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薩繆爾·帕帕羅曾在一次國防論壇上放話,說如果臺海那邊真打起來,美軍有把握贏。他特別點出解放軍實戰經驗不足,這話一出,馬上在國際上攪起波瀾。
這話聽著硬氣,但底氣從哪來?一方面是美軍這些年積累的聯合行動經驗,另一方面就是他反復強調的解放軍實戰空白。
帕帕羅舉了個例子,說美軍最近的戰斗視頻隨便用iPhone 14就能拍高清,而解放軍上回的“實戰記錄”還得靠油畫和畫布,這話聽著有點調侃味,但點明了一個事實:美軍從海灣戰爭到反恐行動,幾十年來沒閑著,部隊里那種作戰文化、互操作性,都是真刀真槍磨出來的。
解放軍呢,上次大規模動兵是朝鮮戰場,之后幾十年主要靠演習和維穩,缺的就是那種生死一線的洗禮。這差距不是小事,在高強度對抗里,經驗往往決定成敗。
![]()
實戰空白背后的軍事邏輯
帕帕羅這話戳中了臺海潛在沖突的核心痛點。美軍這些年打的仗,覆蓋陸海空天網全譜,從精確打擊到網絡戰,應有盡有。
拿阿富汗撤軍來說,2021年喀布爾機場那亂象,雖然是敗仗,但美軍至少從中吸取了教訓,優化了后勤和情報共享。反觀解放軍,近40年沒打過現代高科技仗,部隊訓練雖密集,但總歸是模擬的,缺少那種不可預測的戰場變量。
帕帕羅暗示美軍優勢在海空,航母打擊群和戰略轟炸機能封鎖登陸通道。他認為,只要把解放軍的登陸艦隊堵死,臺灣地區就守得住。
![]()
但話說回來,解放軍也不是吃素的,反介入體系建得有模有樣,東風-21D和東風-26那種反艦彈道導彈,射程遠、機動強,能在美航母靠近前就打招呼。高超音速東風-17,速度10馬赫以上,末段機動,防空網難攔。
空軍轟-6K帶鷹擊-12導彈,海軍093核潛艇配鷹擊-18,這些組合拳,讓美軍航母群的日子不好過。帕帕羅自己也承認,美技術優勢在縮水,巡航導彈一發上百萬刀,便宜無人機卻能蜂群戰術,成本低效果高。
他呼吁美軍得趕緊升級導彈和抗黑客通信網,不然優勢就沒了。這話聽著像在給自己打氣,但也透出焦慮:解放軍現代化速度太猛,2024年對臺周邊活動就漲了300%,常態化巡邏翻倍,演習從“溫水煮蛙”變成“快速沸騰”。
![]()
美智庫蘭德公司那些兵棋推演,多數模擬美軍介入后,解放軍登陸難成,但代價高,雙方損失慘重。帕帕羅在論壇上沒提具體數字,但強調美軍得為“現在就打”做準備,別等2027。
實際上,美軍已經在動,關島基地擴建,B-21轟炸機部署,AUKUS協議下澳洲核潛艇合作,全是為臺海預熱。解放軍這邊,實戰經驗雖缺,但裝備追趕快,火箭軍導彈庫存堆積如山,海軍艦艇總數超美,空軍隱身機成群。這不是誰贏誰輸那么簡單,而是場持久消耗戰。
帕帕羅點出解放軍“幾十年來沒應對過類似挑戰”,這沒錯,但忽略了中國人民志愿軍在朝鮮的硬骨頭精神,那時候裝備落后還頂住美軍,現在技術平起平坐,意志力只會更強。
美軍阿富汗十年拉鋸,扔了2萬億刀,最后灰溜溜走人,這教訓得記牢。臺海不是中東,美軍補給線拉得長,盟友菲律賓、日本雖幫忙,但本土壓力大。帕帕羅的表態,表面硬,里子是提醒國會多掏錢,2025財年預算里,印太司令部要的資金就多出20%。
![]()
歷史鏡像照見當下博弈
回想1996年臺海危機,那時候解放軍導彈試射,美軍直接派“獨立”號和“尼米茲”號航母群殺到臺灣地區東部,距大陸海岸不到800公里,艦上F-14巡邏,海峽風平浪靜,但對岸行動就收手了。那是美軍巔峰,航母無敵,解放軍海空弱雞。現在呢,風水輪流轉。
三十年過去,解放軍海軍從近海防御到遠洋護航,遼寧艦、山東艦下水,003型福建艦服役,艦載機J-15批量生產。空軍從蘇-27引進到殲-20國產,數量超300架。火箭軍東風系列從陸基到車載,精度米級。
反航母戰術有五招:彈道導彈遠距打擊,高超音速精準突防,轟炸機掛載反艦,核潛艇水下伏擊,跨介質導彈空水切換。
2024年環臺演習里,導彈齊射,潛艇出沒,轟-6K繞島,實戰味十足。
2025年2月帕帕羅在檀香山國防論壇上說,這些不是單純演習,而是“武統預演”,PLA在臺灣周邊活動廣域化,難分真假,隨時能轉攻擊。他擔心這變成“遮羞布”,大范圍封鎖偽裝成軍演。
![]()
但美軍也得面對現實,技術縮水不是嘴上說說。帕帕羅承認,解放軍無人機蜂群、飽和導彈攻擊,能壓垮宙斯盾系統。美巡航導彈貴,PLA東風-26一波覆蓋,成本效益高。
2025年6月,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報告說,如果PLA控臺,美軍得付出高代價,關島可能成火海。帕帕羅回應,說要建“無人地獄景”,用無人機和導彈填海峽,讓登陸成夢魘。這想法狠,但執行難,國會批錢慢,工業產能跟不上。
解放軍實戰雖缺,但演習補上不少,聯合-2024B那種,跨軍種、跨域,模擬美介入,全鏈條練。美軍“勇敢之盾”演習也猛,但盟友協調總有縫隙。帕帕羅的信心,部分來自這些,但更多是政治信號,給特朗普政府上臺后畫餅:協防臺灣是底線,別縮。
特朗普時代對臺政策松緊有度,但軍售沒停,現在拜登接棒,繼續加碼。帕帕羅多次說,西太平洋沖突波及全球,半導體鏈斷,經濟崩。臺灣地區防務部去年買的F-16V、潛艇模型,全靠美撐腰。
但話說回來,統一是內政,外人插手只會復雜化。美軍介入概率高,但勝算真那么大?兵棋推演分歧大,CSIS說美贏但慘,蘭德說PLA登陸可能。帕帕羅的“有信心”,聽著像壯膽,其實透出緊迫:得趕緊補短板。
![]()
美軍經驗老道,解放軍裝備猛進,博弈在拉鋸。帕帕羅的表態,邏輯上站得住,美軍文化是優勢,但忽略了意志和本土便利。朝鮮志愿軍當年裝備差還贏,現在解放軍海空平起,統一使命鐵板釘釘。
美軍得掂量,阿富汗笑柄別重演。臺海和平靠實力平衡,外力干涉只會火上澆油。中國統一進程不容阻擋,美軍叫囂再響,也擋不住歷史車輪。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