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在營銷領域,百萬級別的咨詢費用已是行業頂端水平,而有一家企業卻直接標出600萬元起的年度服務門檻,僅憑三個字的戰略框架便從西貝餐飲手中拿下超過6000萬元的服務合同。
這家企業的掌舵人毫不掩飾其自信,公開表示二十年前所構建的品牌設計至今仍無同行可比肩,即便是市值千億的企業掌門人登門求見,也未必能獲得接洽機會。
被業界冠以“中國最貴營銷機構”之稱的華與華,究竟是掌握核心方法論的行業燈塔,還是深諳客戶心理博弈的商業操盤手?它的天價定價邏輯源于何處,又為何能讓一批又一批企業甘愿支付巨額費用趨之若鶩?
![]()
華與華的名字早已通過一系列極具穿透力的廣告深入人心:無論是“小葵花媽媽課堂開課了”的兒童用藥傳播,還是蜜雪冰城席卷全網的“你愛我我愛你”旋律,抑或是曾經風靡一時的“拍照喊田七”口號,
這些看似通俗甚至被貼上“土味”標簽、卻擁有驚人傳播效率的廣告內容,背后均出自華與華之手。創始人華杉將這一整套策略歸納為“超級符號”理論——其本質是借助高度簡化的視覺或聽覺元素,配合高強度重復曝光,極大壓縮消費者的信息接收與記憶成本,從而實現品牌信息的快速滲透。
在媒介渠道有限、用戶注意力尚未碎片化的早期市場環境中,這種直擊認知底層的傳播方式展現出極強的爆發力。

田七牙膏原本只是一個區域性的小眾品牌,在“拍照喊田七”這一口號全面鋪開后迅速躍升為全國性產品,巔峰時期年銷售額突破十億元大關。
蜜雪冰城則依托“雪王”形象和洗腦主題曲,在競爭激烈的茶飲賽道中異軍突起,門店數量一度突破兩萬家,成為下沉市場的國民級連鎖品牌。這些成功案例也成為華與華對外報價的重要支撐點。
但值得注意的是,“超級符號”并非全新發明。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腦白金的“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以及恒源祥連續播放“羊羊羊”的廣告形式,已采用相似的高頻重復邏輯。
![]()
區別在于,隨著大眾審美升級與市場競爭深化,多數品牌逐步摒棄單一粗放的傳播模式,轉向更具情感共鳴與文化深度的品牌敘事路徑。
而華與華始終堅持這套“簡單粗暴”的打法,甚至將兩位創始人的肖像大規模投放于機場廣告墻,即便被公眾調侃為“微商式宣傳”也未曾調整方向。
除了對風格的執著,華與華在業內更因行事風格引發廣泛爭議:公司明文規定拒絕任何形式的比稿流程;客戶若希望與核心團隊面對面交流,必須先行簽署至少600萬元/年的服務協議。華杉本人亦多次在公開場合強調公司的稀缺性與不可替代性。
![]()
不僅如此,華與華還將自身的方法論包裝成高價培訓課程,為期三天的研修班收費高達9.9萬元,僅開辦十二期便創造了數千萬元收入。這種“既提供定制服務,又出售標準化知識”的雙重盈利結構,進一步強化了其“頂級收費”的公眾印象。
然而,在高昂服務費的背后,客戶的實際命運卻呈現出巨大差異。不少企業在合作后并未迎來持續增長,反而陷入經營困境。田七牙膏所屬母公司因資金鏈斷裂,最終導致品牌資產被拍賣清算,昔日家喻戶曉的牙膏品牌逐漸退出主流視野。
主打“老人鞋”概念的足力健,在依賴華與華打造的強大營銷聲勢之后,并未同步提升產品質量與供應鏈能力,最終陷入嚴重債務危機,不得不嘗試轉型進入速凍食品領域尋求出路。
![]()
三精制藥在合作期間雖依靠廣告拉動短期銷量上漲,但長期忽視產品研發投入與品牌形象迭代,如今已在主流藥品市場中逐漸邊緣化,轉而探索美妝新賽道。
