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安全報告》,歐洲多國居民在夜間獨自行走時的安全感處于全球較低水平。令人意外的是,意大利和法國兩國的民眾安全感甚至低于盧旺達、伊拉克和孟加拉國等通常被認為局勢不穩的國家。
歐洲新聞臺(Euronews)報道,報告由民意測驗公司蓋洛普(Gallup)發布,基于對全球144個國家和地區共14.517萬名15歲及以上成年人的調查,評估了公眾對夜間獨行安全性的主觀感受。結果顯示,全球平均有73%的成年人表示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或地區夜間獨行時感到安全,這是自2006年該調查啟動以來的最高水平,較十年前上升了13個百分點。報告指出:“這一現象令人震驚——我們正經歷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多規模的武裝沖突,然而稱自己社區安全的人數卻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從區域來看,亞太地區居民安全感最高,達79%;西歐以77%位居第二,高于中東和北非地區(74%)。然而,在歐洲內部,國家間差異顯著:在安全感排名前十的國家中,僅有挪威一國來自歐洲,其安全感高達91%;丹麥和科索沃并列歐洲第二,安全感均為89%,分別排在全球第11位和第12位。
意大利成為歐洲安全感最低的國家。僅有60%的意大利人表示夜間獨行感到安全,這一比例在全球144個被調查國家中排名第95位,低于烏克蘭(62%)、尼加拉瓜(63%)、毛里塔尼亞(64%)和尼日爾(67%)。
法國的情況稍好,73%的居民感到安全,全球排名第56位。但這一排名仍落后于西班牙(81%)、德國(78%)和英國(76%)等歐洲鄰國,也低于埃及(82%)、孟加拉國(74%)和伯利茲(74%)等非歐洲國家。
報告還揭示了全球范圍內的顯著性別差距。平均而言,32%的女性表示夜間獨行時不安全,而男性為21%。在歐盟國家中,有五個國家位列全球“安全感性別差距最大”的前十名。其中,意大利的性別差距最為突出,達32個百分點:76%的意大利男性感到安全,而女性僅為44%。
報告分析指出,這一差距與暴力犯罪的性質有關:“56%針對女性或女孩的故意殺人案由親密伴侶或家庭成員實施,而男性受害者中這一比例僅為11%。男性更可能在公共場合遭遇致命暴力,但在非致命暴力的報告率上,兩性差距較小。”
值得注意的是,主觀安全感與客觀安全狀況之間存在偏差。《全球和平指數》綜合謀殺率、暴力犯罪、槍支獲取、恐怖主義和政治穩定等客觀指標,提供更全面的安全評估。數據顯示,許多歐洲國家的實際安全狀況優于民眾感知。
例如,德國在《全球和平指數》中排名第20位,但民眾安全感僅排第34位;意大利和英國的居民也明顯低估了本國安全水平,感知排名與實際安全排名分別相差62位和15位。相反,法國人對安全的認知偏高:其主觀安全感排名為第56位,但在《全球和平指數》中僅列第74位。
盡管法國在主觀感受上落后于孟加拉國(74%)和盧旺達(73%),但其實際安全狀況仍優于這些國家。盧旺達在《全球和平指數》中排名第91位,孟加拉國更是在第123位。西班牙則表現出較為平衡的認知,其在《全球和平指數》中排名第25位,在蓋洛普調查中排名第29位,感知與現實基本一致。
此外,報告還觀察到全球不同地區的安全感知趨勢變化。前蘇聯陣營國家(不含俄羅斯)在過去二十年間安全感提升了34個百分點,達到71%,增幅居全球之首。若趨勢持續,該地區有望超越北美(72%)。而北美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自2006年以來僅有的兩個安全感下降的地區,降幅為4%。
全球范圍內,安全感最低的地區仍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僅有50%的居民表示夜間獨行感到安全。
(歐洲時報/ 李璟桐編譯報道)
編輯:沐橙園
點在看分享好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