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王的亞太之行在日本落下關鍵一程,這位美國總統用短短三天時間,就收獲了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近乎毫無保留的追捧——不僅拿到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敲定5500億美元的對美投資清單,還見證了美日同盟新黃金時代的高調官宣。
只是這場看似風光的外交互動背后,藏著的卻是日本難以言說的尷尬與戰略困境。
剛上任不久的高市早苗,把對特朗普的取悅滲透到了細節里。
歡迎儀式上,特朗普自顧自往前走甩開她的瞬間,她沒有絲毫不悅;美軍喬治·華盛頓號航母甲板上,被特朗普摟著談同盟時,她順勢夸贊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聯盟。
連午餐都精心安排成美國米飯配美國牛肉,用日本食材烹制,精準踩中特朗普多年來要求日本進口美國大米的訴求。
更值得玩味的是兩人關于安倍晉三的對話,特朗普說:“安倍總夸你,看到你當上首相,他在天之靈會很高興。”
高市立即表示:“安倍首相經常跟我談起您充滿活力的外交。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世界開始享有更多和平……我本人也對您印象深刻,深受啟發。”
把崇拜寫在了臉上。
這場外交秀的核心是兩份協議,但細看之下滿是水分。
被高調宣傳的美日同盟新黃金時代和稀土合作文件,被《紐約時報》點破措辭模糊,沒什么實質突破。
特朗普在亞太多國簽的稀土協議都一個套路,BBC援引專家話說,這些協議不僅要耗上多年時間、砸進巨額成本,和馬來西亞、泰國簽的甚至只是沒有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
真正落地的實惠全流向了美國:日本不僅確認提前把國防開支提至GDP的2%,還乖乖拿出5500億美元投資清單,首批就涵蓋21個電力、AI等領域項目,要知道歐盟經濟體量更大,也只答應增投6000億美元。
特朗普心里的小算盤打得精明,讓盟國漲軍費從來不是為了防風險,而是要讓他們多買美國武器。即便高市已經讓步提前增軍費,特朗普還暗示要提到GDP的5%,擺明了要從日本身上抽血。
可這位日本首位女首相根本硬氣不起來,她的執政根基本就不穩,自民黨得靠維新會臨時救場才勉強維持執政,國會席位都沒過半,政策推進處處受限。
作為安倍門徒,她精通英語又熟悉美國政治,本有更多周旋空間,卻把精力全用在了討好上。
日本民眾的反應早已說明問題。高市提名特朗普參評諾獎的消息一出,日本社交平臺上滿是質疑,他引發加沙屠殺和烏克蘭混亂,不配獲獎的評論獲數十萬點贊,更有人直言這是日本外交的恥辱,首相成了美國的奴仆。
大家都記得,當年美國一句廣場協議就澆滅了日本的經濟奇跡,如今日本GDP被德國超過,很快還要被印度擠到世界第五,經濟低迷讓社會問題叢生。
可右翼刻意制造對華對立,讓日本和最大貿易伙伴僵持不下,同時又被美國死死拿捏,這樣的路線連日本人自己都覺得不理性。
高市早苗想表現得強硬決斷,卻只能在對美順從里尋找存在感;日本想靠同盟站穩腳跟,卻把自己變成了美國戰略里的工具。
特朗普離開后,那些新黃金時代的空話會慢慢褪色,5500億投資的壓力和對美依賴的枷鎖卻會越來越沉。
這場三天的外交鬧劇,與其說是美日同盟的升級,不如說是日本戰略視野萎縮的縮影——當一個國家把對外關系變成取悅術,再華麗的表態也藏不住骨子里的糾結與被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