近期引發熱議的老娘舅快餐品牌更是典型代表。華與華為其推出的“碗里放舅子”LOGO一經發布即遭全網嘲諷,被批缺乏基本美學邏輯且毫無識別價值。而根據老娘舅2025年上半年財報數據,企業虧損額已達4000萬元,巨額營銷支出未能轉化為有效業績回報。
這些案例共同揭示出華與華模式的根本缺陷:過度聚焦廣告傳播帶來的即時效應,卻系統性忽略了品牌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產品品質、服務體系與用戶體驗建設,最終使客戶陷入“重營銷、輕運營”的結構性陷阱,在外部環境變化時喪失抵御風險的能力。
![]()
西貝與華與華的合作風波,則將這家頂級營銷公司的爭議推向高潮。起初,西貝董事長賈國龍主動邀請華杉介入,意圖借力重塑品牌形象,由此開啟了耗資逾6000萬元的戰略合作。
但在合作過程中,多項公關動作引發輿論反彈。例如賈國龍夫婦宣稱“米飯工藝源自日本米飯仙人”,激起公眾關于“崇洋媚外”的批評浪潮;隨后又出現“7歲孩子哭著吃完一頓飯”“顧客要與西貝共存亡”等不合時宜的宣傳語,持續削弱品牌好感。
作為顧問方的華杉不僅未及時引導品牌回歸理性溝通軌道,反而鼓勵賈國龍正面迎戰羅永浩,激化矛盾。
![]()
當羅永浩放出將披露內幕消息的信號后,華杉卻突然轉變立場公開致歉,前后態度劇烈反轉,致使西貝陷入被動局面,品牌形象遭受重創。這場鬧劇折射出的是華與華對當代消費語境的嚴重誤判。
當前的消費者群體,尤其是年輕一代,早已不再接受機械式洗腦傳播。他們更加關注產品的實際性價比、真實使用體驗以及品牌所傳遞的價值主張,對浮夸、空洞的宣傳手段普遍抱有警惕與反感。
蜜雪冰城的成功,本質上是低價優質戰略與精準下沉布局的結果,華與華的營銷助力只是加速器,而非決定因素。但華杉卻將其歸功于“超級符號”理論的全面勝利。
![]()
在流量極度分散、用戶認知日趨成熟的今天,品牌的長遠生存必須建立在產品創新、服務優化與真誠互動的基礎之上。單純依賴重復轟炸式的廣告投放,已難以滿足現代市場需求。
華與華的輝煌成就,更多得益于早年市場信息不對稱、專業營銷資源稀缺的時代背景。當整個行業走向成熟與理性,其固守陳舊范式的做法自然面臨失效風險。營銷的本質應是建立品牌與消費者的深層連接,核心在于傳遞真實價值,而非制造噪音干擾。
華與華之所以多年維持高定價體系,關鍵在于精準捕捉到了部分企業急于打造爆款、追求速成效果的心理訴求。
![]()
但商業世界的鐵律始終是“實力為本”。脫離產品根基與時代脈搏的營銷操作,終將如泡沫般短暫易碎。
西貝事件或許標志著一個明確轉折:依靠洗腦廣告收割客戶的商業模式正在退場。真正具備長期價值的營銷服務,應當能夠洞察趨勢變遷,協助企業夯實內在競爭力。
對于華與華而言,倘若繼續堅持原有套路,無視消費行為演變與市場規則進化,即使短期內還能憑借過往聲譽吸引客戶簽約,長期來看必將被時代淘汰。
![]()
而對于廣大企業來說,在選擇營銷合作伙伴時更需警惕“天價咨詢費”背后的幻象,清醒認識到真正的營銷價值不在于口號有多響亮、廣告有多密集,而在于能否幫助品牌構建持久的競爭壁壘。
畢竟,市場上從來不缺少短期爆點,稀缺的是愿意沉下心來陪伴企業成長、推動系統化升級的實干型伙伴。華與華那筆6000萬元的咨詢服務費,與其說是“三個字策略”的溢價體現,不如視為特定歷史階段紅利的延續。當風口過去,唯有持續進化、專注創造真實價值的企業,才能在洶涌的市場浪潮中穩固立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