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XX公安局民警”
“不要泄密,按我說的去做”
近期
湘西的小學生彭彭(8歲)
因害怕家人“被抓”
被騙41100元
![]()
2025年8月31日下午
8歲的彭彭在家中玩手機時
接到網友打來的視頻電話
對方身著警服自稱某公安局警察
并出示“警官證”
謊稱彭彭家人違法需交罰款
否則其家人將進入監獄

彭彭因害怕家人被抓
按照“警察”的“指令”
拿爺爺的手機
并將支付密碼透露給“警察”
當晚20點30分左右
爺爺要拿回手機時
彭彭稱還未完成“任務”
會連累家人的

彭彭爺爺察覺是詐騙
立即拿回手機查看
發現名下41100元已全被轉出
立即撥打110電話報警
詐騙套路拆解
01
精準撒網,偽裝權威
騙子通過短視頻、游戲平臺、社交軟件主動添加學生,謊稱“網警”“檢察官”,甚至用AI換臉技術偽造警官形象。他們還會準確報出學生的姓名、學校等信息(可能從數據黑市購買),瞬間建立“可信度”。
02
恐嚇洗腦,制造恐慌
“你涉嫌犯罪!”“要抓你父母!”“會影響考學!”騙子用這些話術瘋狂施壓,甚至偽造通緝令、逮捕令,讓孩子陷入極度恐懼。未成年人對“警察”“法官”天然敬畏,騙子正是利用這種心理弱點實施精神控制。
03
切斷聯系,隔絕求助
騙子會命令孩子:“這件事不能告訴父母和老師,否則全家都完了!”讓孩子躲到房間、廁所操作手機,刪除聊天記錄和轉賬記錄,切斷與外界的聯系。
04
轉賬吸血,榨干賬戶
誘導孩子用家長手機掃碼支付、開啟屏幕共享、輸入驗證碼,甚至直接獲取銀行卡密碼。有的騙子還會讓孩子申請網貸,將錢轉到所謂“安全賬戶”。
警方提醒
公安機關絕不會通過視頻通話
辦理案件或要求轉賬
家長給孩子手機時
應設置兒童模式
并定期更換支付密碼
遭遇類似情況
立即撥打110并保存聊天記錄
來源:湘西公安
聲明: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平臺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