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資訊零部件采供一步到位
全球汽貿網資訊,大眾汽車子公司保時捷的戰略轉向在第三季度給大眾汽車帶來沉重打擊,導致運營虧損13億歐元,并在美國關稅壓力之上新增數十億成本。大眾汽車周四表示,由于保時捷9月宣布的電動車戰略逆轉,大眾計提47億歐元費用,而美國進口關稅及隨之而來的銷量下滑預計今年將使集團損失高達50億歐元。
![]()
(圖片來源:路透社)
大眾首席財務官阿諾·安特利茨表示,其中至少40億歐元為直接關稅成本,其余則源于貿易反制措施導致的利潤損失。公司正通過緊縮開支、加速美國本土化生產等方式尋求成本控制空間并于年底前決定是否在美國為子公司奧迪建廠。盡管財報后股價一度波動上漲2%,但在格林威治時間11時34分轉而下跌1.1%。
安特利茨指出“形勢錯綜復雜”——歐洲市場的強勁需求抵消了在華疲軟表現,但日益受歡迎的電動車型制造成本高昂拖累盈利能力。大眾第三季度運營虧損較去年同期28億歐元運營利潤大幅下滑,但優于Visible Alpha調查中分析師預測的17億歐元虧損。大眾持股75.4%的保時捷由于該品牌試圖通過混動與內燃機車型贏回消費者而推遲電動車推廣計劃同樣深陷虧損。
在投資者日益質疑奧利弗·布魯姆能否在兩家公司均面臨重大挑戰時期同時執掌雙巨頭及關稅沖擊雙重壓力下,布魯姆作出了明年初卸任保時捷首席執行官的決定。該職位將由前邁凱倫負責人邁克爾·萊特斯接任。大眾雖維持全年業績指引,但表明該預測是基于芯片供應充足的假設,目前正“按日按周”緊急應對安世半導體貿易爭端可能引發的停產風險。
從保時捷電動化戰略回調帶來的巨額資產減值,到美國關稅引發的結構性成本重塑,再到懸而未決的芯片斷供風險,產業變革期的風險與挑戰正不斷加劇。在電動化、地緣政治與供應鏈安全的三重考驗下,傳統汽車制造商的轉型之路正變得愈發艱難且昂貴。
(編譯:全球汽貿網Mickey)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