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幸福的一件事,就是做自己。
因為慢慢就會發現,其實很多時候,對于外界的一切,我們都是無能為力的。
尤其是關于人性,就像老話說的,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所以,與其想著去看懂別人而消耗自己,不如學會看清自己而做好自己。
畢竟,一個人最好的狀態,不是活成別人的樣子,而是終于敢做回真實的自己。
![]()
真實,是最從容的姿態
實際上,真實方為可貴。
一個真實的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好感和喜歡,尊重和信任。
事實上,那些喜歡戴著面具跳舞的人,跳得再好也是給別人看的。
對于自己,唯有卸下面具走路,哪怕姿勢笨拙,也是屬于自己的自在。
東晉名士王子猷居山陰時,某夜突然下起大雪,他忽然想起好友戴安道。
于是立即乘小船前往,經一夜才到戴家門前。
不過還未進門卻轉身返回,人問其故,答:“吾本乘興而行,興盡而返,何必見戴?”
可以說,這份全然忠于內心感受的真實,其實比任何精心設計的社交都更顯名士風流。
作家三毛曾說:“我笑,便面如春花,定是能感動人的,任他是誰。”
當你不再為了取悅世界而扭曲自己的時候,恰恰是善待自己,認識自己的開始。
而這種開始,勢必能讓自己展現出一副從容的姿態。
最終,這一份由內而外的從容,便是最好的名片。
獨特,是最深沉的力量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也不必有兩個相同的人生。
獨特,是每個人身上都具備的氣質,也能產生一種深沉的力量。
只要你愿意去挖掘出來,就能看見不一樣的人生風景。
而你的與眾不同,恰恰是你存在的價值。
唐代書法家李邕的字當時被貶為“俗書”,他卻坦然回應:“似我者俗,學我者死。”
無論如何,他也沒有迎合當時流行的書風,而是一直堅持自己的筆法。
他相信自己的獨特,也敢于持續地做好自己的事。
最終,他那欹側雄健的“李邕體”,也成了后世取法的經典。
哲學家康德說:“天才是敢于打破規則的勇氣。”
清醒的人,真的不必擠在別人的軌道上奔跑。
因為在你自己的路上,你自己就是唯一的列車。
自在,是最高的成就
任何時候,主動把外界的評判標準還給外界,又把內心的感受留給自己。
而這份自在,千金不換,因為你會發現這樣的生活狀態,才是最為真實的。
陶淵明辭官時,沒有糾結“別人會怎么說”,而是真實地做自己。
他在《歸去來兮辭》中欣然寫下:“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
的確,他寧可“采菊東籬下”,也不“為五斗米折腰”。
詩人里爾克在《給一個青年詩人的信》中寫道:“請你走向內心。”
走向自己的內心,就是成就自己的世界,做最好的自己。
任何時候,成就不是外在的勛章,而是內心的篤定與安然。
當你在自己的世界里怡然自得,游刃有余,便是無冕之王。
說到底,做自己不是任性妄為,而是看清自己的邊界,接納自己的局限,發揮自己的天賦。
就像山間的溪流,不必羨慕江河的浩蕩,自在流淌,清澈歌唱,這本身就是最美的風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