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評論
近日,重慶市在19個區啟動疫苗健康教育處方試點。根據試點方案,醫生在診療過程中可根據患者健康狀況和需要,主動給出疫苗接種建議,即開出“疫苗處方”。這一創新舉措有望疏通當前疫苗接種存在的堵點,為醫防融合打開新局面。
接種疫苗是預防和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動疾病預防控制事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將“強化疫苗預防接種”作為提升公共衛生干預能力的重要舉措之一。我國多年來堅持實行免疫規劃,兒童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疫苗針對傳染病防控取得顯著成效。
然而,我國居民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整體偏低現象仍然存在。以流感疫苗為例,國家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我國2022—2023年流感季疫苗接種率為3.84%。非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偏低現象存在復雜成因,包括公眾對疫苗接種的重要性和安全性認知不足,非免疫規劃疫苗價格較高等。
重慶此次試點構建“醫生主導、科室聯動、全程評估”的新型服務模式,其最大創新在于將疫苗接種納入臨床診療體系——具備臨床執業資格的臨床醫生或家庭醫生在接診過程中,根據需要同步開具“疫苗處方”。在疫苗品類設置上,聚焦成人常用非免疫規劃疫苗,將帶狀皰疹疫苗、人乳頭瘤病毒疫苗、流感疫苗等作為通用推廣品種,并根據科室特點補充特色疫苗。例如,急診科對接破傷風疫苗,犬傷門診側重狂犬病疫苗。這種融入具體診療場景的精準匹配,既貼近患者實際需求,也提高了服務的可及性。
值得注意的是,試點建立了全流程評估機制。重慶提出“疫苗處方轉換率”指標,跟蹤從處方開具到實際接種的轉化效果,并設定6個月、1年兩個評估節點,從公眾接種意愿、醫務人員知識態度行為、接種覆蓋率等多維度進行評估。這種嚴謹的設計為試點經驗的客觀評估和后續推廣奠定了基礎。
探索推進“疫苗處方”,是我國醫療衛生服務從以治病為中心向以健康為中心轉變的生動注腳。隨著試點不斷深入,相信會有更多“疫苗處方”轉化為健康保障。
![]()
直面健康熱點
分享真知灼見
![]()
文:王尚(媒體人)
編輯:楊真宇
校對:馬楊
審核:秦明睿 徐秉楠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