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記憶:夾皮溝里正在崛起的中國黃金博物館
一座承載紅色記憶的金礦,正悄然變身國家級文化地標!
在吉林樺甸市的群山環抱中,一座承載中國黃金工業百年記憶的夾皮溝金礦,正迎來嶄新的文化使命——中國黃金博物館項目已緊鑼密鼓地展開建設,即將向世人展示中國黃金產業的輝煌歷程。
![]()
黃金小鎮的文化新地標
2025年10月25日至26日,吉林省委書記黃強到樺甸市調研,實地考察了中國黃金博物館項目的施工進展。他強調要“以三維數字化并行模式推進工程建設,統籌抓好礦洞展覽設計、場館布展、消費促進等工作,確保如期高質量完成任務”。
![]()
10月25日至26日,省委書記黃強到吉林樺甸市調研,在中國黃金博物館項目現場實地察看施工進展。
這個位于吉林省樺甸市夾皮溝鎮的博物館項目,自2025年初就備受關注。2月14日,市委書記胡斌率隊到夾皮溝鎮調研時,就**實地踏查了博物館選址**,并指出中國黃金博物館建設和夾皮溝區域旅游發展工作是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
根據中國黃金集團招標文件,中國黃金博物館建設項目一期工程包括博物館主體建筑、至選礦廠車間連廊以及配套景觀、擋土墻、綠化、道路廣場等室外工程。項目**計劃在2025年12月31日前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
為何選址夾皮溝?
夾皮溝金礦絕非普通礦區,它有著“中國黃金第一礦”的美譽。自1820年有組織地開采黃金,夾皮溝金礦已延續生產204年,是我國現存歷史最悠久的黃金礦山之一。
夾皮溝金礦是**新中國接管的第一座機械化有色金屬礦山**,傳承了抗戰時期“產金抗日”的優良傳統,繼續著“產金報國”的紅色使命。因其悠久的歷史、開采深度之最以及累計產金之多,2006年9月,夾皮溝金礦被中國黃金協會命名為“中國黃金第一礦”,先后獲得“吉林省文物保護單位”“國家工業遺產”等多項榮譽稱號。
![]()
科學研究表明,夾皮溝金礦的主成礦期為2469-2475Ma,并有1800-2000Ma和272-130Ma的礦化疊加現象,構成了夾皮溝乃至中國與綠巖帶有關的脈型金礦“一老一新”的成礦格架。近年來的研究還顯示,夾皮溝本區中下戲臺、立山兩礦區金礦床保存狀況良好,下部仍有較大探礦潛力。
黃金博物館的宏大愿景
中國黃金博物館項目的定位遠不止于普通的博物館。據招標文件顯示,該項目以“傳承紅色基因、展現黃金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為使命,構建集歷史研究、文化傳播、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今年10月16日,樺甸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協視察夾皮溝百億級資源整合及其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情況時,視察組要求“**全面開展中國黃金博物館建設‘百日攻堅’行動**”,并強調要“強化正面宣傳引導,多維度展示項目建設成效、黃金文化底蘊及區域發展潛力,營造良好輿論環境”。
![]()
夾皮溝全景
與此同時,夾皮溝鎮正以“**紅**”“**綠**”“**金**”三色交融的發展思路,推動鄉村振興。
該鎮以“黃金大道(參數丨圖片)”32公里景觀帶為核心,精心栽植金葉糖槭,搭配山杏、云杉等鄉土樹種,串聯5個主題公園和10處微景觀。
同時,深度挖掘魏拯民紅色文化資源,在金石為開主題公園嵌入紅色標識,復原采金場景,實現紅色基因、采金文化與綠色生態的有機融合。
區域發展的戰略布局
中國黃金博物館的建設是吉林省G334文旅大通道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省委書記黃強在調研中強調,要通過G334文旅大通道,“把重點景區串聯起來,突出東北抗聯歷史的‘紅色’血脈、中國黃金博物館的‘金色’文化、森林河湖的‘綠色’生態,在‘十五五’期間規劃建設一條新的特色文化旅游產業帶”。
![]()
夾皮溝礦區廣場上的金牛雕塑。
這一思路與夾皮溝鎮的發展規劃不謀而合。視察組在10月16日的視察中還要求“**加快區域融合發展**”,將紅石湖旅游綜合開發同中國黃金博物館和寶戲臺金谷景區項目充分融合,加速建設黃金博物館和寶戲臺金谷景區項目,深度打造環紅石湖旅游項目。
未來展望
中國黃金博物館的建設,不僅是對中國黃金工業歷史保存與展示,更是對夾皮溝地區紅色基因、黃金文化和自然生態資源的整合與提升。
![]()
夾皮溝金礦二道溝礦展示的原礦石。澎湃新聞記者 談婧媛 圖
隨著2025年底項目竣工的臨近,一個集思想性、知識性、歷史性、文化性、經濟性于一體的國內乃至世界獨具辨識性的文旅目的地,正在夾皮溝這片金色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正如省委書記黃強所期待的,中國黃金集團與吉林省的強強合作,將共同建好項目,“**實現企業和地方共贏發展**”。
這座正在崛起的中國黃金博物館,必將成為吉林省乃至全國文旅版圖上的一顆璀璨明珠。
圖片來源 吉林日報 澎湃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