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黨賀喜 任玉婷文/圖
“千年文脈,融入菁菁校園。非遺技藝,點亮童真夢想。”為響應鄭州市文化惠民戰略,推動非遺保護與校園教育深度融合,金水區優勝路小學天倫校區與金水教育集團聯合開展了“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
據了解,活動以沉浸式體驗為載體,旨在讓傳統文化在青少年心中扎根,為“十五五”期間持續推動文化傳承與教育融合探索實踐路徑。
文脈賡續,潤校無聲。活動在溫暖的開場中正式啟動。現場師生以熱烈掌聲歡迎陳勇、陳娟、王瑩、宋國強、劉慧娟等非遺傳承人與手工藝人的到來,表達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向往。
致敬匠心,禮傳薪火。河南省華夏文化促進會主席、非遺傳拓老師陳勇在活動致辭中深刻闡述了非遺文化在當代教育中的重要意義。他說,非遺對青少年健康成長、文化認同與精神塑造的深遠影響。
觸手生春,非遺入心。在師生的熱切期待中,非遺體驗環節將整場活動推向高潮。學生們有序走進各非遺體驗區,親身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從拓片技藝的墨韻留痕,到鳥蟲篆的筆走龍蛇;從纏花、絨花的指尖生花,到手工編織的經緯交錯;從掐絲琺瑯的色彩絢爛,到沉香制作的古香雅韻;從甲骨文文化的千年密碼,到果殼鈴的巧思妙音......每一項非遺項目都吸引著孩子們專注的目光與躍躍欲試的雙手。
現場更有一派生動景象:俐蛙耕舞傳承人宋國強現場教學,帶領孩子們學跳傳統農耕舞蹈。在一招一式的模仿中,孩子們不僅舞動身體,更體驗著先民勞動之美、生活之趣。
此次“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讓文化從書本中走出來,成為可感、可觸的“活態存在”;它讓傳承不再是冰冷的符號,而成為浸潤童心的生命體驗。
優勝路小學天倫校區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文化賦能,點亮未來”的深刻內涵。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學校將始終立足文化傳承之根本,讓千年的歷史在孩子們手中延續,讓非遺的魅力在校園里綻放,為培養擁有文化自信和家國情懷的新一代奠定堅實基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