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國《軍事觀察雜志》公布的一組數據,像一顆驚雷炸響在全球軍迷圈。
中國空軍現役戰機數量達到2018架,首次超越美國空軍的1808架,成為全球空中力量新榜首。
![]()
這不是一次偶然的數字反超,而是中國空軍用76年時間走完的逆襲路,這場跨越標志著冷戰后“美國空中霸權”的格局被打破,全球空中力量的“后美國時代”,真的來了。
很多人會問戰機數量多就一定強嗎?答案是否定的,但中國空軍的2018架,每一架都帶著“硬核實力”,湊成了一套沒有短板的作戰體系。
先說咱們的中堅力量殲-10系列,目前已經有750多架在服役,其中最先進的殲-10C,早就達到了四代半戰機的水準。
它裝著咱們自己研發的渦扇-10B發動機,動力比以前強了一大截,還有一塊“千里眼”,有源相控陣雷達,能看得更遠、更準,連敵方隱身目標都能盯得住。
以前殲-10只能掛十幾種武器,現在能掛40多種,不管是打空戰、炸地面目標,還是對付海上艦艇,它都能扛活,堪稱多面手。
![]()
更貼心的是它有無憂慮操縱系統,飛行員不用費勁兒應對復雜操作,能專心盯著戰場,單靠這一點,戰場感知能力就提上去不少。
而負責“爭奪制空權”的殲-11系列,450多架的規模,是中國空軍的空優王牌。
升級后的殲-11BG,同樣裝了先進雷達,專門盯著敵方戰機打,海軍用的殲-11BH/BSH更厲害,能跟著航母出海,把中國空軍的作戰半徑往外推幾百公里,遠洋防御也有了底氣。
還有被稱為“炸彈卡車”的殲-16系列,350多架的數量,是全球最大的重型多用途機群。
![]()
它最牛的是載彈量足足有12噸,相當于能掛6枚重型導彈,或者一堆精確制導炸彈,一次出擊就能炸掉多個目標。
更關鍵的是它的電子戰型號殲-16D,能在200公里范圍內干擾敵方雷達,讓對方的防空系統變成瞎子,連美軍最先進的EA-18G電子戰機,都比不上它。
最頂尖的還要數隱身戰機梯隊,殲-20和殲-35。殲-20作為中國的“五代機王牌”,已經有300架部署在五大戰區,不管是東海巡邏還是南海警戒,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
它的隱身性能特別好,敵方雷達很難發現,還能掛射程200公里的霹靂-15導彈,能在敵方戰機還沒反應過來的時候就發起攻擊。
雙座版殲-20S更絕,能指揮一群無人機群毆,就算是敵方嚴密的防空網,也能撕開一個口子。
而殲-35是專門配合航母的艦載隱身機,目前有50架左右,雷達反射面積極小,適合鉆到高威脅區域打突擊,預計到2030年能有200-300架,到時候和殲-20形成高低搭配,隱身戰力會更猛。
光有戰機還不夠,中國空軍的體系支撐同樣拉滿。
![]()
現在咱們的四代半以上戰機已經有900架,是美軍的3.5倍,預警機隊伍超過70架,比日本、韓國、印度、英國、法國加起來還多。
其中空警-500A能靠運油-20空中加油,一次能在天上待幾十個小時,指揮能力全球領先,還有運油-20加油機,能給戰機空中補油,讓戰機飛得更遠、留空時間更長。
這么一套組合下來,不管是打空戰搞電子戰,還是遠程打擊,中國空軍都能單獨成軍,這才是真正的體系化力量。
![]()
當中國空軍在質和量上雙提升的時候,曾經的空中霸主美國,卻陷入了一場難解難分的中年危機,戰機老了、零件斷了、產能跟不上,連基本的戰備都快撐不住了。
美軍現在的主力戰機,大多是爺爺輩的,F-15C/D平均機齡30-37年,F-16C/D更老,超過32年,早就超出了設計壽命。
2024年,美軍F-16的墜毀事故比前一年多了18%,說白了就是飛機太老,機身結構老化,飛著飛著就出問題。
![]()
