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新聞記者 章勝 見習記者 韓元元)正值豐收時節(jié),連綿陰雨卻為秋收工作帶來嚴峻考驗。面對不利天氣,沭陽縣迅速行動,緊扣一個“搶”字,全面打響一場“與天爭時、與雨賽跑”的秋收“攻堅戰(zhàn)”,全力守護廣大群眾的勞動成果。
組織有力,織密秋收“責任網(wǎng)”
10月17日,沭陽縣委常委會召開會議,聽取全縣秋收秋種工作開展情況,要求全縣上下扛牢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和農情動態(tài),按照“先熟先收、有澇先收、易損先收”原則,強化統(tǒng)籌調度,通過暢通信息渠道、科學調配農機、落實服務保障等舉措,扎實做好搶收搶烘搶種等各項工作,確保秋糧顆粒歸倉、安全入庫。
![]()
基層一線組織體系高效運轉。章集街道迅速成立由53人組成的駐村工作組,分赴21個村居靠前指揮;沂濤鎮(zhèn)推動村黨員干部全面下沉,構建“鎮(zhèn)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組、黨員包戶”三級網(wǎng)絡服務體系。此外,各地還充分運用“微信+大喇叭”方式,通過“定時播報+動態(tài)插播”,及時將天氣信息和搶收指令傳達到位。
多措并舉,打響田間“搶收戰(zhàn)”
面對陰雨天氣帶來的收割窗口期短、農田濕度大等困難,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全面加快搶收進度。章集街道搶抓近期短暫晴好天氣,組織112臺聯(lián)合收割機和上萬名勞動力晝夜連續(xù)作業(yè),人歇機不停,全力搶收成熟稻谷。沂濤鎮(zhèn)針對部分積水倒伏地塊,迅速動員群眾采取人工收割水稻的方式,最大限度減少損失。對集中連片、成熟度高的田塊,沂濤鎮(zhèn)則緊急調配高性能聯(lián)合收割機進行突擊搶收,確保稻谷及時離田。
![]()
在搶收過程中,各地特別關注困難群體需求,各鄉(xiāng)鎮(zhèn)(街道)組織黨員助收隊、志愿者服務隊,為缺乏勞動力的家庭提供從收割、運輸?shù)戒N售的全流程幫扶,真正做到“不留一戶、不漏一塊”,讓秋收路上“不落一人”。
攻堅克難,筑牢產(chǎn)后“防護網(wǎng)”
糧食能否安全入倉,烘干與晾曬至關重要。面對傳統(tǒng)曬場因陰雨天氣無法使用的困境,章集街道主動騰出機關大院、文化廣場等公共場地供農戶攤晾糧食。
![]()
與此同時,全縣122處糧食烘干點全面啟動,晝夜運轉,成為應對連陰雨的“定心丸”。在李恒鎮(zhèn)的一處烘干車間里,12組大型烘干機持續(xù)作業(yè)。“今年雨水多,日烘干量比去年增加近五成。我們及時增配設備,所有機器24小時滿負荷運行。”該車間負責人湯茂娟介紹。
劉集鎮(zhèn)12處烘干點同樣繁忙,50臺(套)設備晝夜不停,實現(xiàn)“收割即烘干、進倉不發(fā)芽”。農戶劉二偉感慨道:“多虧有這些烘干設備,我家?guī)兹f斤水稻才能順利進倉。”
全力護航,保障服務“不斷鏈”
這場與時間的賽跑,離不開全方位的服務保障。面對烘干點用電量激增的情況,國網(wǎng)沭陽縣供電公司對全縣烘干點實施“一點一策”專項巡檢,實時監(jiān)測負荷變化情況,及時排除安全隱患,并建立24小時聯(lián)絡機制,確保“接訴即辦”,為糧食烘干提供穩(wěn)定的電力支撐。
![]()
在銷售環(huán)節(jié),沭陽縣發(fā)改局提前部署,通過落實政策補貼、暢通收儲渠道、加強市場監(jiān)管,堅決守住農民“種糧賣得出”底線。
此外,沭陽還及時公布全縣烘干點分布圖及農機應急服務聯(lián)系方式,指導農戶根據(jù)天氣變化適時收割、就近烘干,以下沉式服務精準對接群眾需求,為秋收秋種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