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質生產力正成為經濟增長和股市上漲的新亮點。截至10月底,所有上市公司均已披露三季報,其經營狀況、利潤增長情況及年初以來的股價表現均已清晰呈現。
此外,10月中旬國家統計局發布了前三季度宏觀經濟增長關鍵數據,通過數據對比可見,新質生產力已成為驅動經濟增長與股市上漲的核心動力。
一、宏觀經濟視角:高技術產業領跑增長
不少人認為宏觀經濟數據與自身無關,但將數據關聯分析后會發現,其與個人生活及投資緊密相關。例如,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5.2%,這一數據看似宏觀,實則與產業發展、就業收入等息息相關。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中,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7%,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6%,均遠超規模以上工業企業6.2%的整體增加值增速。這意味著在規模以上工業領域,裝備制造業與高技術制造業已形成領跑態勢。
從具體產品產量來看,高附加值產品增長尤為顯著:3D打印設備同比增長超40%,工業機器人同比增長29.8%,新能源汽車同比增長29.7%。服務業領域同樣表現亮眼,信息傳輸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2%,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9.2%,均大幅高于GDP整體增速。
或許有人覺得行業增加值這類宏觀統計數據與自身關聯不大,實則增加值直接反映行業景氣度——產量提升、價格穩定或上漲等核心景氣指標,均是推動增加值增長的關鍵因素。這些高增速數據充分印證了新質生產力相關產業的強勁發展動能。
二、中觀企業盈利視角:高景氣行業利潤爆發
若說宏觀數據仍顯遙遠,上市公司三季報則直接展現了新質生產力產業對民生的實際影響。企業利潤高低直接關系到員工薪酬、獎金發放及招聘規模,與個人收入緊密掛鉤。
截至10月底,滬深兩市5100多家上市公司三季報全部披露,新質生產力相關行業利潤增速尤為突出。其中,與鋰電池產業密切相關的能源金屬行業利潤同比增幅高達385%;軟件開發行業利潤增長86%,光學光電子行業增長75%以上,集成電路行業增長約65%。這些行業均為新質生產力的典型代表。
其他高增速行業還包括:計算機應用(56%+)、半導體(52%+)、電子元器件(51%左右)、互聯網傳媒(50%)、電視廣播(40%)、電源設備(含儲能,37%左右)、鋰電池先進制造業(34%左右)、小金屬(廣泛應用于先進制造,35%左右)、通信設備(26%+)等。
在申萬劃分的120多個二級行業中,這些行業的利潤增速均位居前列,與宏觀層面高技術產業、先進制造業的高增長形成完美呼應。
三、微觀市場表現視角:財富效應凸顯
高景氣度與高利潤增長直接推動了資本市場表現。年初以來,A股上證指數創下10年新高,創業板指也持續刷新多年高點,其中漲幅最顯著的是以創業板、科創50為代表的高科技板塊——正是前文提及的利潤高增行業。
這一表現形成了清晰的傳導鏈條:宏觀層面產業增加值高增→中觀層面行業利潤爆發→微觀層面公司股價上漲,投資回報率與財富效應顯著優于傳統行業。
反觀消費等物價低迷相關行業,普遍呈現利潤增速偏低、股價表現乏力的態勢,進一步凸顯了新質生產力的核心驅動作用。
四、政策展望:長期發展動力明確
當前,“十五五”規劃已逐步浮出水面,預計將于明年成為經濟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從政策導向來看,新質生產力相關高科技產業仍是未來五年國家重點鼓勵和發展的領域。可以預見,這些產業將持續扮演經濟增長與股票市場“火車頭”的角色,長期發展前景明確。
免責聲明:以上任何內容均來源于市場公開信息,僅供您參考與學習觀摩,該內容不構成對任何產品的購買、拋售或持有的建議,不作為您做出可投資的依據,您應自主投資決策,自行承擔投資風險與損失。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