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宣布對俄羅斯最大的兩家石油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和盧克石油公司——實施制裁后,輿論一片鼓舞。
一方面因為這是川普政府首次對俄“不友好”,表明“二普”之間的關系并非如想像中那么鐵,川普的立場是可以改變的。
另一方面,這兩家公司確實非常重要,它們占了俄羅斯35%的石油煉制、30%的原油產量和15%至20%的天然氣產量;最有震懾力的是附帶的二級制裁,任何國家購買它們部分子公司的石油天然氣都將受到制裁。
印度官員表示,他們將把俄油占原油進口比例降至0%;C國國有公司也悄悄停止進口俄油。
看起來很厲害吧。“彭博社”稱此項制裁是“非常沉重的打擊”,到明年年底,有望給俄造成500億美元的損失。
但Putin說了一句大實話:制裁確實有一些影響,但遠遠不會造成嚴重后果。川普回應說,“我很高興他這么說”,6個月后再來看看效果如何。
這番對話貌似隔空互懟,但實際上不過是互訴衷腸的調情。
烏克蘭情報部門梳理后發現,制裁針對的是遭受烏克蘭無人機襲擊的12家主要煉油廠中的8家,最大的4家煉油廠不在制裁范圍內,32家主要煉油廠中的21家也不在制裁范圍內,未受烏軍襲擊的20家煉油廠中,只有3家在制裁范圍內。
![]()
總結起來說:川普政府制裁的都是遭到烏克蘭無人機襲擊后減少或停產的煉油廠,而那些沒有受到襲擊仍然正常生產的煉油廠幾乎都沒有受到制裁。
這種虛晃一槍式的制裁再次表明:川普護俄可謂用心良苦。
如果川普真心實意要制裁,就應該針對所有的煉油廠,并且瞄準影子船隊——歐盟就是這么做的。畢竟印度要從俄國買油必須用船來運輸。
美國的制裁還有一個惡果——國際油價應聲暴漲5%。
估計俄國人眼淚都笑出來了。
借此機會,我來回應一下部分讀者的評論。一直以來,都有讀者發評論痛批歐盟,罵它軟弱虛偽,認為歐盟如果真想幫烏克蘭,就應該在戰爭爆發時就立刻全面徹底地停止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天然氣。
我告訴大家:歐盟既做不到,也不應該這么做。理由如下——
首先,對能源的需求是剛需。如果歐洲徹底放棄俄國能源,歐洲人根本無法買到足夠的能源,即便買到價格也要貴出很多,那將嚴重影響歐洲民眾的生活,并因此導致歐洲民眾反對支持烏克蘭。
大家還記得,戰爭爆發不久,歐盟國家就開始向烏克蘭運送武器,俄國的反應是減少向歐洲供應石油天然氣,梅德韋杰夫嘲笑歐洲人需要上山撿樹枝燒火取暖,歐盟因此指責其將能源當武器。
為也避免歐洲的能源荒,拜登于2022年8月屁顛屁顛地跑到沙,低三下四地請沙特增產石油。
![]()
此舉等于自打耳光——因為“卡舒吉事件”,拜登曾發誓要讓沙特成為國際賤民。
當時簡中區網絡上,鋪天蓋地都是沙特王儲本·薩勒曼羞辱拜登的報道和評論。
那時候,不是歐盟是否不買俄國能源的問題,而是俄國愿不愿意賣歐盟的問題。
其二,直接切斷俄國能源會打破國際能源市場的供需平衡,導致國際油價暴漲。
我一而再、再而三地說過,歐洲停止購買俄國能源只能一步一步慢慢來。當俄國能源賣不掉囤在家里后,需要有新的能源供應填補它留下的空白,國際能源市場才能保持供需平衡,才不會導致能源價格大幅上漲。
所以歐盟逐步減少購買俄油并實施限價策略是最佳方案。
能源價格暴漲的后果有多嚴重,大家問一下人工智能就知道——會讓世界上很多貧困地區陷入饑荒,大量貧困人口會餓死。
當時拜登的做法是: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石油出口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以此增加國際能源市場的供應,保持供需平衡。因此我們看到,盡管歐洲逐步減少購買俄國能源,國際油價不漲反降。
