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一位母親,在孩子眼前下跪磕頭、情緒失控地大鬧越南機場,導致幼子驚恐哭泣,這樣的行為真的值得同情嗎?
近日,一段女子在越南機場情緒崩潰的視頻在網絡上迅速傳播,引發大量關注。不少網友最初看到畫面時,紛紛猜測這名女子的國籍。隨著知情者披露事件原委及當事人身份后,輿論氛圍悄然轉變,許多人甚至松了一口氣。
機場本應是旅途中的中轉樞紐,卻時常成為各類沖突爆發的現場。2025年10月30日,一則記錄于越南某國際機場的爭執視頻被廣泛轉發,揭開了這場風波的序幕。
畫面中,一名身穿灰底黑袖運動外套、黑色長褲與白色運動鞋的女性正含淚與機場人員交涉,齊肩短發略顯凌亂,身旁散落著三個小型行李包,顯然正處于極度焦慮狀態。
![]()
突然,她猛然向后退步,雙膝觸地,雙手合十高舉過頭頂,朝著工作人員頻頻叩拜。面對這一突發舉動,對方神情尷尬,迅速將頭轉向服務臺方向,身體不自覺地側移幾步,刻意避開視線接觸。
![]()
見狀,女子直接坐在地上,放聲尖叫,聲音穿透嘈雜環境。周圍的旅客紛紛駐足圍觀,她察覺到人群目光聚集而來,隨即開始大聲痛哭,并接連磕頭,動作激烈而重復。
她的身旁站著一個約莫三四歲的男孩,眼神呆滯地看著母親瘋狂的行為,手足無措地站在原地,小小的身軀微微顫抖。那一刻,孩子的無助牽動了無數觀者的心弦。
![]()
很快,兩名機場員工趕到現場,一男一女分工協作。男性工作人員上前嘗試安撫女子情緒,她一邊抽泣一邊向周圍人訴說自己的遭遇。由于背景音混雜,只能斷續捕捉到幾句越南語詞匯,基本可判斷對話語言為當地通用語種。
在勸說下,女子終于起身站立,但仍止不住淚水,持續用激動語氣表達訴求。緊接著鏡頭切換,她的所有物品已被集中放置于服務臺前空地,而她蹲在地上緊緊摟住孩子,同時朝工作人員高聲質問。
![]()
小男孩似乎已被場面嚇壞,趴在母親肩頭嚎啕大哭。片刻之后,女子竟用力推開懷中的孩子,徑直走向行李箱并將其打開。
箱內裝有若干疑似燕窩類禮品,她迅速將地上散落的衣物和一只大型labubu玩偶塞進箱子,邊收拾邊怒斥工作人員,語氣充滿敵意,言辭激烈難辨具體內容。
周圍工作人員對此毫無回應,既無人靠近協助,也未投以任何關注,繼續專注處理其他乘客事務。唯有那個年幼的孩子,一次次伸出小手試圖輕拍母親背部,想給予安慰。
![]()
據發布該視頻的網友說明,事發地點位于越南境內,涉事工作人員隸屬于越捷航空。而女子之所以情緒失控,是因為其所攜帶的手提行李嚴重超重,無法通過登機安檢流程。
![]()
此事令許多觀眾感到意外。部分網友在評論區支招,建議將部分衣物穿在身上、小件物品隨身攜帶,以此降低行李重量以符合規定。
也有不少人認為,即便確實存在超重問題,支付額外費用即可解決,完全沒有必要當著年幼兒童的面做出如此極端舉動。這不僅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創傷,也在公共空間留下了極不體面的一幕。
![]()
更有一部分人曾擔憂該女子為中國籍游客,畢竟類似事件早有先例。就在2025年6月12日,曾有一名中國女性因行李超標被拒登機,在意大利米蘭機場躺地撒潑、大聲嘶吼,引發國際媒體關注。
![]()
正當網絡熱議不斷升溫之際,多位來自越南的本地網友出面澄清。他們指出,這起事件已在越南本土流傳數日,外網平臺亦有相關分享。
![]()
這位女子實為越南公民,計劃搭乘由越南飛往韓國的航班。她購買了兩張機票,根據航空公司政策,每張票享有7公斤免費托運行李額度,因此已順利托運兩件行李。
![]()
然而視頻中出現的隨身行李凈重高達21公斤,明顯超出允許范圍。工作人員依規要求其補繳托運費用,但遭到強烈拒絕。
她當即拎起行李強行沖向登機口,剛邁出通道即被攔截。隨后便爆發激烈爭吵,對工作人員進行長時間辱罵。
![]()
鑒于其態度惡劣且影響公共秩序,工作人員最終決定取消其乘機資格,禁止其登機。正是在此背景下,才出現了視頻中跪地哭鬧、磕頭求情的一幕。
另有越南網友補充稱,當時女子極力扮演受害者角色,企圖博取同情。但機場安保與服務人員始終保持克制,未采取任何強制手段。最后她扔掉部分非貴重物品后,帶著孩子自行離開現場。
![]()
事件曝光后迅速登上熱搜話題榜,尤其當確認當事人為越南籍人士后,網絡反應呈現出微妙變化。不少原本緊張的網友紛紛表示“原來是自己人”、“總算放心了”。
這種集體情緒背后,折射出公眾對公共場所失控行為的普遍反感,同時也暴露出人們對國家形象的高度敏感。
![]()
近年來,隨著跨境旅行日益頻繁,個別游客在國外出現不文明行為屢見報端,使得“中國游客”一度被貼上負面標簽,引發廣泛討論。
事實上,此類現象并非某一國家獨有。每個社會都存在規則意識薄弱的個體。真正的問題根源在于對出行規范的無視,而非民族或國籍屬性。那些未經核實便武斷認定女子為中國人的言論,恰恰暴露了偏見的存在。
![]()
旅行的本質在于拓寬視野、體驗多元文化。無論身處何地,遵守當地法規、維護公共秩序、展現良好修養,都是每位旅客應盡的基本責任。
文明出行不僅是個人素質的體現,更是對他國制度與文化的尊重。面對突發狀況,理應保持冷靜溝通,傾聽解決方案,避免情緒主導行為。沖動對抗只會加劇矛盾,損害自身權益,更可能給孩子留下深遠的心理陰影。
抖音@三湘都市報 2025-06-12 所發內容
![]()
抖音@大勝看越南 2025-10-30 所發內容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