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28歲的法國年輕人叫Guillaume,住在魯昂。他畢業(yè)不久,沒工作,也不領(lǐng)任何福利或補助,卻一點不慌,還計劃著“什么都不干”地悠閑生活至少五年。
這可不是意氣用事的沖動,而是他精心準(zhǔn)備過的“財務(wù)自由計劃”。
![]()
“今天早上,我看了一下賬戶,258000歐元。”Guillaume在采訪里輕描淡寫地說,像是在報天氣預(yù)報。
對于一個28歲的普通上班族來說,這個數(shù)字顯得有些不可思議。而更令人震驚的是——他已經(jīng)辭職,不打算再去上班。
Guillaume原本在一家大型人力資源公司工作,職位穩(wěn)定、收入不算高但也體面。月薪大約2000歐元,跟法國多數(shù)初級職場人差不多。但他有一點與眾不同:從工作第一天起,他就立下目標(biāo)——要盡快實現(xiàn)財務(wù)獨立。
他的“財務(wù)獨立”可不是指一夜暴富,而是把自己的時間“買回來”。
![]()
Guillaume是那種典型的“frugaliste”(極簡理財族),在法語中這個詞意為“節(jié)儉主義者”。
他們追求的是一種叫做FIRE的生活方式——Financial Independence, Retire Early,也就是“財務(wù)獨立,提前退休”。
不過,Guillaume的版本更極端一些,屬于“精簡版FIRE”派別:意思是“靠很少的錢就能活下去”。
![]()
他做到了什么程度呢?在工作那幾年里,他幾乎把所有收入都存了下來。“我一個月大概賺兩千多歐,存下80%。”他說。
這意味著他每個月只花400歐元左右生活。幾年下來,他攢下了將近三萬歐的現(xiàn)金存款,加上父母早年贈與的4萬歐,他開始把錢投入各種投資賬戶里,比如股票投資計劃(PEA)。
截至采訪那天,他的總資產(chǎn)浮動在25萬歐元到26萬歐元之間,這是他離開職場享受生活的基礎(chǔ)。
![]()
沒工作、不靠資助,就意味著沒有進(jìn)賬。為了細(xì)水長流,Guillaume幾乎把生活成本壓縮到了極致。他的月支出是——500歐元。沒看錯,不僅僅是日常生活費,而是一共500歐元。
其中一半,是房租。他和別人合租,每月房租278歐元,水電網(wǎng)都算在內(nèi)。位置不差,在魯昂。
另一半是食物。“我每月的食物花銷大概100歐,”他是純素食者,只吃原型食物,比如谷物、豆類、蔬菜、水果和堅果。
![]()
當(dāng)然,Guillaume也有額外開支。偶爾他會花個一百歐在“其他雜項”上,比如坐火車或BlaBlaCar去看朋友、探親,或者應(yīng)付一些突發(fā)的小開銷。
除此之外?沒有其他了。沒有Netflix,沒有健身卡,沒有餐廳、沒有酒吧、沒有演唱會。
他說:“不是因為我強迫自己不去,而是我本來就不喜歡。”
![]()
Guillaume的生活可以用一個詞來形容——樸素,而且樸素得驚人。
他沒有交通卡,也沒有車。凡是五公里以內(nèi)的地方,他都靠走路。“我認(rèn)為五公里以內(nèi),免費的。”
衣服?來自朋友送的舊衣服,或他修修補補后繼續(xù)穿。健康支出?暫時為零。“我身體不錯,也希望能保持。”聽起來,他仿佛生活在一個自給自足的小宇宙里。
那他每天都在做什么呢?“什么也不做,”Guillaume笑著說,“我喜歡什么都不做。”
![]()
他的日子節(jié)奏極慢——早上自然醒,煮點東西吃,出去散步、讀書、玩游戲、睡午覺。沒有通勤、沒有會議、沒有郵件。他稱這種狀態(tài)為“paresser”,也就是“懶懶地生活”。
“對我來說,有時間做我喜歡的事,比什么都重要。我喜歡能自己決定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吃飯,什么時候出門。能花幾個小時做飯、讀書、走路,我覺得那才是生活。”
Guillaume認(rèn)為,他不是在放棄工作,而是在“買回時間”。
![]()
當(dāng)然,他也很清楚自己的處境有幸運的成分。“我知道我不是常見的例子。”Guillaume說,“我沒有家庭負(fù)擔(dān),沒有孩子,不用照顧誰。而且,我家境還行,如果哪天一切都垮了,我還可以回家住在父母那里。”
這句話聽起來平淡,但非常真實。他沒有刻意美化自己的極簡生活,也不鼓勵別人效仿。
Guillaume的宗旨是,不要聽那些生活和你完全不同的人給的理財建議。“如果你真的很愛去餐廳,那就別逼自己為了省錢而不去,那樣你會不快樂。”
![]()
他認(rèn)為節(jié)省的關(guān)鍵,是在“大頭”開支上動手,比如房租。“我住合租公寓不是因為我沒錢,而是因為經(jīng)濟上更合理。”
他不想買房,因為買房在他看來“不劃算”:維護(hù)費、房產(chǎn)稅、各種手續(xù)費都在吞錢,“還會束縛你”。
“我現(xiàn)在最看重的是自由。”Guillaume說,“如果哪天我想換城市,甚至換國家,我希望可以馬上走。”
![]()
至于未來?Guillaume看得很淡。“我可能兩個月后又去上班,也可能兩年后。我現(xiàn)在的奢侈,就是可以說‘我不知道’。”
空下來的時間,他偶爾會拍視頻,在YouTube上分享自己的觀察和生活經(jīng)驗。沒有宏大的理想,沒有想“改變世界”,只是單純地想“記錄”而已。
他覺得現(xiàn)在已經(jīng)擁有他想要的一切了。
![]()
這種極簡生活方式到底是自由,還是逃避社會,眾說紛紜。但Guillaume自己很淡定。他既不反駁,也不辯解。
對他來說,人生的幸福不是“過上好日子”,而是“有權(quán)決定日子怎么過”。
每天能醒在自己決定的時間里,走在不趕路的街上,吃著親手煮的飯,就是他能想象到的“最奢侈的生活”。
![]()
一個28歲、辭職、不花錢、不焦慮、每天散步做飯讀書的法國年輕人——用自己的方式,證明了“極簡生活”不是貧窮,而是一種自由的極致。
Ref:
https://www.leparisien.fr/economie/ce-matin-jetais-a-258-000-euros-dans-les-comptes-de-guillaume-frugaliste-sans-travail-et-sans-depenses-29-10-2025-X6MLCXY5XBHNNLNWBDQKFPLST4.php
文|小月
點「贊」「在看」為我們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