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金秋時節,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第二故鄉”福建,從碧波萬頃的美麗海島到敢為人先的經濟特區,山海之間留下殷殷囑托,八閩大地回蕩奮進強音。
“閩姐姐”推出“足跡·奮進·答卷”專欄,讓我們沿著習近平總書記的考察足跡,在青山綠水間感悟思想偉力,共同書寫新時代福建婦女事業高質量發展的出彩答卷!
在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廈門片區這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上,澎湃著的不只是制度創新的浪潮,更閃耀著巾幗力量的智慧與擔當。在廈門自貿片區,以規劃建設局局長張慧瓊等為代表的女性工作者群體,以集體智慧破解發展壁壘,用協同改革惠企便民,其卓越的探索與實踐,共同譜寫了中國新時代對外開放的動人“巾幗樂章”,匯聚成昂揚奮進的“廈門強音”,展現了“半邊天”的獨特風采與磅礴力量。
巧用創新“金鑰匙”
破解口岸“堵點痛點”
海風拂過廈門遠海碼頭,一艘來自澳大利亞的巨輪緩緩靠泊,橋吊起舞、集卡穿梭,一派繁忙卻井然有序。就在兩小時前,一批進口原木已通過“查驗分流”系統精準直達查驗場。這背后,是廈門自貿片區一項重要的制度創新——“智能云分流”。
![]()
張慧瓊在碼頭調研
“通過海關、碼頭、單一窗口的數據共享,貨物到港后無需企業預約,系統自動分流,需查驗的直送查驗場,無需查驗的即刻裝船或提離。”廈門片區規劃建設局局長張慧瓊指著實時跳動的數據流說到,語速快而清晰。她從事自貿區建設已整整十年,親歷并推動這場口岸革命的每一步。她說,通過海運進口“卸船分流”,查驗的進口集裝箱由至少2次碼頭吊柜裝卸和運輸,壓縮為1次裝卸和運輸,流轉時間平均減少3小時以上,每年可為企業節省成本約468萬元。
在張慧瓊看來,真正的挑戰從來不只是技術,而是“人”和“制度”的協同。她語氣堅定地說到:“自貿區的使命就是闖、是試,是要打破部門壁壘,把‘孤島’連成‘大陸’。”
2024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廈門自貿片區時,在建設成果展前駐足良久。撫今追昔,習近平總書記感慨地說:“編這個規劃的時候,自由港怎么搞?人員如何自由進出?金融、貨幣政策什么樣?不知道,就去摸索,試點先行,摸著石頭過河。看到今天的廈門,我們感到很欣慰。我們在這里參與了創業,如今的發展,比我們當時想象的還要好。”
廈門自貿片區的使命是為國家試制度、測壓力、探新路,堅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為引領,以制度創新為核心,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戰略的同時,努力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促進地方高質量發展創造先行試點的機遇。因此,自貿區的工作需要跨部門合作,還需協調海關、海事、邊檢等垂管部門,如何打破部門之間的孤島問題,推動相關部門在各自領域改革創新,成為了最大挑戰。
甘當服務“先行者”
繪就跨境貿易新圖景
作為女性建設者,張慧瓊擅長捕捉微觀需求,在企業調研中了解企業困難,解決企業所需。今年初夏,她注意到東南亞榴蓮進口通關慢等痛點,立即牽頭廈門海關、碼頭公司等單位組建榴蓮專項小組,這也是廈門市首次針對特定水果成立專項服務小組,將越南至廈門的榴蓮運輸時間壓縮一半,幫助企業進口榴蓮搶“鮮”登陸。5月以來,廈門港已完成東南亞進口榴蓮業務超過1.25萬噸,貨值超7232萬美元,平均檢測周期控制在2天以內。
![]()
組建榴蓮專項小組召開廈門口岸榴蓮進口業務保障專題會議
她牽頭推動的國際貿易“單一窗口”、關檢一體化互認模式、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創新不動產登記工作模式、優化用電環境、主動參與制定國際海事運輸規則等六項舉措,被國務院納入“全國自貿試驗區最佳實踐案例”;象嶼零碳綜保區作為全省唯一園區案例獲評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創新關地協同集成化改革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案例被選為“全國十大優化營商環境創新實踐案例”;廈門口岸在全國海運集裝箱口岸營商環境測評中獲評最優成績。
在制度創新領域,她聚焦集裝箱式儲能鋰電池出海難題,推動出臺《廈門港集裝箱式鋰電池儲能系統海上安全運輸指南》,依托海絲中央法務區自貿先行區優勢,制定集裝箱鋰電池國際海運合同推介范本,實現了國際海運管理、技術、服務多維度的制度突破,形成在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層面對接國際高標準開放的具體實踐。截至2025年8月,廈門已完成集裝箱式鋰電池出口額超90億元,助力福建省鋰電池出口總值穩居全國前列。不僅如此,她也正繼續探索鋰電池產品出海服務集成化改革,堅持以制度創新助力新興產業發展,不斷提高廈門港在鋰電池產品國際運輸鏈條中的規則話語權。
![]()
張慧瓊在廈門兩岸集成電路產業園屋頂光伏設施項目安全檢查
作為政協委員,她立足本職,深入基層、聽取訴求、為民服務,提交了《加快港口高質量建設 增強開放發展新動能》《加快推進“絲路海運” 港航貿一體化發展的建議》等提案,更是直指港口提效降費痛點。在她的推動下,廈門為港航企業排憂解難實招迭出——推動出臺《關于廈門港2025-2026年部分港口收費標準》,預計可減少企業每年物流成本超1億元;推動廈門關區與香港、澳門之間試點“跨境一鎖”,壓縮物流成本約28%;出口鋰電池包裝“形式備案”,對鋰電池包裝實施AI智能校驗比對,查驗用時由48小時壓縮至30分鐘以內。
搭建融合“新紐帶”
聯通兩岸與世界的航道
對臺融合與“一帶一路”,更是她心之所系。為了解決臺胞在國際市場無法正常持證從業難題,她推動開展臺胞船員培訓工作,推進完成首期臺灣船員綠色燃料船舶船員培訓項目,考取大陸海事局頒發的船員證書。工作啟動以來,已超過573名臺胞船員來廈培訓并考取證書,促進兩岸融合發展。推動對臺進出口貨物創新試點采用多式聯運“一單制”物流模式,促進與臺灣地區港口物流標準的互聯互通。
在服務國家戰略的征程中,張慧瓊帶領團隊主動對接區域重大戰略,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今年以來,廈門自貿片區持續深化“一帶一路”合作,推動55名金磚國家及其他共建國家外籍船員來廈參加培訓并考取國際郵輪船員證書,構建起海上絲綢之路人才交流的新紐帶。與此同時,她牽頭聯合海事局、港口局等13個部門成立專項工作組,對標國際高標準印發《2025年廈門港口航運綠色轉型工作方案》,系統推進綠色燃料船舶培訓、綠色智慧港口建設等任務。全國首創的ESG報告鑒證費用補償保險、船舶轉籍“不停運辦證”等舉措,進一步夯實了廈門港在綠色航運領域的制度競爭力,為打造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注入持續動能。
總書記的囑托,她常掛在嘴邊,更落在行動。下一步,她希望進一步打通數據壁壘、拓展綠色航運、深化兩岸融合,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努力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再立新功。
來源/福建省婦聯、福建日報全媒體傳播中心
編輯/薛莞馨
校對/陳佳穎
編審/李行云
點“在看”的人,都越來越美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