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早上吃過飯,下樓到菜市場買菜。
走出小區,穿過馬路,來到附近菜市場門口,我看到步道上似乎趴著個人。起初以為看錯,那附近常有人打牌、下棋,有些桌椅擺在那里。再往前走,發現的確是人,頭低著,看不清樣子。
這嚇了我一跳,小心地往前走過去,然后又走回來。一半是好奇,不知出了什么事,一半是緊迫,怕萬一真有人需要幫助。
周邊行人也有湊過來的,但大多遠遠地隔七八米看著。走近了一步、兩步,回頭看還是我最近,無人跟過來。靠近看是位阿姨,披散的長發蓋住面部,看不清相貌,半邊臉上一片血跡,手扶地面趴著。
我試探性地問了一聲,“阿姨,要不要幫您叫救護車?”
她頭發掩著面,沒說話,但能看到是在點頭。
“好的,我這就給您叫。”
旁邊湊過來戴帽子的一位大叔,他蹲下來問:“老姐姐,你哪個院兒的啊?”
阿姨舉起一只手,指向一個小區門口。
“巧了,我也是那兒的,你家里還有什么人啊?”
阿姨神態緩和了些,半坐起來,喘著氣說:“還有老伴。”
“你有他電話嗎?”
阿姨搖頭。
大叔起身,我倆商量了下。照他的意思,問清家在哪里,聯系家屬最好。但如果只有老伴恐怕幫不上多少忙,還是趕緊叫救護車吧。
說到這里,大叔手一背看向我。
深吸了口氣,心里有些忐忑,簡單說就是扶不扶的問題有些令我糾結,會不會讓自己陷入麻煩,但阿姨的樣子又確實需要幫助。這些思緒在腦海里火石電光般轉了一圈。
有人會說,不就打個電話的事兒嗎,有啥為難的,咋那么多戲?
如果就打個電話這么簡單,菜市場門口人來人往,你猜,大家為什么不打?
人人都有惻隱之心,但多數人也不想招惹麻煩。
若問我,你為什么不能和其他人一樣走開呢?
除了一般的良知,也有個緣由。2023年剛過完國慶節,接到小姨電話說我媽媽被車撞倒。幸路人相助,司機也積極配合,及時送院治療,住了二十幾天,休養大半年才勉強復原。如果路人無視、司機逃逸,我媽恐怕要多受很多罪。所以,這種時候我知曉必須有人及時站出來,如果別人不肯,可以算我一個。
撥打了120,很快接通,報了地址,說明患者有意識,面部有出血,倒臥。剛掛斷,馬上接到跟車救護人員來電,確認地址信息,并要求我報110。
“報110干什么?”我問了一句。
“責任認定的事情需要110出警,現場處理。”
馬上撥打110,介紹原由及地址信息,值班人員回復,請保持手機通暢,馬上會有人聯系。果然,剛掛斷就接到分局民警電話,確認事由和詳細地址。
打電話期間,大叔一直在阿姨身旁陪著,周邊又圍上來些人。我蹲下來和阿姨說:“給您報120了,救護車馬上來。”
阿姨頭上下動了動。
和大叔換了下手機號碼,我說:“大叔,您也給我做個證,確實是看到阿姨倒地無人管才打的電話,事先并不清楚什么情況。”
大叔答應一聲,慢悠悠抽出一支香煙點燃吸了起來,相當穩陣,這二手煙竟然令我心安了些。
我請大叔看好阿姨,自己到路口等著引導。
這時,來了一輛警車,我連忙揮手。警車到對面公共廁所停住,下來一位帽子叔叔匆匆忙忙進了衛生間。
是我多心了。
又往路面看去,這時一輛紅白相間的救護車開過來,旁邊有位小姑娘也看見了,連連揮手喊:“這邊,這邊。”她旁邊的父親喝斥了一句,“少多事。”
小姑娘說:“人家都報完警了,能有啥事兒?”
說話間,又駛來一輛藍白色警用摩托,一位警察同志下車停好,跟救護人員一起趕過來。
擔架放在一旁,其中一人上前扶阿姨坐正,問道:“阿姨,您這是怎么了?”
阿姨答:“磕了一下。”
看了下地面,方磚有些年頭,確實有些高低起伏處。
救護人員接著問:“阿姨,您哪兒疼啊?”
阿姨來回摸摸身上答:“腰,腰,還有腿。”
“好嘞,知道了。您家在哪兒,家里還有什么人,能聯系上不?”
大叔過來搭茬,“問過了,就在旁邊小區,孩子不在身邊,家里還有一老伴,歲數比她還大,身體也不好,幫不上忙。”
問到這里救護人員大體了解了情況,將阿姨扶上擔架,抬上車。
警察同志過來詢問,問了阿姨的身份證號,做了記錄,又過來和我們核實情況。我和大叔就把見到阿姨在路邊倒臥,商量撥打電話的事情說了一遍。
最后,我問帽子叔叔,“警察同志,還有我們啥事兒不?”
他頭也沒抬,直接答:“沒什么事兒,都忙去吧。”
走過救護車,車門還沒關,救護人員正清理阿姨臉上的血跡,她精神好了一些,眼神里多了平靜。
我和大叔道別,菜也沒買,轉身上了樓。
第二天,接到急救中心和公安局的短信,詢問我對于近日急救和出警是否滿意,我分別回復了“1”,都是非常滿意。幾天過去,再無其他消息,想來那位阿姨已經得到了救治,自己也來做個回顧。
首先,120和110出動都非常迅速。撥打電話后,不到10分鐘,救護車到達,民警出警。救護人員和帽子叔叔也都很有素養,問詢、護理和處置有條不紊,也是不到10分鐘,現場已恢復如常。
其次,遇到相關情況撥打電話,頭腦要清晰、冷靜。說明地點,最好是明確的公交站及周邊標志性建筑。另外,需向救護人員說明傷者情況,有無明顯外傷,意識是否清晰,為急救提供準備。如能提前聯系家屬最好,畢竟有個親人對于傷者和救護都有幫助。
最后,要救人,也要保護好自己。這件事發生后我想馬上寫下來,又擔心招惹麻煩,甚至有些后怕。我想,這也是當時那么多在場的人不愿上前的原因吧。
現實生活中,遇到危難之時,我們常希望有英雄能夠挺身而出,然后我們緊緊跟隨。但如果沒有,則不妨做第一個推動石頭的人。在那一刻,我明顯感受到,多數人都有向善的欲念和施以援手的熱情,但出于怕惹麻煩上身的考量而選擇遠觀。可就像交通事故中有人被壓在車輛下面時,當第一個人站出來說“我們一起抬車救人吧”,當第一雙手試圖去抬起車輪,當第一聲“一、二、三”喊起來時,這事兒就解決了。
為了保護自身的需要,最好還是要留下一定影音以及人員見證,以令救人者更加積極、坦然。在此,我也十分感謝當時那位上前的大叔,不但陪護了阿姨,也讓忐忑的我心里得了許多支持和力量。
當然,如您選擇奮不顧身,一往無前,我一定敬你是條漢子,并且大大點贊。
而像我這樣的慫貨,大概也就這樣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