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涉外法治
“十四五”時期,我國涉外法治工作緊緊圍繞國家發展戰略與全球治理需求,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法律服務與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進展,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全國政協委員、上海市新聯會會長張毅
“十四五”期間,國家高度重視涉外立法頂層設計,先后制定了反外國制裁法、對外關系法、外國國家豁免法、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條例等一系列具有標志意義的涉外法律法規。同時,全國人大常委會還制定了海警法、數據安全法、陸地國界法和關稅法等多部法律,這些立法舉措不僅有力反制外部的遏制打壓,明確我國對外交往的根本立場,更完善了國家安全、經濟主權等關鍵領域的法治保障,極大豐富了我國涉外法治體系,為新時代對外開放提供了堅實法律保障。
涉外執法領域,相關部門嚴格落實新出臺的法律規定,強化出口管制、貿易安全、跨境犯罪打擊等重點領域執法,提升了執法透明度和權威性。
涉外司法合作日益多元。2024年,我國辦理國際司法協助案件5644件,同比增長15.4%,其中刑事司法協助案件293件,在反腐追贓、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等跨境犯罪方面成效明顯。截至2024年12月,我國已與61個國家締結引渡條約共61項,與47個國家締結刑事司法協助條約/協定共47項,與17個國家締結移管被判刑人條約共17項,彰顯了我國司法工作的開放性與協作力。
涉外法律服務實現跨越式發展,爭議解決能力顯著提升。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我國,標志著我國在國際爭端解決機制中占據重要地位;“一帶一路”法律服務聯盟成立,匯聚全球優質法律服務資源。據統計,目前我國涉外律師達1.2萬余人,律所海外分支機構覆蓋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7家分支機構。同時,我國涉外仲裁、調解等多元爭議解決機制持續完善,仲裁案件數量和標的額大幅增長。5年來辦理涉外仲裁案件1.6萬件,標的額達7300億元,其中2024年受理4400多件、標的額近2000億元,與2020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00%和136%,我國逐步成為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優選地。
人才培養機制創新,高端人才隊伍初具規模。目前,我國建成國家級協同培養基地51個,開設涉外法治實驗班68個,實施國際合作項目73項。部分高端涉外法律人才赴港澳學習實踐,實現理論與實務、外語與專業的深度融合,為我國涉外法治發展注入了新動能。
展望未來,涉外法治建設仍任重道遠。我們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系統的思維、更加務實的舉措,繼續完善涉外法律體系,深化國際司法協作,提升法律服務能力,加強高素質人才培養,為參與全球治理貢獻更多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記者:徐艷紅 高志民
文字編輯:徐艷紅
新媒體編輯:洪琳
審核:周佳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