直抵人心又深入人心。于婷是一位近年來非常活躍的青島女攝影家。2023年,她給自己立了一個項目,決定有意識地拍攝一組專題照片。于是,她家附近的大學路網紅角成為“聚焦”點。三年堅守,紅墻不再僅是地標,而是承載記憶的容器,見證著普通人的夢想與堅持,為島城鐫刻下流動的時代印記。這組具有煙火氣的作品,很好地傳達了青島所具有的獨特內涵和味道。
“本屆省展在青舉辦,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的寶貴機會。我們希望通過這次展覽進一步加強與全省攝影藝術界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攝影藝術的繁榮發展。也希望全市攝影工作者們以此次展覽為契機,創作出更多展現青島城市特色和人文精神的優秀作品,為藝術城市建設貢獻力量。”青島市文聯黨組書記徐樹成表示,青島是一座兼具山海靈秀與人文底蘊的城市,擁有著獨特的資源稟賦。這里既有現代化都市的繁華,也有山海相依的寧靜;既有紅瓦綠樹的風情,也有碧海藍天的壯闊;既有豐富的海洋文化,也有多元的藝術氛圍。這里,是攝影藝術的沃土,更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近年來,青島攝影藝術事業蓬勃發展,攝影隊伍不斷壯大,創作水平顯著提高。廣大攝影工作者用鏡頭捕捉城市的發展變遷,用影像講述百姓生活的動人故事,創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優秀作品。這些作品如同一個個生動的文化符號,讓更多人讀懂了青島的歷史底蘊與時代活力。”
![]()
第十六屆山東省攝影藝術展現場。
今年以來,多項攝影展在青島開展。近日,與第十六屆山東省攝影藝術展同步開展的還有2025青島市攝影藝術展暨第十屆百姓攝影節。望文生義,這項擁有廣泛百姓基礎的攝影節,用鏡頭定格時代,以影像講述青島。參賽作品需取材于青島市,有青島的自然風光,也有人文景觀,還有聚焦青島的社會發展,如城市建設的新成就、科技創新的新突破等。在展覽上,城市建設、海洋經濟、鄉村振興、生態環境、民俗文化、百姓生活等“以圖說城”的大美攝影作品,呈現出一種置身電影中的浪漫與澎湃。
值得一提的是,在第十屆百姓攝影節上,除了攝影愛好者來參觀,更有不少青島高校的美術專業學生以及美術工作者來此“采風”,發掘創作題材。在他們看來,攝影家的專業視角,為美術提供了很多美學“基調”,非常值得借鑒與學習。
不止于拍攝,更是鏈接城市文旅的紐帶
在青島,攝影打卡不僅僅是對美景的捕捉,更是對這座城市靈魂的探尋。從老城的遺韻到海岸的風情,從市井的煙火到嶗山的秘境,每一個打卡地都承載著青島的歷史、文化與情感。當攝影人用鏡頭記錄下這些瞬間時,也將自己融入了青島的美麗畫卷之中,留下了一段段難忘的光影記憶。
11月,青島攝影走向“深藍”的步伐愈發鏗鏘有力。“2025首屆海洋攝影周暨視覺中國 500PX 視覺盛典”將在青島舉辦。海洋攝影不僅是記錄,更是一種城市品牌的“視覺戰略”。誰能用影像講好海與城的故事,誰就能在千城一面中,擁有特立獨行的藍色魅力。青島作為我國重要的沿海城市,不僅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近年來更成為攝影愛好者云集的熱門目的地,具備廣泛的攝影群眾基礎。《視覺中國》500PX社區在全球擁有3400萬注冊攝影師和60多萬簽約攝影師。這個面向世界的群體受眾廣泛,他們聚焦青島,將為這座城市帶來不可限量的影像富礦和博大影響力,深度賦能青島海洋文化出圈,助力青島文旅出海。
“青島是我國重要的沿海城市,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深厚的海洋文化底蘊。近年來,隨著攝影藝術的普及和發展,青島市已成為廣大攝影愛好者的熱門目的地。”青島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法磊認為,海洋是許多沿海城市的基因。攝影則是將這種基因轉化為可感知、可傳播的視覺語言的最直接方式。在“人人都是攝影師”的時代,該活動的舉辦,將深度鏈接“跟著攝影去旅行”的光影魅力。
“這一夜,枕著文化街區的靜謐入眠,夢里都是紅磚墻、青石板,還有那片繁華街區上,燈火與風華共舞的百年時光。”淄博市攝影家協會主席皇甫曉文來青觀展的同時,用美圖美文的形式聲情并茂呈現了一篇《夜宿三江里:滿街燈火,一院風華》的公眾號文章,展示了一位攝影人與青島老城區的“一見鐘情”。
用心靈去感受,用相機去記錄,在皇甫曉文看來,“廣興里、積厚里、三江里、劈柴院、銀魚巷從不是冰冷的街區名字,是370處里院的磚瓦肌理,是游人鏡頭里的復古光影,更是藏在鄰里溫情里的煙火人間——這便是青島里院文化最鮮活的模樣。”如此飽含深情地闡述青島的老街印記,這正是攝影的魅力所在,也是攝影人眼中別具風情的青島。
近年來,明游天下國際旅游投資(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山東分公司在青島推出了“名人故居游”“老建筑打卡游”“跟著電影游青島”等創新、創意的游覽路線。該公司總經理袁基安認為,青島不僅是天然攝影棚,而且是處處明信片級別的上鏡地。這幾年,很多地方推出了攝影+的旅游模式,比如去福建霞浦拍灘涂景觀,去張家口壩上拍白樺林美景,去煙臺煙墩角拍攝雪景與天鵝……這些“行攝團”極大拉動了當地的旅游資源。
“青島有很多有特色的攝影打卡地,比如小魚山拍老城風景,電視塔的‘天空之城’,沙子口海邊的‘五漁村’。還有大家耳熟能詳的棧橋、天主教堂、八大關、大學路,另外,作為一個品牌之都,青島的老工廠還有舊式的鐵軌,懷舊風格的工業遺產,雖然小眾,但是很出片。”在袁基安這樣的旅游專業人士和攝影愛好者看來,青島的風景處處是“寶”,青島的人文風物很有特點,可以游玩,可以拍攝,可以為旅拍的新人留下“海誓山盟”的背景板,也可以為攝影愛好者提供足夠多元與豐富的素材。因此,在青島打造“跟著攝影去旅游”,有著天然的稟賦,也有著深厚的攝影人文資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