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 TVB 的經典小生,陳錦鴻的名字或許會讓不少人立刻想起熒幕上那些讓人難忘的角色,他演過的戲,幾乎部部都是一代人的回憶。
![]()
可誰能想到,就在他事業最風光的時候,卻突然消失在鏡頭前,把所有時間都留給了家里那個被醫生判了“智力問題”的兒子。
現在過了十年,他的兒子怎么樣了?
他曾是 TVB 頂流,卻為兒子放下一切
如果你看過《創世紀》,一定記得里面的許文彪,這個角色一開始是有理想、講原則的建筑設計師,后來被現實逼得一步步走偏,那種從“善”到“惡”的掙扎,被陳錦鴻演得入木三分。
![]()
當時這個角色因為太復雜、不討喜,好多演員都不愿意接,是他主動接下來,還自己琢磨著加了句經典臺詞,把角色的絕望感全帶出來了。
還有 1996 年的《新上海灘》,他演的許文強,前面有周潤發的經典版本珠玉在前,壓力大到旁人都替他捏把汗,可他偏偏演出了自己的味道,少了點江湖氣,多了點文雅的倔強,播出后不僅沒被罵,還圈了一波新粉。
除了這兩部,他還演過《天地豪情》《刑事偵緝檔案 IV》,幾乎每部戲里,他都能把角色的“魂”抓住,慢慢成了 TVB 力捧的當家小生,2009 年那會,他手里握著好幾個大制作的男主邀約,事業正是最得意的時候。
![]()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他會接著往上沖的時候,陳錦鴻卻突然按下了“暫停鍵”—— 他推掉了所有劇本,連跟了很久的劇組都辭了,公開說“以后要多陪家里人”。
一開始大家還以為是他累了想歇陣子,直到后來消息慢慢傳開,才知道他退圈的真正原因:他年幼的兒子陳駕樺,出了問題。
那時候的陳駕樺,已經兩歲了還不會說話,別人叫他也沒反應,整天一個人坐在角落里玩玩具,不跟任何人互動。
陳錦鴻和老婆一開始沒太在意,覺得“孩子說話晚很正常”,可越往后越不對勁,孩子連基本的情緒表達都不會,開心不笑,難過不哭。
夫妻倆趕緊帶著孩子跑遍了香港的大醫院,最后拿到診斷書的時候,兩人都懵了,兒子不僅有孤獨癥,智力還被評估為“中度低下”。
![]()
醫生甚至跟他們說“做好長期照顧的準備,這孩子以后可能連基本生活都難自理”。
一開始陳錦鴻還想著“花錢能解決問題”,他繼續拍戲賺錢,給兒子找最好的康復師、最貴的訓練機構。
可兩年過去了,錢花了不少,兒子的情況卻一點沒好轉,反而更不愿意跟人接觸。看著兒子每天沉默的樣子,陳錦鴻心里越來越不是滋味。
直到 2011 年的一件事,讓他徹底做了決定,退圈,回家當全職奶爸。
不服醫生的“判決”:倔強老爸熬十年
陳錦鴻的不服氣,其實早就刻在骨子里了。
![]()
當年演許文彪,別人說“這個角色會招罵”,他偏要接,演許文強,別人說“超不過周潤發”,他偏要試試。
現在醫生說“你兒子不行”,他更不服,他覺得自己的兒子只是“沒找對方法教”,不是真的“智力有問題”。
讓他徹底下定決心的,是兒子作業本上的五個“天”字。那天他收工回家,老婆遞給他兒子的作業本,翻開一看,連續五頁紙,就只寫了同一個“天”字。
他問老婆怎么回事,老婆紅著眼眶說“康復師說,像駕樺這樣的孩子,一個星期能學會一個字就已經很好了,這五個‘天’字,還是練了半個月才寫成這樣的”。
![]()
陳錦鴻聽完當場就火了,他蹲在兒子身邊,拿著本子問“駕樺,這個字念什么?”兒子沒反應,他也不生氣,慢慢教兒子讀“天”,然后又寫了另外 9 個字,一個個教發音、教筆畫。
沒想到第二天,他再問兒子,昨天教的 10 個字,兒子居然能認出 8 個,第三天他又教了 10 個,兒子還是能記住大半。這下陳錦鴻更確定了:“不是孩子不行,是別人沒耐心教”。
從那天起,他就把工作全推了,還把家從香港市區搬到了元朗農村,他覺得市區太吵,不利于兒子專注,農村安靜,能讓兒子慢慢適應。
![]()
每天早上,他比兒子起得還早,準備好早飯,然后開始教寫字、教說話,上午帶兒子去田里認識植物,教他說“草”“花”“樹”,下午陪兒子玩拼圖、搭積木,鍛煉動手能力,晚上睡前還會讀故事,哪怕兒子一開始沒反應,他也堅持讀。
有一次兒子發脾氣,把拼圖扔了一地,還哭鬧著打自己,陳錦鴻沒發火,只是把兒子抱在懷里,慢慢拍著他的背,等兒子平靜下來,再一起把拼圖撿起來,一塊一塊拼好。
他后來跟朋友說“那十年,我就像在演一場沒有劇本的戲,角色是‘超級奶爸’,臺詞要自己編,情緒要自己控,比在片場累一百倍”。
![]()
就這樣熬了十年,奇跡真的發生了。兒子不僅慢慢學會了正常說話,還能跟人順暢交流,甚至順利進了普通學校讀書。
更讓人驚喜的是,兒子的學習成績還特別好,數學、語文經常考全班第一,老師還特意跟陳錦鴻夸“駕樺很聰明,領悟力強,還愿意幫同學講題”。
現在的陳駕樺,已經是別人眼里的“學霸”,再也看不出當年那個“連字都學不會”的樣子。
這幾年,看著兒子越來越穩定,陳錦鴻才慢慢復出,偶爾來內地參加活動、跟粉絲見面。
![]()
7 月在上海的粉絲會上,快 58 歲的他狀態特別好,還是當年那股斯文帥氣的勁兒。
他還把自己這十年的經歷寫成了書,想告訴那些跟他有一樣遭遇的家庭“別放棄,父母的耐心和堅持,就是孩子最好的光”。
誰能想到,當年那個放下事業的 TVB 小生,會用十年時間,把醫生口中“智力有問題”的兒子,養成了學霸。
![]()
對陳錦鴻來說,這大概就是最好的回報,比起熒幕上的獎杯和掌聲,兒子健康成長,才是他這輩子最成功的“作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