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9日傍晚5點40分左右,銀川市民夏先生騎電動車行至親水南大街與新昌西路交叉口時,意外被人行道電線桿上一根凸起的鐵片刮倒,連人帶車滑出幾米遠,最終導致右手小拇指骨折。事后多日,他始終找不到電線桿產權單位。
![]()
“鐵條已經凸起在盲道上了,這邊沒有路燈,當時完全看不見!”夏先生回憶事發時受光線影響,電線桿上突起的鐵片毫無征兆,幸得他佩戴了頭盔和護膝,才未受更嚴重傷害。
就醫后,除治療費用外,骨折還嚴重影響了他的工作與生活。“拋開我個人的遭遇,這根桿子上的鐵條凸起本身就有安全隱患,對來往的非機動車和行人都很危險,而且從事發到現在,沒見任何安全整改措施。”夏先生告訴記者,期間他先后聯系12345市民熱線與國家電網,均未得到產權歸屬的明確答復。
![]()
記者在現場看到,新昌西路未單獨劃分非機動車道,電動車多在人行道臺階行駛,涉事電線桿上的鐵片因部分固定鐵絲缺失而凸起,隱患一目了然。
為厘清產權,記者先撥通95598國家電網熱線,40分鐘后金鳳區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到場查看,卻表示無法確定產權,需上報核實。
10月28日,國家電網金鳳區供電公司回復稱,“經現場查看,電桿前端的電桿上標了‘污水泵站分支’,從那根桿子起,后續線路、桿子都是污水泵站產權”。
對此,銀川市城市管理局工作人員王建國也做出了回復。“我聯系了轄區管理處污水泵站負責人,這邊最近的泵站在上海路,離這很遠,產權不是我們的,按常識電桿電線該是供電局的,我們接電也得通過他們來施工。”
![]()
經記者向多部門進一步核實,這根電線桿的“身份”終于明確——系2023年親水南大街市政工程施工期間,為滿足臨時用電需求,經申請后由供電局指定電源、從鄰近路燈管理處所屬燈桿拉線設置,如今工程已竣工,電線桿早已無使用功能。
10月29日下午,在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牽頭協調下,供電局、路燈管理處等部門協同行動,先對電線桿斷電拆線,再徹底拆除,現場路面恢復平整。
“我們安排拆桿,是因為它在人行道上,對行人和電動車影響大,必須徹底消除安全隱患。”銀川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工作人員王偉說。
關于夏先生的賠償訴求,記者了解到,目前夏先生已在銀川經開區協助下備齊材料,準備申請《市政道路公眾責任險》進行理賠。
“這件事終于有了解決,不僅消除了隱患,也讓我看到了希望。”夏先生對處理結果表示滿意。
記者:張佳麗 馬志偉
編輯:詹家樂
審核:申亮
監制:孫磊
近日熱點短視頻
答
![]()
由銀川市司法局主辦
銀川市新聞傳媒中心承辦的
第二屆“法律知識大比拼-尋找身邊學法達人”
街采活動目前已經進入
海選階段
新一輪的線上答題
同步開啟!
歡迎通過下面的二維碼參與答題!
在最短時間內
答對全部題目的前十名參與者
會有小獎品哦!
請記住
在工號一欄
一定留自己的電話號碼哦!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