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Tess
公眾號| Tess外貿Club(Tess_2006)
01
參加廣交會,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拿到境外采購商證。
根據官方規定,只有:
持有國外護照、港澳回鄉證、臺胞證、華僑身份有效證件(中國護照+境外永久居留證/簽證)或中國護照+一年以上境外工作簽證的人才能辦理。
某種程度上說,能佩戴這張證的外國人,未必100%是做外貿的。
他們靠著天然優勢,憑借身份優勢申請到境外采購證,靠這張證在廣交會期間帶人進去賺點錢。
但是,如果是一個中國人佩戴著境外采購證,那幾乎客戶100%斷定,他就是做外貿的。
特別是那種佩戴者條形碼類型的境外采購商,這張證件本身就是一張老外貿人的身份背書。
早些年我都是佩戴展商的證去參展,后來為了便利,就辦了一張境外采購商的證,從此就不用年年辦新證了。
![]()
我已經連續八年沒有換過證,每年戴著境外采購商的證件去廣交會,去為不同國家的客戶挑選產品、談價格、要資料。
老外貿都知道,我這種角色早已在國際貿易鏈條里成為常態。
但我發現只要你長著一張中國臉,無論你是什么身份,有些中國參展商永遠是語氣生硬,態度倨傲,冷言冷語。
若聽到我說是幫國外客戶找產品,有些參展商立馬開啟查戶口模式:
- 你是哪里的?
- 你們公司哪里的?
- 你們客戶哪里的
- 客戶公司名字叫什么?
這種查戶口一樣的反問,讓人非常反感。
這些人以為自己很聰明,覺得能防住同行不來套價格,但其實他們連客戶可能以什么樣的方式出現都沒有搞明白,把很多優質客戶和實實在在的的訂單拒之門外了。
說實在話,我每次去廣交會,都是帶著100%的實單去的。
很多時候,選好供應商之后,在給客戶發郵件同時會抄送給供應商,這樣客戶后續就能直接跟供應商聯系,我就可以退出了。
換句話說,我認可了哪家供應商,哪家供應商接下來就能和國外客戶直接取得聯系,并得到我的背書。
為啥我不跟進而是讓客戶跟進?
那是因為我沒那么多時間和精力,除非那個產品剛好是我懂的,已經在我的供應鏈之內。
在全世界范圍內,只要涉及到和老外扯上關系,都會發現有種奇怪的現象:中國人只騙中國人,中國人只歧視中國人,誠不我欺。
02
我自己也常年在國外參展。
在展位上經常會遇到中國人,有些是留學生來陪同、有些是其他展商逛館、也有外貿公司前來探產品。
只要他們愿意停下來問,我從不拒絕介紹。
因為我知道,生意永遠不是線性的。
你以為無關的人,說不定就是下一個轉介紹者。
他今天不買,不代表他以后不買;
他不做這行,不代表他沒有朋友做這行。
我曾好多次遇到這種情況:一個看似路人的中國觀展者,試用過我們的產品后成了回頭客,或者轉身就把產品介紹給他的朋友,朋友最終成了客戶。
所以,我從不高看外國人,也不低看國人。
只看這個人有沒有認真了解產品,有沒有溝通意愿,有沒有可能性。
反觀那些對中國人查戶口的展商,無時無刻在暴露了自己的短板。
一是認知不夠,對客戶畫像看不清楚,只簡單粗暴地認為老外的面孔是客戶,中國人的面孔是競爭敵手。
二是格局太小,眼睛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以至于當外界的機會來了,他們也熟視無睹。
很多外貿訂單,特別是外貿大單背后的的操盤手,都是中國人。
他們不知道一個中國面孔、戴著外商采購證的人,背后代表的是哪個年采購千萬美金的公司;
他們不知道一個穿著普通的觀展者,手里是否攥著幾個歐洲品牌的選品預算;
他們更不知道,自己的冷漠態度,已經當場把他踢出了合作池。
講真,在一個展館有幾十家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參展商對主動上門咨詢的老外貿惡語相向、冷言冷語,這樣的企業能活下來,運氣成分很大。
外貿生意的世界很大,但展位很小。
我從不指望每個展商都熱情招呼,但至少,希望大家能放平心態,不要崇洋媚外,不要因為對方是中國人就默認他沒有價值。
生意的本質,從來不是提防別人,而是成就彼此。
順便說一下,對我熱情的參展商有三類:
1.外貿菜鳥,一看就是剛入行的;
2.外貿老鳥,或者公司老板;
3.認出我是Tess的人。
今天就這樣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