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方的朋友們怕是都體驗了 “一秒入冬” 的魔幻,前幾天還短袖加薄外套,這兩天就裹著羽絨服瑟瑟發抖了。社交平臺上,“降溫后的惡心穿搭” 成了熱門話題:有人曬出“出門扔垃圾式”混搭,睡衣外直接套毛衣,再披件顏色不搭的舊外套;有人吐槽 “衣服撈到哪件穿哪件”,反正不成套;還有人一手拎著塑料袋出門,自嘲 “順路還能撿點廢品”。
![]()
圖源:網絡
這些“丑穿搭”看似不講究,卻暗合了秋冬保暖的健康邏輯。在秋冬交替、氣溫驟降的日子里,身體最怕冷的幾個部位,正是他們重點照顧的地方。
頭頸部:全身的“溫度開關”
你有沒有發現,一旦不戴帽子出門,整個人就會瑟瑟發抖?這是因為通常冬季我們身上的其他地方都包裹得很嚴實,頭頸部是人體散熱最快的區域之一,中醫也認為頭部陽氣最集中,也最容易散失熱量。
頭部受寒不僅影響體溫,還會連帶引起血管收縮、血壓波動,甚至誘發偏頭痛。頸部更是重要的“交通樞紐”,大血管和呼吸道都集中于此,受涼可能引起喉嚨不適、頸椎僵硬。
國外的寒冷作業環境指南中指出:保持頭部和頸部溫暖有助于穩定核心體溫,減輕寒冷壓力反應。所以,出門戴帽子、圍圍巾,是保護腦和心血管的最直接方式。
胸背:守護心肺的“護心甲”
為什么有些人一到冬天就容易心慌、氣短、胸悶?
答案往往在“冷刺激”上。寒冷會讓外周血管迅速收縮、血壓上升、心率加快,心臟負擔驟增。
有數據顯示,心肌梗死、中風等心血管事件在冬季明顯高發[1]。2023年發表于《Environmental Health》的一項系統綜述顯示,低溫暴露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呈顯著正相關[2]。
因此,胸背保暖尤為關鍵。貼身穿一層保暖內衣或羊毛衫,出門加上擋風的外套,不僅能減少冷空氣對胸腔的直接刺激,還能穩定體表溫度,降低突發風險。別忘了背部——那是肺部的“后門”,受涼容易誘發咳嗽、支氣管炎等呼吸道問題。護心,也要護“背”。
腹部與腰:核心區的“恒溫系統”
腹部聚集著消化、泌尿、生殖等重要器官,尤其女性和老年人,對溫度變化更為敏感。腹部受寒,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痛經加重、膀胱刺激增加等問題。
腰部則是腎區所在,受涼容易引起腰部肌肉緊張或疼痛。長期久坐、缺乏運動的人,一旦寒冷侵襲,腰酸背痛的情況更明顯。
因此,秋冬季節應當守住“腰線”——別讓風鉆進衣服里。可以選擇高腰褲、護腰帶或加絨打底衫,尤其在久坐辦公或清晨出門時。
腳:身體的“溫度報警器”
“寒從腳起”, 腳部距離心臟最遠,血液循環慢,受涼后會迅速影響全身溫度。英國加的夫大學的研究曾做過一個有趣實驗:志愿者只需把雙腳泡在冷水中20分鐘,就有近三分之一的人在隨后幾天出現感冒癥狀[3]。研究者認為,腳部受寒會降低局部免疫防御,使潛伏的病毒更容易“趁虛而入”。
此外,腳冷還會反射性引起鼻腔血管收縮,讓呼吸道黏膜干燥,更易感染。因此,家里常備幾雙厚襪子和保暖鞋,睡前泡腳、出門防滑,既能防感冒,又能促進睡眠。
![]()
這兩個保暖誤區,要注意
1.“秋凍要適度”:不是所有人都能 “硬扛冷”
民間說 “春捂秋凍”,但體質弱的人(老人、小孩、心腦血管患者)不能盲目凍。這類人群受涼后,更容易出現發熱畏寒、血管收縮等問題。比如老人血管彈性差,受涼后血壓可能驟升,增加中風風險;小孩免疫系統沒發育好,凍一次就可能感冒發燒。網友們不硬扛、及時加衣的做法,其實比 “追求秋凍” 更適合大多數人。
2. “不冷就不用加衣服”:“不冷” 不等于 “暖和”
很多人覺得 “我不冷,不用穿秋褲”,但“不冷”與“暖和”有天壤之別。人體對冷的感知來自溫差,當體溫偏低時,對寒的感受會變弱,即不是真的不冷,而是身體已經適應了低溫,此時寒氣已經在侵入體內。等到真的覺得冷時,可能已經受涼了,容易引發關節痛、腸胃不適。
結語
秋冬交替的冷空氣,總是來得突然而猛烈。人們的身體需要一個“適應期”。這個時候,別盲目追求風度而舍棄溫度。那頂毛線帽、那條秋褲、那雙厚襪子,也許正幫你避開一次感冒、一次頭痛、一次心慌。
參考資料:
[1]Xu B, Liu H, Su N,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winter season and risk of death from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 study in more than half a million inpatients in Beijing, China. BMC Cardiovasc Disord. 2013 Oct 30;13:93. doi: 10.1186/1471-2261-13-93.
[2]Fan JF, Xiao YC, Feng YF, et al.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cold exposure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outcomes. Front Cardiovasc Med. 2023 Mar 27;10:1084611. doi: 10.3389/fcvm.2023.1084611.
[3]Johnson C, Eccles R. Acute cooling of the feet and the onset of common cold symptoms. Fam Pract. 2005 Dec;22(6):608-13. doi: 10.1093/fampra/cmi072. Epub 2005 Nov 14. PMID: 1628646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