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賽季聯盟場均30+球員一度超過了九位,其中馬克西、字母哥、亞歷山大都接近35分,而排名榜首的東契奇甚至高達45.3分,雖然有比賽樣本過少的因素,但最近幾年得分王數據遠超過去也是不爭的事實,那么問題來了,東契奇場均34分得分王、喬丹28.7分得分王,東契奇含金量更高嗎?
球隊總分90分時球員場均30分得分王和球隊總分120分時球員場均30分得分王自然不能視為等同,所以這里我們就引入了得分球隊占比的概念,而排名歷史第十的就是1980年綽號“冰人”的喬治格文了,七十年代末有線電視直播開始普及千家萬戶,為了迎合潮流聯盟也是積極推動比賽節奏加速,所以格文場均高達33.1分,但彼時馬刺總分119.4分也高居聯盟榜首,如此一來喬治格文就只能位列第十了。
![]()
八十年代末活塞壞小子軍團崛起并憑借防守贏得總冠軍后,NBA風氣瞬間迎來改變,到了1997-98賽季時聯盟平均得分僅有95.6分,所以喬丹雖然只有28.7分,但在得分占比上仍然進入了前十的行列。
2014年正處于聯盟提速以及小球時代前夕,數據還不像如今這么膨脹,當時快船隊場均107.9分最高、公牛93.7分最低,這個背景下杜蘭特32分得分王自然含金量十足。
![]()
1964年聯盟將三秒區由12英尺擴大到16英尺,當時聯盟一度短暫進入過防守時代,比如張伯倫都在那個時間點放棄了得分王的欲望,不過這種情況僅僅維持了三四年,隨著拉塞爾等人退役,NBA又開始了得分大戰,1972年湖人121分居首、雄鹿114.6分位列前三,賈巴爾34.8分雖然很高但得分占比就較為一般了。
19年時小球時代就已經非常明顯了,當時聯盟場均得分高達111.2分了,而最低的灰熊都有103.5分,但哈登畢竟是場均36.1分得分王,所以個人得分占比方面直接比上面杜蘭特、賈巴爾等人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
從喬丹退役到05年“Hand Check”規則取消,聯盟防守都處于最窒息狀態,比如98年聯盟球隊場均只有95.6分,而03年聯盟場均95.1分甚至低于98年,比如丹佛掘金賽季場均就只有區區84分,這種情況下麥迪得分占比較上面哈登又提高了一個百分點。
這是NBA成立第一年,當時很多規則都未完善,比如最影響比賽節奏的“24秒違例”就沒有出臺,所以凱爾特人這種強隊場均也才60.1分,這一年得分王福爾克斯23.2分,排名第二的費利克只有16.8分。
![]()
1987年聯盟已經處于攻勢籃球的尾聲,所以公牛隊場均也回落到了104.8分,要知道84年喬丹新秀賽季時還有109分之多,所以憑借場均37.1分,喬丹直接進入了前三。
雖然“Hand Check”規則已經取消,但聯盟整體風向改變并不是朝夕之間就能完成,實際上直到06年總決賽韋德利用“Hand Check”大量獲得罰球后,聯盟上下才正式意識到新規則時代的來臨,而科比這一年正處于前夕,所以占比也是超過了喬丹87賽季。
![]()
張伯倫這就有些欺負人了,雖然攻勢籃球大行其道,而勇士隊也拿到了媲美如今這個時代的125.4分,但張伯倫場均50.4分屬實逆天,所以占比方面40.19%也是直接就來到了榜首的位置。
如今聯盟場均117.4分,最高的火箭127.8分、最低的獨行俠也有107.8分,這種情況下場均30分含金量也就不值一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