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搞出一篇報道,直接把中國海軍的福建艦和美國海軍的尼米茲級航母拿來比,結論挺扎眼的,說福建艦的作戰能力只有尼米茲級的六成左右。
尼米茲級那可是上世紀70年代服役的老家伙,第一艘尼米茲號是1975年5月3日正式入列的,到現在快50年了。
福建艦作為中國第三艘航母,2022年6月17日在上海江南造船廠下水,排水量8萬噸級,采用電磁彈射系統,本來應該是中國海軍邁向遠洋作戰的關鍵一步,結果被美媒這么一說,就好像還趕不上人家半世紀前的產品。
這報道是2025年10月25日發的,正好趕上南海那邊風頭正緊,美國的尼米茲號航母打擊群剛進南海執行任務,背景選得挺有針對性。
報道里請了兩個美軍退役軍官當專家,一個是卡爾·舒斯特,前海軍上校,在兩艘航母上干過,包括指揮經驗;另一個是基思·斯圖爾特,前海軍少校,當過飛行員,飛過戰斗攻擊機。他們倆基于公開的衛星照片和資料,盯著福建艦的甲板布局挑毛病。
舒斯特直言,福建艦的飛行甲板設計有問題,限制了艦載機的起降節奏,特別是高強度作戰時,跟尼米茲級比起來差遠了。
具體來說,福建艦有三條電磁彈射軌道,前兩長后一短,降落區和起飛區有點重疊,容易在忙碌時卡殼。斯圖爾特補充說,從照片看,福建艦的停機區分配不均勻,飛機調度起來不順手,尤其在壞天氣下維護速度會慢。
![]()
他們拿數據說話,尼米茲級能搭載48架F/A-18E/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外加6架EA-18G咆哮者電子戰機,總艦載機規模在75架左右。日均出動率在實戰中能保持110架次,其中戰斗機占大頭,85架次左右,其他是預警機、直升機啥的。
回想海灣戰爭,1991年1月到2月,羅斯福號航母在39天里飛了2864架次,日均73架次,主要干近距離空中支援,任務周期短,就75分鐘一輪,轉得飛快。
相比之下,福建艦預計搭載60架左右,包括殲-35隱身戰斗機、殲-15T改進型和KJ-600預警機,規模是尼米茲級的八成,但專家覺得合成化程度不夠,電磁彈射雖先進,可甲板整體效率拉胯,算下來作戰能力頂多六成。
![]()
其實福建艦的亮點不少,它是中國第一艘平直甲板航母,電磁彈射讓飛機能帶更多彈藥和油起飛,作戰半徑大增。相比前兩艘遼寧艦和山東艦的滑躍起飛,福建艦能操作更重的機型,比如隱身機和大型預警機。
這技術只有美國福特級有,尼米茲級還用蒸汽彈射,老舊了點。但報道強調,美國航母核動力,續航無限,不用老想著補給;福建艦常規動力,8萬噸排水量雖大,可在南海這種地方跑遠了就得回港加油,機動性受限。
舒斯特還說,福建艦艦島位置影響了飛機流線,起飛區堵塞風險高,不如尼米茲級優化得那么成熟。這報道一出,網上議論紛紛。有些人覺得美媒這是在心理戰,借著南海局勢貶低中國海軍。
畢竟尼米茲號10月20日從珍珠港出發,穿越太平洋進南海,帶的是第17艦載機聯隊,任務是巡邏偵察,回應中國在該區的活動。
報道正好借這個勢頭,暗示美國經驗更足,中國新艦雖亮眼,但實戰還得練。斯圖爾特提到,美國航母在惡劣海況下維護效率高,福建艦從照片看,甲板空間擠,容易出亂子。舒斯特補充,尼米茲級在核動力支持下,能連續作戰幾個月,福建艦補給鏈一長就麻煩。
不過話說回來,就在報道發出的第二天,10月26日下午,尼米茲號在南海出事了。
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先墜海,2點45分的事,半小時后一架F/A-18F超級大黃蜂戰斗機也掉下去,五名機組人員全救起來了。美國海軍馬上調查,初步懷疑燃料污染,油庫密封不嚴或混水啥的。
![]()
特朗普10月27日在飛東京的空軍一號上被記者問到,隨口說可能是劣質燃料鬧的,還否認有啥隱瞞。這事鬧得,舒斯特和斯圖爾特的牛剛吹完,就砸自己腳了。尼米茲號作為老艦,服役近50年,維護問題暴露無遺,艦員可能擺爛,或者軍費緊縮化驗室失職。
對比中國這邊,山東艦2023年10月28日到11月5日在西太平洋訓練,9天里殲-15起降420架次,日均46架次,直升機150架次,總出動率達尼米茲級的54%,戰斗機日均1.8次,和美軍持平。
山東艦還是滑躍式,老設計,能做到這步已不錯。福建艦升級后,規模大,機型全,預警機和電子戰機都有,單艦戰斗力至少八成尼米茲級。要是算綜合,岸基支援加持,在第一島鏈內,遼寧艦和山東艦背靠大陸,陸基導彈和航空兵幫忙,打擊群實力不輸。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