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事兒吧,挺有意思的。簡單來說,就是寒武紀的前CTO梁軍因為勞動爭議把老東家告了,索賠高達42.87億元。
他主要訴求有兩點:
- 要求法院確認他在2017年到2022年期間和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 要求公司賠償他股權激勵損失,這筆錢是按他持有的股票數量和公司歷史最高股價算出來的。
目前案件剛被法院受理,還沒開庭。
索賠方梁軍可不是什么普通角色。
他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碩士畢業,2000年就進入華為北京研究所,三年后轉入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一路干到高級技術專家。
![]()
在海思的十四年間,他積累的芯片研發經驗堪稱寶貴。
2017年,梁軍被寒武紀挖走,成為公司首席技術官。
那時的寒武紀才剛剛成立一年,正是求賢若渴的時候。
寒武紀給了梁軍什么?一份《入職意向書》,里面白紙黑字寫著年薪多少、股權給多少。
梁軍也真爭氣,帶著技術團隊,幫寒武紀在AI芯片領域殺出一條血路。
短短三年,寒武紀就在科創板成功上市,成為國內AI芯片第一股,風光無限。
梁軍間接持有公司1152多萬股,按照寒武紀如今每股超過1300元的股價,這筆股權價值超過百億。
![]()
但問題就出在這里。
2022年,梁軍因與創始人陳天石鬧掰了,直接吵到辦公室翻臉,最后梁軍權限被關、團隊被收走,連離職公告都是補發的。
分歧究竟是什么?公司說是發展理念不同,想商業化,梁軍想搞技術。
可梁軍不這么認為。
他在起訴狀中說,公司未履行《入職意向書》的約定,且未按勞動合同提供勞動條件,他是被迫離開的。
這么一來,矛盾就深了。
更關鍵的是,梁軍離職時,他手中的股權還處于鎖定期。
根據他2019年簽署的《持股計劃》,鎖定期內離職,股權就要被回購。
回購價格是多少?原始出資額加上一點點利息,總計才五萬多元。
五萬多元對比上百億,這是什么概念?
好比你在二十年前在北京二環內買了套房,現在房價翻了一百倍,原房主卻拿著當年的購房合同說,按原價加利息收回。
你會同意嗎?
梁軍當然不同意。
于是他做了兩件事。
![]()
先是寒武紀方面依據《持股計劃》啟動回購程序,要求梁軍配合辦理手續,梁軍拒絕了。
然后公司相關主體在2023年起訴梁軍,要求法院判令他配合完成工商變更登記。
這起回購案件已經開過庭,正在等待判決。
梁軍也沒閑著,他此前曾提起兩起相關訴訟,但都敗訴了。
仲裁機構認為,不管最初的《入職意向書》怎么寫,后來簽署的《持股計劃》已經構成了雙方合意的變更。
換句話說,你梁軍自己簽的字,就得認。
但梁軍顯然不愿認。
2025年10月,他直接向北京市海淀區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寒武紀賠償股權激勵損失42.87億元。
這個數字怎么來的?按他間接持有的1152多萬股,乘以寒武紀股票2024年1月2日至起訴期間的每股最高價372元計算出來的。
寒武紀現在的股價已經超過1300元,梁軍為什么不按現價算?
因為2024年1月2日他的股票解禁了,他說曾提出減持申請,但公司不配合。
![]()
這么一來,事情就復雜了。
表面看是股權糾紛,背后卻是員工與公司話語權的較量。
梁軍說公司不配合他減持股票,公司說按合同你離職了股權就要被回購。
你說誰更有道理?
從法律條文看,寒武紀似乎占理,畢竟梁軍確實簽了那份《持股計劃》。
但從公平角度看,用五萬多元回購可能價值百億的股權,這合理嗎?
法律與公平,有時候并不完全一致。
梁軍的遭遇,給所有拿股權激勵的科技人才敲響了警鐘。
你以為是公司慷慨贈與,實際上可能藏著無數條款。
等你真的創造了價值,幫公司上市成功,卻發現那些看似誘人的股權,根本不屬于你。
寒武紀說這場訴訟不影響公司經營,真的不影響嗎?
一個曾經的CTO,核心技術骨干,如今與公司對簿公堂,這對公司形象沒影響?
對那些考慮加入寒武紀的技術人才來說,這一幕不會在他們心里留下陰影?
更重要的是,這起案件暴露了股權激勵制度的設計問題。
如果公司可以憑借一紙合同,在員工離職時以極低價格收回價值連城的股權,那股權激勵的本質是什么?
是激勵,還是畫餅?
梁軍能贏嗎?難。
他之前提起的兩起訴訟都敗訴了,這次面對的依然是那份他親手簽字的《持股計劃》。
但這場訴訟的價值,或許不在于輸贏。
它至少讓所有人看清,在資本與人才的博弈中,個人往往處于弱勢。
即使你貴為CTO,即使你曾為公司立下汗馬功勞。
商業世界從來不是溫情脈脈的。
它是一場博弈,各方都在規則內爭取自身利益最大化。
![]()
在這場博弈中,輸家失去的不僅是財富,還有對公平那點殘存的幻想。
希望梁軍能爭得他應得的。
也希望所有拿股權激勵的員工,能從這個價值43億的教訓中學到點什么。
畢竟知識可以免費,教訓總是昂貴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