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10月2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啟程訪問日本,計劃與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展開三天會談。
這次會談中,最吸睛的莫過于特朗普和高市早苗同坐一架直升機的畫面,當時他們直奔駐日美軍橫須賀基地,還登上了“喬治·華盛頓”號航母。
就在特朗普訪問日本期間,高市早苗的表現令人瞠目結舌,她甚至在特朗普無視日本國旗時呆站當場,手足無措。
![]()
一場外交活動為何出現兩種極端表現?美日剛簽的稀土協議,真能撐起這場熱鬧的同盟秀嗎?
這一幕讓見慣場面的美軍都愣住了,要知道,戰后日本首相面對美國時向來克制,安倍晉三登艦時全程保持鞠躬微笑,菅義偉更是連多余動作都沒有。
![]()
高市早苗的興奮像沒按捺住的情緒火山,但回溯幾小時前的簽約會場,畫風完全不同,美日兩國國旗并排擺放,按規矩雙方得向國旗鞠躬。
更令人意外的,特朗普面對美國國旗時敬了個禮,然后轉身就走,把日本國旗晾在原地,鏡頭里,高市早苗僵在原地,眼神發直,幾秒后才小跑著追上去。
從這件事中,也能看出高市早苗性格直率,跟傳統政客的穩重不同。
其實這根本不是性格問題,戰后70多年,日本首相在美日外交場從來都是“精準表演”,情緒從來都是服務于利益的工具。
外交舞臺上的情緒失控,從來都不只是個人失態,高市早苗的一蹦一呆,會不會是故意演給兩邊看的戲碼?
很多人盯著高市早苗的失態罵街,卻忽略了當天真美國和日本簽署的《美日關鍵礦產和稀土供應框架協議》。
稀土這東西看著不起眼,卻是實打實的“工業維生素”,手機屏幕、導彈制導、新能源汽車電機,少了它都玩不轉,尤其是高端武器里的永磁材料,根本離不了重稀土。
![]()
中國握著全球90%的稀土精煉產能,這一直是西方的心病,今年10月中國升級出口管制后,美日車企的稀土庫存只夠撐兩三個月,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所以這份協議表面是反華,骨子里是想搶供應鏈話語權,協議里寫著要聯合開發礦產、建加工體系,甚至給理念相近的國家供貨,野心根本藏不住。
![]()
更值得琢磨的是航母參觀的性質,這可不是隨便逛逛,是日本首相第一次在正式訪問中,以這種方式深度參與美軍活動。
以往美日軍事合作多在幕后,這次把舞臺搬到航母上,等于把“軍事綁定”擺到了臺面上,高市早苗的興奮,更像是對這種綁定的公開表態。
![]()
說白了,日本哪是單純想搞稀土合作,他是借著美國需要資源的機會,它正一步步突破“專守防衛”的限制,航母就是最好的秀場。
資源協議的簽字聲里,藏著比稀土更重的戰略籌碼,但美日這看似天衣無縫的合作,真能繞開中國建成新供應鏈嗎?
答案是否定,要知道中國的稀土技術放在全球都是數一數二的存在,美國想在短期內找到提到中國稀土的方法幾乎是不可能的。
![]()
就算他們四處找投資開項目,但這些項目真正轉為可加工稀土,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并且其中的利益瓜葛也不容忽視。
美國本土雖有稀土礦,可他們缺乏提取精礦的技術,再加上美國始終將稀土作為國家戰略資源,不愿大規模開采,這就導致他們要么從中國買稀土,要么從其他地方投資開采稀土。
這一難題也成為了特朗普政府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這次美國和日本合作,其中的隱患不可忽視,日本債務融資需求達到32.4萬億日元的歷史最高水平,占總預算申請的26.5%,突顯出日本面臨的財政壓力。
![]()
更矛盾的是產業界。三菱重工盼著拿防衛訂單,可汽車、電子企業慌得不行,2024年日本對華稀土依賴度還92%,真鬧僵了供應鏈先斷。
![]()
美日這同盟,看著像互相借力,其實是各自抱著麻煩湊一起,你缺資源,我缺安全背書,可湊在一起后,麻煩不僅沒少,反而纏得更緊了。
說到底,美日兩國不過是兩個各有難處的國家,在大國競爭里抱團取暖,不過靠犧牲一方利益撐起來的同盟,終究走不長遠。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