但川普不管這些,他先轟炸伊朗,現在又對委內瑞拉大兵壓境,使得這兩國的石油運不出去。因此,美國宣布對俄羅斯石油公司的制裁后,國際油價立刻應聲而漲。
川普若真想限制俄油,就應該放松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的制裁。這不是什么復雜的邏輯,即便川普自己不懂,他的顧問們都應該心知肚明。
可見,川普對俄所謂的“制裁”,只是個假動作。昨天,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表示,“二普會”“并未完全排除”,只是暫時推遲,待時機成熟后再會面。
對烏克蘭真正的支持,只能是來自歐洲。
我昨天的文章介紹,澤連斯基赴布魯塞爾參加的歐盟理事會會議,重點要討論的就是給烏克蘭“賠償貸款”的議題。
他在會上敦促歐盟歐盟推進資助烏克蘭戰爭的計劃,用凍結在歐洲的俄羅斯資產作為“賠償貸款”。
![]()
馮德萊恩于今年9月份提出“賠償貸款”計劃,就是利用歐盟凍結的約2000億歐元俄國資產作擔保,向烏克蘭提供1400億美元的0利息貸款,將來烏克蘭得到俄國的戰爭賠款后再償還。
由于這些凍結資產主要存放在比利時的歐洲清算銀行,比利時擔心:戰爭結束之后,俄羅斯打官司要求其歸還資產時怎么辦?
比利時提出一個方案,將來俄國人要拿錢,比利時又無錢可還時,由歐盟27國共同承擔風險。比利時首相德韋弗表示,如果這個要求得到滿足,他將推動促成“賠償貸款”方案。
但歐盟國家也無法作出承諾。倒不是他們不愿意承擔責任,而是因為他們也面臨一個問題——過高的債務導致國家信用等級被降低。尤其是債務規模較高的法國,降低信用等級可能讓該國經濟陷入困境。
這是一個新問題,歐盟還需要繼續探討,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因此,昨天的會議決定,將“賠償貸款”計劃推遲到12月份。
我個人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歐盟會找到對策。
為了讓烏克蘭無需因該計劃的延期而擔心失去對戰爭的經濟支撐,澤連斯基通報說,歐盟成員國一致決定不僅在明年,而且在2027年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財政援助。
歐洲人很清楚,這場戰爭大概率還要持續2-3年,甚至更久。
俄國人也知道,他們同樣在積極為長期戰爭做準備。
烏克蘭情報部門公布了俄羅斯國防部采購文件(2024-2027 年),披露了大規模導彈訂單和成本。關鍵數字包括——
303 枚伊斯坎德爾-K (9M728) 巡航導彈;
1202 枚多種型號的伊斯坎德爾-M (9M723) 彈道導彈。
18枚新型9M723-2導彈(可能是“伊斯坎德爾-1000”,射程 500-1000 公里);
95枚9M729導彈(射程超過 2,000 公里);
690枚Kalibr導彈(2022-2026 年);
1225枚Kh-101巡航導彈;
188枚匕首高超音速導彈;
240枚鋯石高超音速導彈(2024-2026年);
32枚“產品506”巡航導彈。
![]()
總體而言,俄羅斯計劃到2025年底部署約2500枚新型導彈,表明其不僅計劃長期作戰,甚至在為與歐洲發生沖突做準備。
歐洲想避免戰爭,最佳方案就是堅持向烏克蘭提供援助。
對歐洲來說,這點錢真不算什么事。他們要做的就是提高歐洲民眾的共識,確保烏克蘭在未來三年內有能力維持現狀。
因為川普的任期結束后,美國就會回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