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總統(tǒng)普京在10月26日高調宣布,他們的“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完成了關鍵試驗,飛了1.4萬公里,還號稱能突破任何防御系統(tǒng)。可沒想到,隔天特朗普就在“空軍一號”上公開嘲諷:“沒必要飛那么遠”,美軍核潛艇就在俄海岸邊等著呢!
普京這波操作可不是臨時起意。他專門拉著俄軍總參謀長格拉西莫夫一起視察指揮所,聽匯報、看數(shù)據(jù),高調宣布“海燕”導彈飛了1.4萬公里,在空中停留了約15小時。格拉西莫夫更強調,這導彈能規(guī)避反導系統(tǒng),實現(xiàn)對嚴密保護目標的精確打擊。
![]()
普京特意強調這是“獨一無二”的武器,還說“西方沒有防御這種武器的手段”。這話擺明了是說給誰聽的?不就是正在烏克蘭問題上對俄施壓的西方國家嗎?
選擇這個時間點也很微妙——特朗普剛取消美俄峰會不久,歐美對俄制裁還在加碼。普京這時候亮出“王牌”,就是在告訴西方:別逼人太甚,我手里還有硬牌。
特朗普的回應堪稱“羞辱式外交”。他輕描淡寫地說俄羅斯試射導彈“不合適”,然后話鋒一轉:“你應該去結束那場戰(zhàn)爭,那場本應一周就結束的戰(zhàn)爭,現(xiàn)在馬上就要進入第四年了”。
![]()
最狠的是他隨后補刀:“他們知道我們有核潛艇,世界上最棒的,就在他們海岸邊上”。這話簡直就是在普京的耳邊敲鑼打鼓——你飛1.4萬公里耀武揚威?我的核潛艇就堵在你家門口!
特朗普這么囂張,是因為他手握實實在在的籌碼。美國的俄亥俄級戰(zhàn)略核潛艇,一艘就能裝24枚“三叉戟”潛射導彈,確實有資本說這個話。
面對特朗普的嘲諷,克里姆林宮發(fā)言人佩斯科夫表現(xiàn)得異常冷靜。他說“海燕”試射“不應該進一步加劇莫斯科和華盛頓之間的緊張關系”,還表示俄美關系“已處于最低水平”。
![]()
但這種冷靜更像是暴風雨前的平靜。俄羅斯總統(tǒng)特別代表德米特里耶夫同時放話:已向美國通報導彈試射情況,并明確傳達普京立場——只有建設性對話才能取得成果。
俄方一邊展示肌肉,一邊又伸橄欖枝,這手法玩得相當熟練。既不讓步,又不把路完全堵死,給未來留了回轉空間。
這場隔空叫陣,表面看是兩個領導人在斗氣,實則是危險的核威懾博弈。
“海燕”導彈使用核動力推進,一旦在飛行中出故障,很可能會造成核泄漏。去年挪威就監(jiān)測到北極上空有異常輻射,有人懷疑就跟“海燕”測試有關。
![]()
更讓人擔心的是,這種對抗可能削弱《新削減戰(zhàn)略武器條約》的執(zhí)行基礎。這條約是控制核武數(shù)量的重要協(xié)議,要是失效了,全球核安全風險會大大增加。
特朗普這么公開打臉,以普京的性格,肯定不會就這么算了。接下來可能會看到:
更多軍事測試:普京很可能繼續(xù)推進“海燕”導彈的部署準備,用行動回應言語。
外交孤立美國:俄方已宣布將與美國國會議員會談,這是要繞過特朗普,直接與美國政界溝通。
![]()
地區(qū)局勢升級:在烏克蘭方向,俄軍已在多個方向推進并合圍烏軍部隊,普京不會在戰(zhàn)場上示弱。
這場較量才剛剛開始,兩個核大國領導人誰也不肯退讓,全世界都得跟著捏把汗。
特朗普和普京的這輪交鋒,看似是個人風格的碰撞,實則是兩個核大國在爭奪全球戰(zhàn)略主導權。
![]()
普京想用“海燕”導彈告訴世界:俄羅斯仍是不可小覷的大國;特朗普則用嘲諷回應:你那套過時了,我才是老大。
但說實話,這種“比比誰更硬”的游戲太危險了。美俄手里都有能毀滅對方的力量,一旦誤判,后果不堪設想。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這不是游戲,這是現(xiàn)實。”當兩個核大國領導人用導彈和核潛艇互相威脅時,我們普通人只希望他們記住:全人類的安危,比個人面子重要得多。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