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將兄/文
阿里司法拍賣顯示,寧夏吳忠市同心縣韋州礦區韋三井田煤炭資源采礦權擬定掛牌拍賣,這個評估價超過15億元的煤礦采礦權,最終的起拍價為10.6936億元。
資料顯示,韋州礦區韋三井田位于同心縣韋州鎮和下馬關鎮南部西側,煤礦西北鄰韋四井田,東北鄰韋二井田,井田走向長約15km,傾斜寬約3~4km井田面積34.408平方公里,是寧夏慶華煤化集團有限公司的煤炭開采項目。
![]()
▲韋三煤礦所在地。 via 阿里司法拍賣
根據寧夏發展改革委關于寧夏韋州礦區韋三煤礦初步設計的批復顯示,該礦設計生產能力為150萬噸/年。而韋三煤礦的資源量31427.24萬噸,評估利用資源儲量28516.86萬噸,評估利用可采儲量15481.74萬噸。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在2024年8月,韋二煤礦拍賣時的評估報告顯示,該礦南北井的生產能力共計為150萬噸/年,資源量31427.24萬噸,評估利用資源儲量39764.73萬噸,評估利用可采儲量32063.73萬噸,評估利用可采儲量為20887.61萬噸。
當時韋二煤礦成功拍賣,成交價為19.3655億元。
可以說,僅從煤炭資源量和可采儲量來看,規模均略小于韋二煤礦的韋三煤礦,起拍價雖然突破10億元,但對比之下仍顯出了“價格優勢”。
那么,為啥就要賣呢?
公開資料顯示,韋二煤礦和韋三煤礦曾經均屬于寧夏慶華煤化集團。工商資料顯示,寧夏慶華煤化集團成立于2006年9月21日,注冊資本5.29億元,大股東為持股87.9%的新疆慶華礦業公司。向上穿透股權,新疆慶華礦業公司的股東為持股100%的中國慶華能源集團,而中國慶華能源集團的實控人為霍慶華。
在2010年《福布斯》發布的富豪榜上,霍慶華以65億的財富成為了內蒙古首富。
雖曾是內蒙古首富,但霍慶華和寧夏淵源頗深。
1961年出生的霍慶華16歲的時候,在部隊里面服役,直到22歲的時候退役。退伍轉業,霍慶華在寧夏石炭井礦務局醫院工作。
1990年,29歲的霍慶華脫崗,到寧夏煤炭職工大學經濟管理系學習。
每日經濟新聞曾報道稱,“外界少有人知曉霍慶華的原始資本積累是如何完成的。但當霍慶華再出現在眾人的眼前時,慶華集團雛形已現。”
亦有信息指出,霍慶華原本就是在寧夏長大。
1995年,通過招商引資,霍慶華在內蒙古阿拉善,做起了煤炭開采的生意。正趕上在21世紀初煤炭行業的“黃金時代”,霍慶華的商業帝國迅速壯大,在2014年的資產規模已達686.4億元,旗下共有50多家全資及控股公司。
但在2013年,隨著煤炭行業進入凜冬,慶華集團也遭遇“滑鐵盧”。
無論是韋二煤礦還是韋三煤礦,均被北京第三中級人民法院和北京金融法院查封。而國家稅務總局寧夏回族自治區稅務局在今年4月發布的信息顯示,寧夏慶華集團如今增值稅欠稅金額已超過1億元。
不過相比一些動輒千萬、上億的固定資產經常流拍,煤礦的采礦權一直在市場上炙手可熱。
以2024年為例,除了寧夏本地的韋二煤礦拍出19億元,還有內蒙古準格爾旗的神州煤礦拍出15億元。更早的2018年,山西華鹿陽坡泉煤礦采礦權更是拍出了40億元的天價。
其實從寧夏非私營單位人員工資采礦業排名第一、以及寧煤招聘井下操作工的火爆也能看出,煤礦依然是當下資產的硬通貨。即便身處債務與司法糾紛的漩渦,其核心價值——采礦權依然堅挺。
韋二煤礦已成功拍出,相距甚近的韋三煤礦命運又會如何呢?

□校對:英子 搖搖
□審核:老六 金子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