就算是五代機F-22,也沒好到哪兒去,生產線早就拆了,零件斷供,現在186架現役的F-22,能隨時出動的還不到60%,有時候為了修一架,還得從其他飛機上拆零件,拆東補西成了常態。
然后是戰備率拉胯,美軍本來想靠F-35A撐起五代機戰力,結果這款戰機的任務能力率只有51.5%,遠低于65%的作戰標準。
因為零件維修積壓太多,大修周期從計劃的120天拖到了180天,很多F-35A只能趴在機庫里等零件,根本沒法出門執行任務。
更尷尬的是,美軍戰機的航電系統大多停留在2000年代,很多老戰機連最新型的AIM-120D導彈都兼容不了,就算掛上去也打不準。
![]()
最頭疼的還是產能和預算困境,美軍計劃在2025-2030年投800億美元升級戰機,但一邊要支援烏克蘭,一邊要在印太地區部署兵力,錢被拆成了好幾份,根本沒法集中力量提升產能。
2025年美軍計劃采購42架F-35A,結果連退役戰機的缺口都填不滿,老戰機一年退一批,新戰機補不上,規模只能慢慢縮水。
美國的力不從心,在亞太地區的空中力量對比中,顯得更明顯。
中國空軍的優勢,早就不是略勝一籌,而是碾壓式的領先,就算把俄羅斯和印度的戰機加起來,都比不上中國。
![]()
俄羅斯空軍現役戰機924架,看著不少,但四代半及以上戰機占比還不到25%,大部分還是老掉牙的蘇-27、米格-29。
最先進的蘇-57五代機,年產量只有個位數,到現在也沒裝備多少,根本形成不了規模戰力。
印度空軍417架的規模,連中國的一半都不到,而且沒有五代機,唯一能拿出手的“四代半”戰機,是32架法國陣風。
而印度戰機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零件不通用,維修人員得學好幾套技術,經常出現有零件修不了的情況,堪稱萬國牌的噩夢。
![]()
中俄印三國戰機加起來,比中國還少677架,要是比質量,差距更大,中國的四代半戰機是俄羅斯的3倍多,印度連五代機都沒有。
更關鍵的是,中國空軍已經形成了體系化攻防的能力,殲-20常態化巡航,能隨時應對空中威,空警-500指揮預警,能盯著幾百公里外的目標。
運油-20給戰機補油,能把作戰范圍覆蓋到整個亞太。
![]()
不管是應對南海的挑釁,還是守護東海的空域,中國空軍都能快速反應,讓別有用心的國家不敢輕舉妄動。
中國空軍的優勢,不僅停留在當下,更在未來,咱們的軍工產能,正在讓中美空中力量的差距越拉越大。
現在中國戰機的量產速度,連美媒都忍不住驚嘆,殲-20和殲-16的年產量都在80-100架,也就是說,差不多3天就能造一架殲-20,4天造一架殲-16。
隨著福建艦的服役,它的產量還會往上提,未來中國隱身戰機的年產量,很可能突破200架。
![]()
美媒預測到2028年,中國五代機的總數會達到800架,全面超越美軍,到2028年,美軍五代機預計只有700架,想追中國都難。
有人會問,中國為啥要造這么多先進戰機?其實答案很簡單,76年前,新中國空軍只能靠湊來的戰機守護領空,那時候別國的戰機隨便就能飛到咱們的領空。
現在咱們造先進戰機,不是為了擴張,而是為了不被欺負,只有自己夠強,才能守住家門口的和平,才能讓別國有賊心沒賊膽。
![]()
76年前,開國大典上,中國空軍只有17架戰機,還得飛兩遍才顯得熱鬧。
如今,殲-20的轟鳴聲回蕩在祖國的天空,殲-35跟著航母駛向遠洋,預警機盯著每一片空域,加油機讓戰機飛得更遠。
![]()
中國空軍的登頂,從來不是為了和誰爭霸主,而是為了讓每個中國人抬頭看天時,能多一份踏實這片天空,有最先進的戰機守護,有最可靠的力量站崗。
我們能感受到的,不只是中國空軍的強大,更是一個國家的底氣,這就是中國空軍時代最實在的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