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230篇原創筆記
前言
以前,我總以為那種改了十幾版方案,甲方最終采用第一版只是段子,職場上并不存在。
直到忙活10天,工作總結改了5遍,領導卻拍板了初稿,終于發現:
原來,人們在尋找“最優解”的過程中,往往會不知不覺回到起點。
或許是因為“初心”,或許是出于“直覺”,似乎最早的就是最好的。
但斯坦福大學的《人生設計課》提醒了我:千萬別把“第一印象”當成“終極真相”。
以下內容摘自《人生設計課》
01
每個人在人生的某個時候都有過陷入困境的體驗——這就是我們需要進行構思的地方。
構思能力,說白了就是想出很多點子的能力,包括異想天開的想法、瘋狂的主意。
有些人會死揪著最初的想法不放,有些人則一味地追求完美,認為不論他們處于何種境地,都能找到一種方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擺脫困境。
實際上,如果你堅信解決問題的方法只有一種,那么就會導致壓力和猶豫不決。
02
在現代社會中,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自主做出選擇,可以自由流動,可以接受高等教育、享受科技成果。
我們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做出最佳選擇上,總是會有更好的主意和方法出現——甚至是最好的方法。
但這種思維對于人生設計是非常危險的。
事實是,所有人并非只有一種生活方式。
如果你接受了這個想法——你可以設計多種人生,雖然你最后只能選擇一種人生,但這一切將非常有意義。
你的生活不會只有一種選擇,要想過得既快樂又高效,有很多種活法。
我們的大腦最善于評論、挑毛病,然后迅速做出評判。
所以,若想得到更多的想法,你就不要急于做出評判,也不要在內心進行批評。
你可能不會選擇瘋狂的想法(事實上很少有人會這么選擇),但是,通常在產生了這些瘋狂想法后,你才會進入創造性的空間,很多全新的、創新的、有用的機會才會出現。
03
作為一名人生設計師,你需要接受下面兩種觀點:
1. 只有好點子足夠多,你才能從中選擇出更好的。
2. 對于任何問題,都不要選擇第一個解決方案。
你的大腦通常非常懶惰,它喜歡盡快擺脫問題,因此它會先用很多積極元素包圍你的思想,讓你“迷戀”。
不要“戀上”你的第一個想法,它幾乎從來不會起作用。
通常,我們最初的解決方案都極其普通,沒有任何創意。
人類往往傾向于明擺著的解決方案。
社會規范取代了成年人的指責,我們學會了隱藏自己的不同之處,害怕別人發現自己的與眾不同。
因此,隨著我們的成長,我們的創造力也越來越稀少了。
但是,請相信我們,你的創造力一直都在,我們將幫助你發現它。
寫在最后
《人生設計課》作者比爾·博內特和戴夫·伊萬斯2位教授,不僅是硅谷著名創新者,也是知名的人生設計師。
他們認為,人生并不存在唯一的最優解,人生也不可能被完美規劃。
你需要利用設計思維模式,找到生活目標,集中精力,大膽嘗試,才有可能改變命運。
如果你想做自己的人生設計師,那么,本書絕對值得你細細品讀。
共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