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角強于主角的一部電影
這是貳貳零陸看作品的第331影評
![]()
《一戰再戰》
(One Battle After Another)
好萊塢現在拍電影,大概比外賣送餐還著急,可偏偏有個叫Paul Thomas Anderson(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的導演不服,端出一盤慢燉三小時的《一戰再戰》。
![]()
再怎么說,他也是Daniel Day-Lewis(丹尼爾·戴-劉易斯)息影之作《魅影縫匠》(Phantom Thread)的導演,兩人也是合作了多次,能把自己的最后一次交給對方,也足于說明對其能力的肯定。
![]()
雖然這所謂的最后一部,也并未在當年得到好萊塢的青睞,好在為了兒子, 丹尼爾·戴-劉易斯選擇了再次回歸大熒幕。
然而,《一戰再戰》貌似講述的也是一場為了孩子的戰爭。
![]()
怎么說呢,看這部電影就像參加一場沒有暫停鍵的革命游行——走得很累,但路邊風景,確實有點意思。
從鏡頭到配樂,導演的簽名大到仿佛自帶水印,廣角鏡頭拍人群像在觀察螞蟻搬家,配樂重復到讓人懷疑音響卡帶。
![]()
最絕的是,他把左翼革命拍成了大型Cosplay現場,“法式75”組織熱血沸騰要改變世界,結果男主角鮑勃,連自己的閨女都搞不定,這大概就是傳說中的——改變世界,從輔導孩子作業開始。
小李子這次終于不用靠顏值吃飯了,畢竟,他也到了能演孩子父親的年紀(雖然他的女友們依然還是25歲)。
![]()
看他頂著松弛的皮膚在銀幕上狂奔,恍惚間有一種《泰坦尼克號》的杰克在搞一場《革命之路》的感覺。
但真正的驚喜來自 Sean Penn(西恩·潘),一個咬嘴唇、一個整理制服的動作,就把偽硬漢那點小心思全出賣了。
![]()
建議奧斯卡單獨給他頒個“一秒變影帝”特別獎。
至于Benicio del Toro(本尼西奧·德爾·托羅),這位哥穿著道服端著茶杯突然現身革命現場,宛如走錯片場的哲學系教授,他貢獻了全片99%的包袱。
![]()
配樂師大概和觀眾有仇,同一段鋼琴曲循環播放半小時,聽得人想給影院寫投訴信。
結尾的追車戲更是反套路,別人飆車是速度與激情,本片中像是科目二坡道考試現場。
![]()
當車子卡在坡頂時,銀幕前的自己和主角一起窒息,這哪是追車?分明是導演在考驗觀眾的膀胱(此時早已超過了兩小時)。
最后說點正經的,《一戰再戰》就像一鍋燉過頭的湯,料很足,但喝著有點累。
也許導演真正想說的是:改變世界很偉大,但學會當個普通人,才是真正的革命。
![]()
看完別忘點個文章最下面的“贊”和“在看”
來啊,等你點完后咱們一起喝點兒
如喜歡,請繼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