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市中心城區計劃于
11月1日啟動熱態運行
縣城計劃提前5天熱態運行
日前,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城鎮集中供熱典型經驗做法》,推廣各市提前謀劃、科學部署、閉環落實,在供暖季前有序開展供暖準備工作的典型做法。其中,包括《臨沂市扎實開展供熱“冬病夏治”工作》。
相關做法
近年來,臨沂市聚焦“冬病夏治”,提升供熱保障能力,上個采暖季供熱訴求同比下降85%。今年以來,臨沂市認真貫徹省、市部署要求,將停暖之日作為修暖之時,全面啟動“冬病夏治”工作,累計投資約8.47億元,實施熱源建設、檢修維護、智慧供熱等804個項目,影響供熱的堵點問題基本得到解決。
一、加快熱源和管網建設改造。實施熱源項目3個,其中恒新電廠新建熱電聯產機組、國能費縣電廠首站擴能已完工,陽光熱力技改擴能項目預計10月底投運,采暖季新增供熱能力1400萬平方米。全市計劃新建清潔取暖設施170萬平方米,完成190萬平方米;全市計劃新建供熱管網10公里,完成15公里。
二、加強供熱設施檢修。組織熱源企業深入開展機組、鍋爐等熱源設備維護,對汽輪機、發電機等設施設備進行檢修,目前,全市18個熱源檢修項目全部完成。組織供熱企業對供熱首站、主管網等設施進行巡檢,更換補償器、閥門等,保障設施安全平穩運行,全市48個管網檢修項目已全部完工。
三、全面整治重點小區。全市累計排查整治問題集中小區608個。建立臺賬、分析問題、分類施策,對換熱站進行清洗除污,更換循環泵、板換;改造老舊庭院管網,更換樓前閥、單元閥;更換樓內老舊立管、入戶端鎖閉閥,解決設施短板問題。
四、積極推進智慧供熱建設。推進二網平衡改造,選取31個小區進行試點,加裝二網支線閥、更換單元閥,解決用戶冷熱不均問題。加裝室溫采集裝置,全市累計加裝1.3萬臺,實時監測室溫變化,為精準調控和效果評價提供支撐。升級供熱信息化平臺,實現熱源、首站、換熱站及用戶室溫的全方位監控,匯聚運行關鍵數據,實現智能分析調度。
五、提前做好供熱準備工作。深度融合“四位一體”服務機制與網格化治理,依托社區黨組織、網格員、供熱企業及物業企業構建起協同聯動的服務體系,前移服務關口,主動走訪排查隱患、開展供熱宣傳,提升供熱服務質效。在運行保障方面,已完成全市供熱系統注水打壓,并啟動了冷態運行,中心城區計劃11月1日熱態運行、縣城計劃提前5天熱態運行,確保供熱系統處于良好待運狀態。加強煤炭儲備,目前全市已儲煤68.5萬噸,平均可用30天。組織開展全市供熱應急演練,模擬高溫管網泄漏搶修等場景,提升供熱應急處置能力。
六、加強行業監督。市政府分管同志先后7次現場調研、召開會議,督導“冬病夏治”進度。市住建局靠上抓落實,統籌運用現場檢查和調度、督辦等方式,召開現場推進會3次,下發督辦單8件,發布宣傳視頻5期,扎實推進供熱問題整治。
莒南清新熱力 有限公司發布的《 》顯示,本采暖季供熱期為120天,計劃從11月15日開始至次年3月15日結束。
另據莒南融媒,目前,全縣集中供暖已實現城區49平方公里全覆蓋,大力源熱電廠與永能生物電廠雙熱源總設計能力達752萬平方米,足以支撐2025-2026采暖季561萬平方米的供暖需求,惠及425個小區的5.2萬戶居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