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9月,中南海熱鬧非凡,首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正在緊張進行。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商新中國的未來。
一次會議上,選舉新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是重中之重,結果揭曉時,毛主席以575票當選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總共576張選票中,竟有一票沒投給毛主席。
![]()
這一票究竟出自何人之手?一時間,大家紛紛猜測,最終答案卻讓人大感意外,那個人是張東蓀。
張東蓀是何許人也?他為何會在這個重要時刻沒有投票給毛主席。
張東蓀是個有自己想法的人,屬于那批最早傳播社會主義思想的人,可以說有一定遠見,可他的理念與中共堅持的馬克思主義有很大不同。
1919年五四運動期間,張東蓀積極宣傳基爾特社會主義,這種思想主張廢除工資制度,通過各種工會組織來運作國家。
盡管張東蓀有自己的想法,但抗日戰爭爆發后,很贊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把學生送到解放區,向抗日根據地運大批的醫藥,表現地盡心盡力,令人動容,頗有民族大義。
![]()
解放戰爭期間,張東蓀更是多次勸說國民黨高官傅作義,講起古都的珍貴,最終促成北平和平解放。
張東蓀做了很多貢獻,新中國成立后,他還是堅持自己的政治理念。
他主張在政治上向歐美的自由主義和民主主義看齊,在經濟上認為應該像蘇聯一樣,搞計劃經濟。
因此,也就不難理解,1949年的政協會議上,張東蓀為什么投下了反對票。
這張反對票,沒有引起毛主席的憤怒和不滿,當有人向毛主席匯報這件事時,主席認為這沒什么,代表們有不投他的權利,按照實際票數公布就好。
后來,張東蓀并未就此罷休,對毛主席提出的“一邊倒”外交政策不理解,不明白什么要親近蘇聯,疏遠美國。
不久,張東蓀為了緩和中美關系,私下與美國方面接觸,讓人難以理解的是,他通過中間人向美國表示中國沒打算和美國敵對,為了顯示自己的誠意,出賣了我國不少重要機密。
![]()
張東蓀的舉動很快被發現。有人認為應該以“叛國罪”被逮捕,毛主席壓下了大家的不滿,為張東蓀解圍,說道:把這件事作為“人民內部矛盾”處理。
毛主席一番話,幫助張東蓀“逃過一劫”。他當時還是大學教授,經此一事后已經無事可做,干脆開始在家種花種草,過上了退休生活。
1968年,動蕩的政治風潮席卷全國,張東蓀因曾發表過不利于人民政權的言論,被扣上“通敵”的罪名,遭到迫害。
張東蓀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不得已到醫院去休養,盡管身處逆境,依然保持知識分子的獨立和尊嚴。
1973年,張東蓀走完他的一生,享年87歲,彌留之際,妻子趕過來見他最后一面。
張東蓀的投票行為出于自己的個人政治立場,作為知識分子,他的想法書生氣十足,過于天真,不切實際。
![]()
毛主席沒有處置張東蓀,為他說了好話,可見胸懷的寬廣。正如毛主席所說:“代表們有不投我的權利,”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